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离婚官司》真的是定制剧!

定制剧,其实主导方是电视台,这样做的好处之一使成本降低…

毕竟很多优质剧集,是需要抢的。

怎么抢?

基本就是谁给的钱多,谁就有机会…

但定制剧属于电视台直接出资,玩的最六的是芒果台,人家自制剧特牛逼,从《还珠格格》开始,一直坚持自制…

此后几年诞生了《大唐情史》,《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包括《大明王朝1566》…

可惜这些剧收视率不高,反倒是《丑女无敌》创下了盈利新高,然后就各种拍雷剧了!

扯回来…

《离婚官司》这个题材,很有社会话题性。

离婚嘛,光听这两字就觉得背后一定有问题。

廖高翔翻看了一下剧本大纲,然后道:“情节点都列出来了?那应该没啥问题…”

“这次给多少钱?”

“…一集2000块…这次没有定金!”

“没给定金?”

赵新解释:“舅舅说了让我们写一版给他看看,不错的话直接给我们电视台的报价…”

沈旭东疑惑:“电视台报价?”

“就是正常的市场价…”赵林海随口解释一下,然后问:“有没有什么要求?”

“能有啥要求…”赵新突然想到了什么:“我舅舅说了,最重要按照设置好的情节点走,千万不要自己发挥…”

说到这,他补充一句:“其实舅舅不建议我们大一就接活,最好到大二下学期才开始接活,毕竟我们现阶段应该以学习为主!”

“大二才接活?黄花菜都凉了!”

“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也这么说他的,毕竟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以前编剧少…”

这是真的,97年之前,专业编剧是各个院团、电影场的。

97年之后才出现了第一批中国的职业编剧,就是以写剧本为生,没有工资,没有劳保,没有五险一金…

当时全国也就几十位吧…

为什么是97年?

因为97年那届戏文系不包分配了!

当时就几个院校,所以那帮人就业各方面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找编剧的话就是这些人。

应该是从95年的《宰相刘罗锅》开始,他们这批剧,除了卖给电视台回本,还做录像带,从录像带身上赚钱了。

那个时候,真的有人拎着麻袋来中戏找人写剧本,‘随便写点什么,就能拍!’

这批人迅速成为主流,很多小活都交给学弟们…

所以,沈旭东他们才能在大一时候就接触一堆项目!

虽然比不上第一批职业编剧那么幸福——有人拎着钱专门上门,但比起十年后的那帮人幸福太多了!

……

沈旭东虽然有一些另一个人的记忆,但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就好像你看了一个名人的个人传记一样,除了感慨时机、天才,还能做什么?

继续过自己枯燥的生活咯!

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

至少他现在写起剧本来如有神助,通常我们在创的时候会有停顿,一些遣词造句方面会有些拿不准,但他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就感觉写剧本这个活,他…天生就会!

而且他好像天生就懂这些领域…

《离婚官司》有很多涉及到法律方面的东西,当然,只是一点点,咱们国内哪有什么严谨的律政题材?

英美法系国家的对抗制诉讼模式,先天就容易对庭审过程出戏剧化呈现,我们呢?

社会制度不一样,纯粹的无产阶级其实不需要律政——因为默认所有国家机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你想写律政题材,可以啊,《包青天》、《大宋提刑官》应运而生了!

扯回来,沈旭东很快交完稿。

这次很顺利的拿到了3000块钱——六集剧本总共1万2,四个人均分…

分完钱,赵新来了一句:“具体拍摄时间还没定,如果拍摄了,我问问舅舅,看看有没有可能跟组…”

赵林海迟疑一下:“但学校应该不会放我们离开吧?”

一般来讲,大一大二打基础的时候,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外出的…

赵新挠头:“…到时候再说吧!”

廖高翔则提议:“走吧,出去搓一顿!”

“旭东,想什么呢?”

沈旭东收好钱,有些感慨:“…我还是第一自己赚这么多钱呢,两个月生活费!”

3000块,比他妈妈每个月工资还要多1000!

这些只是他一个星期的成果…

谁说做编剧没钱途的?

赵林海笑了笑:“哈哈…我跟你说做编剧只要有活干,还是能很轻易在京城立足的!”

沈旭东一家人之所以同意他进中戏,就是想让孩子能在京城立足嘛!

你能在大城市立足,改变的就是后代的生活…

高考前,他们班主任说的:能去大城市的,一定去大城市,不是什么机遇问题,而是你从此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

不过沈旭东紧跟着问了:“那要是没活干呢?”

“不要妄自菲薄,我们都觉得你不错!”

赵新点头:“确实,出稿速度快,文笔不差,最重要很擅长编写人物心理…”

“这些就能做优秀编剧了?”

“不够,想成为优秀编剧,必须有自己的原创项目…不过,这个不急,我们才大一…”

关键这玩意急也没用,原创项目要做出来,最关键一条:钱!

做影视剧是需要钱的…

恰好这东西,沈旭东没有!

……

四人离开宿舍往校门外走,路过公告栏,看到了中戏学生戏剧小品大赛的告示…

“这个是?”

“学校举办的比赛…”

“会邀请一些话剧团的领导过来看看,主要是给师哥们展示的舞台!”

沈旭东疑惑:“没听老师说过呀?”

“我们哪有时间…”

“等明年吧,大二可以报名了!”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堆活动,给学生们展示的机会…否则这么多学生毕业了怎么办?”

这倒是真的…

单说戏文系,中戏每年招三十几位学生,就业形势很紧张。

以前对口的单位是剧团,但每个话剧团演员需要挺多人,编剧只需要两三个就够了,一个生病了另外一个能写就行。

现在…

话剧团不招新人的!

即便招收,那也是有关系的…

沈旭东这种小镇做题家,基本没有可能。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温酒斩曹操
重生90年的燕京大院小公子赵明磊,因为失手伤人,被家族送到香江。恰逢这个时代的香江娱乐进入下滑期,赵明磊看到契机。先找华仔、梁超伟拍一部。斥巨资拍摄,扭转局面。邱苏贞赵少,这部戏我躺哪?关智琳:赵少,你想打高尔夫球吗?李佳欣:赵少别生气,我给你看个宝贝。周荟敏:我是最爱的是赵少。听说向氏家族在香江挺狂,不好意思,在我这条过江龙面前,他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刘天仙:干爹,杨宓妹妹又抢我玩具~!赵明磊:
都市 连载 188万字
那年华娱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都说这个圈儿里水深火热。林楠也想进去看看,林子有多大,水有多深。没想到才刚进来,就被套牢了……
都市 连载 520万字
重返1973农村日常

重返1973农村日常

安然入睡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连续奖励自己六次后,猝死穿越重生1973年做知青。这里有从未刷过牙的朴实老汉,也有奸猾似鬼的二流子,还有美貌、但满口方言的小媳妇儿。
都市 连载 462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