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山野日常》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通电
梁忠民的提议,
可谓是刚好跟许秀芳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之前照顾受伤的哥哥时,就想过在山里种植草药,为此,
还借了不少关于草药的书籍来看,
可惜后面一直没有机会实施。
草药的种植知识,
许秀芳本人是一窍不通的,更别提要怎么规划种植草药的场地了。
现在,
有梁忠民老先生这个内行人在,
许秀芳简直是欣喜交加。
许秀芳问:“梁老先生,
您是想要在哪里种植草药呢?种植哪些草药,还有您对于草药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许秀芳将自己心里的疑问,
一股脑儿的问出来。
梁忠民不紧不慢,
娓娓道来。
许秀芳听完后,
便道:“其实,
我之前也有这个想法,
但一直找不到通晓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您来帮忙,
那可真是太好了。不过,您的身体状况,
能适应吗?”
梁忠民在农资社的办事处住下后,许秀芳就特意在农资社的水井里面,多添加了些空间潭水。
她不敢直接给梁忠民饮用潭水,
因为对方精通医理,
对各类药材如数家珍,估摸着鼻子与舌头都十分灵敏,
那水要是被他尝出不同来,那就麻烦了。
许秀芳就干脆另外想了个迂回的办法,来改善梁忠民的身体。
真好。
反正,那边是没有人了。
何福贵已经上了年纪,现在不怎么往山里去了,但早年为了一大家子的生活,也是经常往深山跑的,那人参,他也没少去寻摸。
梁忠民有信心,再过一段时间,他手里的拐杖也没必要了,以后这拐杖,就跟许二爷一样,纯粹是用来当装饰的。
梁忠民听了,马上就一一说出来。
有些搬到了老虎洞,野猪桥,更多的搬到了黑山集市那附近,还有路子远的,迁居到了镇上。
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也非常好,梁忠民老先生最近的身体,就越发好了,就连轮椅也不做了,他亲自找到许秀芳的公公谢树根,让其给他打造了一个拐杖。
梁忠民老先生,目前可是非常重要的,算是山里面的定海神针了,有他在,村民们的身体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野鸡头,是距离老虎洞约莫5公里左右的小山村,村头的山形似一只野鸡的脑袋而得名。
何福贵道:“那就在野鸡头那边吧,早年那边可是经常挖出不少好药材的,就连人参也不少,现在那边也没有什么人居住了,都搬出来了,但早年开垦出来的田地,却是能用的。”
野鸡头除了人参,还有其他珍贵的草药。
许秀芳也米有耽搁,拿出笔纸,立马就记录。
然后,每天出行就用拐杖。
像提出草药种植这事儿,梁忠民其实也不确定厂长会不会采纳,毕竟要开展草药种植这事儿,可不容易的。
许秀芳点头道:“梁老先生的意思是这样的。”
果然,许宏达就笑眯眯说:“草药种植这事儿,我是没有反对意见的,我觉得咱们这大山里面,啥都没有,但适合种植草药的山林那是大把,到时候看看选择哪里,我带着人去整治出来。”
这边,许秀芳巡视找了许宏达、谢大全、何福贵等人过来,将草药种植的事情提出来。
许秀芳也是这么想的,就笑道:“那行,我马上就安排这件事,草药种植这些事,您不需要亲自去负责,只要给出指点就行了。”
梁忠民听了后,笑着说:“我瞧着,咱们这附近种植草药,都非常不错,不过,如果想要药性更好的话,最好是去远离人烟的地方,我瞧着野猪桥、老虎洞那些就不错,甚至更远一点深山也行。”
接着,谢大全、许强等人,又提出了另外几个地点。
梁忠民笑道:“草药的话,我们确实可以种植起来,不过,秀芳厂长要找个人手来专门负责这件事,我的身体只能够时不时过去看一下,指点一下,这种植的事情,还是得找个身强力壮的来负责。”
这孩子,敢情一直没有放弃草药种植这件事呢。
梁忠民说完了,就离开了,离开之前,忍不住笑了一下,心中是感慨良多。
谢大全也笑道:“我看行。”
一会儿后,梁忠民停下来,笑着道:“到时候选好了,还得麻烦你派几个年轻人护着我去瞧一眼,才能最终定下来。”
许秀芳听了后,便道:“这件事好解决,我回头找几个村里的大队干部讨论一下,您将草药种植的选址几个关键信息告诉我,我派人针对性的去寻找。”
不过,孩子手里已经有了人手,也有了资金,还有了很多人的支持,这一次,应该会很容易办下来了。
谢铁牛也没有意见。
何福贵思忖片刻,便笑道:“有梁忠民老大夫作为指导,这件事肯定是成的,就是这一次估摸着没法放在咱们坝子村跟谢家村了,是要往更山里找地方吧?”
许强听了闺女的话,忍不住无奈一笑。
其中,大梁村的村支书,就直接道:“我瞧着咱们大梁村附近,也很合适种植草药,要不然,在咱们大梁村也划出一片作为试验地?”
没想到,对方直接就付出实际行动了。
战乱之时,很多山民为了避难,迁了很多人去野鸡头住,后面战乱停止了,新中国成立了,那边耕地少,生活艰难,山民们就陆陆续续的搬出来。
许秀芳:“好。”
一个说,一个记。
黑山深处的农资社,目前真是有朝气,农资社上上下下,都有干劲,要做什么,只要商定好了,立马就会去做,绝对不会拖拉,也不会推迟……
梁忠民老先生心满意足的离开,重新回到自己的诊室,继续坐诊。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自己年纪一大把了,大半的身体都已经埋到土里了,没想到还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许秀芳肯定要将其保护好。
许秀芳跟着谢溧,是去过野鸡头的,对那边的地貌也有一定的了解,听何福贵说出来后,马上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便道:“那咱们就将其划入待定区域之一,到时候让梁老先生亲自去看一眼,合适的话,就选择那边。”
谢家村、坝子村……就连偏僻的老虎洞、野猪桥……此时都已经有了支柱的产业,大梁村现在是啥都没有,所以啊,他心里着急啊。
他也想给自己村子里的人,找点别的门路。
虽然现在大梁村的人,大部分都已经给农资社干活了,但那活计毕竟是临时的,不能保证长久。
大梁村村支书想要的,是一门长长久久的营生。
许秀芳听闻了后,笑道:“叔,你甭着急,你那边,我其实有一点其他的想法,本来还想要找你商量呢。”
大梁村村支书一听,顿时开心道:“秀芳啊,你快说说,到底是啥?”
许秀芳笑道:“叔,之前我跟阿溧去g省农研院那边学习果树种植,我们回来后,也种植了一批柑橘苗,那些苗的生活率很好,就看两三年后的结果情况了,如果合适的话,我想要将大小梁村,包括我们坝子村、谢家村连接的那片山,都改造成一个大型的果树种植基地。”
“除了柑橘,咱们的黄桃,杏,梨……都要加大种植。”
大梁村村支书一听,顿时十分心动。
可是,那要有成果,得好几年呢。
万一出个好歹……
他这心里,还是没底啊。
许秀芳笑道:“叔,我想来想去猜到你担心的是农闲时村里的劳动力都闲着,找不到其他的营生吧?”
大梁村村支书,一点都没有掩饰,直接点头,道:“可不是嘛。我就担心其他村子年年都有产出,都有分红钱领取,咱们大梁村的果树却要好几年才有收获,这几年的时间,容易跟别的村子拉开差距啊。”
本来大家的日子,都苦巴巴的,都不好过,谁也不会去妒忌谁,可猛然间别人不穷了,还吃香喝辣的,你自己还啃着青菜稀粥……
那心里能平衡吗?
肯定不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