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灯下隋朝》最新章节。

杨坚辅政(2)

杨坚的养晦策略很成功,从此官运亨通,做了随州刺史,又进位“大将军”,并且沾老子的光袭爵“随国公”。后来他得了天下就改国号为“隋”,原因就在于此。至于为什么把“随”改为“隋”字,笔者后面还要作专门的论述。这里按下不表。

不知是武帝相中了杨坚女儿的品貌,还是杨坚想通过联姻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亦或二者兼而有之,武帝就与杨坚结了亲家。

武帝死后,儿子继位,杨坚之女就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周宣帝的皇后。

用女儿为梯子攀上皇亲,在中国向来都是一条做官的捷径。按中国人的观念,结了亲就是一家人了。所以历来的婚姻大都容易沦为利益的工具,很少能与爱情扯上边儿。而跟皇上拉上关系的家族更是风光无限,太师国舅之类往往都是惹不起的角色,这在我们的旧戏曲里可谓是屡见不鲜。但问题往往也发生在这些皇亲国戚身上,他们有时给朝廷惹麻烦,有时候给皇上添麻烦。由于平素里他们深受隆恩,目中无人,时间久了,就日益嚣张起来,起初不把百官放在眼里,慢慢发展到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终至于私欲膨胀,想着夺天子之位而代之。外戚篡权,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事。汉代的吕雉、王莽等等,就是例子。

现在,对于杨坚来说,这样的机会也来了。

周宣帝死后,八岁的儿子继位,这就是周静帝。小皇帝靠什么,靠托孤大臣。所以老子的眼光特别重要,如果托错了人,那就等于把江山托给了别人。所以,我们很佩服刘备,他在白帝城托孤,是把幼主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何许人也?他是命世之才,更重要的,他是可以以身殉主的忠臣。所以,即使儿子阿斗不争气,也不用怕,因为自有忠臣诸葛孔明保驾护航。

事实证明,诸葛亮是可以信赖的,他完全没有辜负先主的遗命,在刘备走后,一心一意辅佐刘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为报三顾之诚,奉献一生之忠,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与之相对,曹丕就差远了,他把儿子托给了阴险狡诈的司马懿,无异于把羔羊扔进了虎口,所以曹魏的江山其实就是断送在自己手里的。

周宣帝显然没有刘备的眼光。

这回轮到杨坚笑了。

当然,最终让杨坚成为托孤大臣的,还有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这两个半调子大臣,采用的还是老掉牙的方法——矫诏。

周宣帝撒手西归,按理讲,有资格辅政的人选肯定应该来自皇族,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杨坚这个外戚老丈人身上。而最有资格当辅政大臣的当属赵王宇文招:他年纪最大,既是宗室至亲,又颇具才干。

我们来介绍一下把杨坚推到前台的关键的人物,周宣帝的两个宠臣——刘昉和郑译。

刘昉生性狡黠,当周宣帝还在东宫当太子时,就曾在其身边“侍读”。说是“侍读”,其实主要就是“陪玩”。这刘昉可是个玩家,宣帝每天跟他玩得很开心。宣帝即位后,刘昉因为和皇帝的特殊关系,很快飞黄腾达。“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估计刘昉懂点吹拉弹唱的技艺,再加上溜须拍马的功夫一流,把皇上伺候得痒痒酥酥的,以至于一天也不能分开了。所以他快咽气的时候,还召刘昉和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入内宫,准备托付后事。

刘昉来晚了一步,他尽管见到了皇上,但宣帝已经口不能言,白眼乱翻。不过也好,这为他后来矫诏提供了一个可以驰骋想象的空间。

郑译也是个了不起的角色。出身与高干世家,爷爷、父亲都做过大官。郑译本人,书上说他“颇有学识,兼知音律,善骑射”,也算是有几把刷子。但这家伙为人不正派,在任太尹期间,喜欢和太子喝酒作乐,没一点正样。眼看着儿子被郑译带成了混混,周武帝十分恼怒,就把郑译逐出东宫,贬为庶民。后来武帝死了,太子登上皇位,自然就把这个昔日的混友召回宫中,封官加爵,委以重任。

郑译和杨坚关系也不一般,两人曾经同学,郑译也听说杨坚相表有奇,前途无可限量,因而也想着跟他结交。杨坚在得悉女婿周宣帝疑忌自己之后,就送钱送物拼老命巴结郑译。二人你求我应,自然就勾结到了一起了。如今刘昉、郑译眼见周宣帝命赴黄泉,一番密谋之后,就假传圣旨,宣杨坚入宫,让他辅政。

杨坚老奸巨滑,一开始也有点吃不准,就连连忙摆手推辞。这回刘昉急了,因为他已经把宝押到了杨坚身上,完全没有了退路。他就激言道:“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我自为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你要干就赶紧干,如果不干,我自己就干了!

杨坚一听,别装了,话都挑明了,上吧!

当然,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何况是做坏事呢?

宣帝去世时候,宫中对外秘而不宣。刘昉、郑译又假传诏命,让杨坚总管朝野内外的军队。刘昉等人起草好诏书并分别署上自己的名字后,然后逼颜之仪也签上名字。颜之仪知道这诏书有点蹊跷,就拒绝签字,他厉声抗议道:“总理朝政的重任应该由宗室中有才能的人担任。现今赵王宇文招年纪最大,他是宗室至亲,又颇具德行和才干,理当担负辅政重任。你们备受朝廷恩惠,应当考虑怎样才能尽忠报国才是,怎么能够把天下的权柄授与他姓之人呢!我颜之仪任死,也不会欺骗先帝的在天之灵!”

刘昉等人看到劝说无效,干脆就代替他签了,然后颁行下去。而下面负责保卫京师和皇宫的禁卫军将领从来都是认诏不认人:既然是皇上的诏命,那没地说,俺们以后都听杨领导的指挥就是了。

后来杨坚又向颜之仪索要皇帝的兵符玺印。颜之仪的牛劲又上来了,他严词拒绝道:“这是天子使用的东西,自然有人掌管,丞相凭什么要啊?”

杨坚听了勃然大怒,命令将颜之仪拉出宫去,恨不能当场剁了他。但是考虑到此人很有声望,杀了不太好交待,于是就把他贬到西部边疆做郡守去了。

颜之仪拗来拗去,其实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有人说他死脑筋,既然坚持没有结果,为什么还要苦苦坚持呢?

我想,这里面就有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一般而言,除去少数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之外,人们在做事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底线。对于颜之仪来说,不做违心事,坚守做臣子的职责就是他的底线。尽管他的坚持没有实际的效用,但他也不会放弃。

我做的正确,我就坚持;你做的不对,我就反对。尽管最后,我的坚持和反对都没有任何实际作用,但我依然要坚持,依然要反对。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任你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大将》《病案本》《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三零中文网】《从鱼》《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