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头已经垂垂老矣的狼王,老秦王真的已经尽力了。

将一个濒临破碎的国家重新捏和,已经耗去了老秦王最后的心力与名望。

尤其是的一击,虽然只是对赵国的缓兵之计,却如同一根尖刺狠狠地插入了这位老人的心中。

的尊号,那是他从父兄那里继承的最大荣耀。

无数次的险境之中,无数次的困难之中,都是这简简单单的三横一竖,默默地给予着他力量。

为了这简简单单的三横一竖,他狠心将扶持自己上位的舅父赶出了关外;

为了这一个字,他几十年来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

为了秦国,他终于耗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心血。

怎么会不可惜呢?明明距离那唯一的秦王,他只差了那么一点点,只要拿下长平,攻下邯郸,天下将在没有可以阻挡秦军铁军的战力。

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最后一步,却是将他狠狠地绊倒在了上党之地。

怎么会不叹息呢?若是自己不动脑筋换上那看似人畜无害的赵括,哪怕继续跟廉颇继续耗下去,耗个十年八载,就算是把河内、河东、河西的子民都打光了,此时的秦国,应该还是一家独大吧!

的吟唱反复地在老秦王的脑海中回响着。

只可惜,已经搬入了宗庙之内,彻底与世界隔绝的老秦王,再没人去倾听他的诉说了。

不过,老秦王用自己最后的心力组成的新的秦国战车,却是随着宗庙之门关上而重新启动了来。琇書網

赵括当然没有理会秦国所谓的求和之言。

对于南北两个方面军,赵括的指示只有一个:宜将剩勇追穷寇!

翻译翻译就是:别给我整那些幺蛾子,不要理会秦国任何的停战请求,给我狠狠地打,打到咸阳王宫拿下秦王才是胜利。

自然,随着赵括的意思明确,南北两路大军也是加紧了进攻。

当然,在南路的李牧所部,依旧是不疾不徐地清缴着鄢郢之地的其他地方,对于郢都反而是围而不攻;

倒是北路军,对函谷关的进攻却是越发地犀利了起来。

哪怕函谷关内的援军已经陆续到达,田单所指挥的北路军依旧日夜不辍地进攻着。

吸引秦军更多的注意力,让秦军无力顾及南面鄢郢之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田单这样不惜代价的进攻,实际上也是为了锤炼部队。

毕竟,田单下属的部队中有着数万人可是从魏军改编而来。

战场,会是这只魏军尽快脱胎换骨的地方。

而与此同时,在颍川郡,吕不韦也是竭力地加紧整编着降兵,整编完一只便立即向函谷战场上派去,倒是让田单手中的兵力始终处于优势位置。

就这样,北面练兵、中路整军,南面围困,一切又朝着赵括所希望的方向开进着。

只是,也就在老秦王做出最后一搏之后,情况悄然发生了改变。

变化当然发生在南面战场,已经通过秦王的明诏和王龁的信件,明确知道不会有部队前来救援的蒙骜,开始试图突围。

是的,突围。

按照王龁信中所说:哪怕突围出了一个兵,都是胜利。

只是,说起简单,可真要突围,尤其是在兵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要进行突围,其难度不言可知。

当然,事实上,从退入郢都之后,蒙骜就没有放弃过对突围路线的侦查。

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蒙骜也不想执行这冒险的突围行动。

无他,即便是在最好的结果下,根

据蒙骜的计算,自己也至少要损失一半多的兵力,而若是事有不济,极有可能自己的突围会加速全军的灭亡。

但随着秦王的诏命抵达,面对着粮仓之中日益减少的存粮,蒙骜也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中军帐内,蒙骜做着最后的战术安排。

xь.

......

随着蒙骜最后的命令安排完毕,众将也是轰然应诺,随即便依次退出了中军帐内。

不是蒙骜不想集中力量打出去,而是蒙骜已经在赵军尚未完成合围之前便已经尝试过并无情地失败了。

因此,想要突围,只有分兵。

用一支甚至更多支的疑兵搅乱赵军的视线,从而让主力大军偷渡而过。尽可能地保存战斗的种子。

看蒙骜的安排就明白,很明显的,他将手下十五万大军分成了三部分,分别从南、西、北三面而出。

很明显,最先开出南门的左路军是蒙骜给赵军安排的第一道诱饵。

只是,令所有人意外的事,他所带领的从西门而出的右路军,却是第二道诱饵。

而真正的主力大军却是从北路绕远而走。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从地形上看,北路多丛林,虽然绕远,却是能尽快摆脱赵军骑兵的追击,自然是大军主力行进的最佳路径。

至于自己显然已经在赵军之中挂了号,若是随同大军主力绕北而行,恐会遭至赵军主力的围追堵截。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出现在距离最近的西路上。

当然,为了进一步迷惑赵军,蒙骜还安排了一支部队自南门而出,作为自己这只疑军的疑军。

按照一般的思维,最先出来的肯定是疑军和偏师,最后出来的极有可能是殿后的部队,对手的注意力一般都会锁定在第二只出现的部队,也就是从西门而出的中军身上。

而只要自己在战斗中表现出足够的战斗力,就能将赵军的注意力进一步地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再加上字的大纛,蒙骜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能将赵军的主力吸引过来。

这样一来,北路的秦军就能有更大的希望突围而出了。

这也是蒙骜最希望发生的情况。

只是,不可避免地,作为吸引注意力的自己,却极大概率回不到蜀中了。

蒙骜当然明白,只是,为了能给秦国保留下更多的种子,他也只能这么做了。应该说,蒙骜的军事安排已经是目前情况下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只可惜,能不能成功,其决定权却从来不在蒙骜这里。

但不管怎样,蒙骜已经尽力,就像他的老秦王一样。

就在蒙骜的期盼中,天终于慢慢放亮。

伙头兵很快起身开始制作朝食,而吃过朝食的秦军也随即按照蒙骜的命令,开始了分批次的突围。

就在城门吱呀呀打开的一瞬间,早已经埋伏在城外的赵军斥候立即就发现了情况。

随着一支支秦军浩浩荡荡地开出郢都,一条消息也如同小溪一般汇聚成河流,传递到距

离郢都不过二十里外的赵军中军大帐之中。

李牧几乎毫不费力便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

对于这个情况,李牧显然早有预料,毕竟以秦军的揍性,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与其饿死在了城里,不如放手一搏。

李牧几乎立刻变下达了指令到:

随着李牧的命令下达,原本静悄悄的南面战场再度热闹了起来。

若是换了一般的人,现在要做的,一定是从这明晃晃的三条路线中,选出秦军主力逃窜的方向。

可是李牧却并没有这么做,没办法,他手里有足够的实力支撑他做出这个决定。

什么决定

全面追击的指令。

是的,按照前线发回的情报,很明显,秦军分成了三个部分。琇書網

秦军的每个部分,虽然不确定具体人数,但起码都在万人以上,这也就意味着,秦军每一路上最多也就能有个十二万大军。

好巧不巧,李牧手中的兵力就有三十万,即便分作了三份,每份也还有十万大军。

即便不敌秦军十二万主力大军,也至少能拖住秦军的脚步,等待着其余大军合围。

既然如此,李牧为何要跟着秦军的屁股后面分兵?

而李牧这一稳妥的措施,却着实变成了扎向蒙骜心中的一根尖刺。

明明蒙骜已经想得足够多,做得足够多了,可自己的想法、行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只是,此时的骑在战马之上的蒙骜,想的却是要尽快接触到赵军,然后用自己的战力,将赵军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

一番拳拳爱国之心的蒙骜,显然并不清楚,自己费劲心力布置的迷局,却是被李牧给用一招给轻松破解。

落后就要挨打,自古皆然啊!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