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不服气的三总管(1)

当然,不服气的也有。

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就是“三方之乱”。

“三方之乱”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五八〇年)的夏秋之际,这场动乱的三个领导者分别是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王谦。所以有的书上也称作是“三总管之乱”。

这三人都是北周的大臣,都是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军事强人。他们忠于北周皇室,尉迟迥和司马消难还是皇亲国戚。他们不满杨坚专权,最终都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

不过他们的结果都很凄惨。

我们先说说王谦。此人有着益州总管、上柱国的头衔。其实三方之乱的时间来看,最早的是尉迟迥,他在六月就开始闹事了;其次是司马消难;王谦最晚,到了八月,为了响应尉迟迥,他才开始起事。

从地理形势上来看,巴蜀地处西南,成都平原物产富饶,更被称为“天府之国”;另一方面,蜀道艰险,用李白的话说,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有二心的人若来到这里,确实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念想。王谦未必想称王称帝,他见周静帝年幼,杨坚把持朝政,自己很不服气。所以就纠集巴、蜀之众,以挽救朝廷为借口,举兵作乱。起事之初,王谦势如破竹,一度进兵剑阁,攻破始州。后来杨坚派行军元帅、上柱国梁睿征讨王谦。不久王谦战败,脑袋被割下来传到京师示众。

荆、郢两地的南蛮也趁机作乱,这些部族估计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宏图,无非是想把水搅浑,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

这些叛乱都是小打小闹,一般都是大军一到,即刻荡平,为首者脑袋搬家。

闹得动静最大的还是相州总管尉迟迥。

尉迟迥自以为是社稷重臣,无辜被杨坚打压。还有一点,就是,他也早看出杨坚不是什么好货色,不会久居人下,迟早要篡位夺权。于是就密谋起兵。

估计看出杨坚心思的人应该很多,只是多数人都不愿意出来叫板,或者没有能力叫板。

杨坚对尉迟迥也是放心不下,就派韦孝宽去察访究竟。韦孝宽一到朝歌,尉迟迥就派遣部下大都督贺兰贵拿着他的亲笔信前去迎接,以示自己并无二心。韦孝宽是何等人物?拔根头发都能吹出响的人精,哪是这么容易糊弄的?他把贺兰贵留下来,单独与他交谈,很快就从从贺兰贵的言谈话语中,觉察到尉迟迥谋反的心机。但他不慌不忙,先假称有病,派人以寻医买药为名到相州,暗中侦察尉迟迥的动静。

韦孝宽的侄子韦艺,当时正在尉迟迥手下任魏郡太守。为了进一步蒙骗韦孝宽,尉迟迥又派韦艺去迎接韦孝宽。

叔侄见了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寒暄过后,韦孝宽就单刀直入,询问他尉迟迥的情况。韦艺因为已经入了尉迟迥的伙,就替尉迟迥打马虎眼。

韦孝宽非常愤怒:你小子吃了豹子胆了,连叔叔也敢哄骗?当即脸色一变,要把韦艺斩首。韦艺这回吓尿了,就把尉迟迥的密谋之事如此这般地全部抖落出来了。为了避免韦艺生变,也为了保护他的安全,韦孝宽带着韦艺向西奔还。

他害怕有人去为尉迟迥送信,所以每到一个亭驿,就把里面的快马全都赶走,把栈桥烧掉。又对驿官说:“蜀公尉迟迥很快就要到达,请赶快准备酒宴招待。”

稍后,得到讯息的尉迟迥果然派遣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带着数百名骑兵心急火燎地追过来。但他们白忙活一场,连韦孝宽的影子都没见到。为什么?因为一切都在韦孝宽的预料之中,人家走的时候早就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梁子康快马加鞭,但是每追到一个驿站,遇到的都是摆好的丰盛酒宴,却找不到可以换乘的快马。还有,韦孝宽在走的时候,还特意下令毁掉了山涧沟谷之上的栈桥。

梁子康欲飞无翅,于是只好放弃追赶,任由韦孝宽和韦艺奔逃而去。

为了拉拢和安慰尉迟迥,杨坚又命令候正破六韩裒到邺城去,向尉迟迥申述自己并无异图,同时暗中致信相州总管府长史晋昶等人,要他们小心提防尉迟迥,万不可麻痹大意。

尉迟迥得悉杨坚给自己准备了两手,就杀了晋昶和破六韩裒,然后召集相州文武官吏和百姓开会。他登上城北门楼,发表演说:“杨坚凭借着皇后父亲的地位,挟制年幼的天子,作威作福,这种不遵守臣道的行为,早已路人皆知。我和太祖文皇帝是舅甥,与国家情同一体,休戚与共,一身担当出将入相的双重大任。先帝让我镇守相州,本来就寄托着的国家安危兴亡。现在我要与你们一起纠合仁义勇敢之士,揭竿而起,以匡扶国家,保护百姓,你们看怎么样?”

相州官吏百姓都表示愿意服从尉迟迥的命令。这表明尉迟迥还是有点人气的。尉迟迥于是自封为大总管,宣称秉承天子之意,设置各种官吏。当时赵王宇文招应朝廷征召入朝,小儿子留在封地襄国。尉迟迥就尊奉他并以他的名义号令天下。

为什么要打人家宇文招的旗号,这是有讲究的。

首先,自己的名气不如赵王响亮。再一点,人家赵王是皇家品牌,名正言顺。历史上,许多人物造反时候也都是挂名家旗号,所谓拉虎皮做大旗是也。秦末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打的是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旗号;元末朱元璋造反的时候,打的是小明王的牌子,目的都是一样的。

双方的斗争公开化了。

鉴于尉迟迥是一个名将,又有着很大的号召力。杨坚对这个对手还是十分重视的。他开始调发北周在关中的军队,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上柱国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等人为行军总管,统率军队讨伐尉迟迥。

一场反叛和平叛的战争正式打响。

交战之前,让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双方的主帅。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