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魏公公感慨之余,对这位敢敲他竹杠的崔老子佩服不矣。

却不知,他老人家如果好好看看人崔老子的履历,就知道人家为什么有这底气和胆量了。

崔老子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其是隆庆年间的进士,原在户部任主事、郎中,又出为济南知府,后做过陕西堵粮参政、于万历三十二年任右副都御史,这是都察院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总宪。

一般人做官做到这种程度,有这么多历练,那么即便不入阁,也当为六部重臣。

可是,崔老子既没升总宪,也没能入阁,更没调六部任堂官,反而叫发到南京兵部来做冷板凳的侍郎。

原因便在于,崔老子叫人告了。

万历三十五年,御史弹劾崔志佳“结交内侍”。

内侍结交外官,外官结交内侍,都是十分忌讳的事。不被人告发捅到明面上还好,一旦上了台面,那就百口莫辩,当事人除了请辞以洗嫌疑,另无它途。

崔志佳照例上书请辞,不过皇帝却给留中不发。科道清议哗然,又有御史上书,大有不把崔大人赶回家这事就不罢休的精神。

崔志佳头疼了,官肯定是没法再做了,可他真不愿意就这么灰溜溜的滚回老家。

好在,他结交的内侍还是份量十足的,最终一番运作发到南京来。如此,既能堵了北京科道的嘴,又能让崔志佳不致灰头土脸还乡。

也算是个最好的结局了。

出力的两位内侍便是提督印绥、尚宝、直殿三监的司礼秉笔太监钱忠,此人是嘉靖年大珰陈洪的干儿。

另一位则是司礼秉笔,太后身前的红人、宫中人称“行不行先生”的王顺。

钱忠和王顺都是蓟州人,蓟州和沧州乃是本朝太监的两大“主产地”。

本朝为官,内外朝都讲究师生(父子)座师、同年同乡关系。钱、王二位秉笔和崔志佳是同乡,内外呼应,相互援助,自是再正常不过。

而且不为人知的是,崔侍郎和王顺还是换贴的兄弟,其子崔呈秀但见到王顺,便要呼“大爷”的。

有这么两位秉笔太监做后台,试问,崔侍郎又如何会怕了魏公公。

儿子有个秉笔大珰做“大爷”,试问,崔侍郎又如何会怕人对他的儿子报复。

真要说起来,人崔侍郎只要你魏公公一万两,那是手下留情了。当然,这也是侍郎大人的精明之处。

贪多易出事。

一万两不上不下,你魏公公能接受,他崔大人也能吃饱。这笔钱他也不是真准备自个用了,而是替儿子崔呈秀准备的。

明年,崔呈秀就要参加会试,崔侍郎相信自己的儿子才学一定能中进士,但名次是否能靠前,却是未知数。

因而,须得打点一二,以求个庶吉士出身才稳妥。这事不同于贿考,只是个名次高低,可操作空间太大,且没什么风险。

为官数十年,崔侍郎攒的银子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但用于打点求个庶吉士,加上为儿子日后的安排,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的。

南京兵部侍郎又是个冷板凳,没什么油水,眼看着自己年底就要致仕回乡,侍郎大人心里能不急?

这陡不丁的给撞上个魏太监,侍郎大人自是不能放过机会。

所谓富贵险中求嘛,

你魏太监搞这些事情来,不就是为此么。

我不挡你发财,但从你指缝中掉些出来,不为过吧。

果不其然,魏太监愿意分润。

崔侍郎心满意足,这么多年了,他算看透一件事。

那便是和太监打交道,远比和那些官员打交道要爽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没那么多揣摩。

收钱办事。

崔志佳回城之后便去找了上官、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

他要促使魏国公他们赶紧付钱,便要设法让魏太监进城才行,而这事就得着落在南京本兵和内守备太监身上。

……….

王永光和内守备刘朝用此刻正焦头烂额着,不知如何应对这棘手事,二人商量了半天也没个结果,因为魏国公那边死不松口。

这事便就僵着了,当事人不答应,叫两位帮腔劝架的如何办。

一见到崔志佳,王永光便拉住他道:“平远兄来的正好,我正要叫人寻你呢。”虽是对方上官,但王永光知崔志佳过往,因而从不以上官居之。

“今日之事,倒似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崔志佳摇了摇头,一脸困惑道:“却不知这事与本兵,与刘公公有何关系,要二位如此愁眉?”

王永光一怔,细想这事确是和他没有关系,他之所以掺和进来,可不就是魏国公的请托么,要不然和他有屁的关系。

刘公公那头早先压根就不想插手,甚至连魏国公他们去“讨伐”魏良臣的情报,都是他授意送去的。

后来之所以干涉,一是魏国公亲自上门拜托,二则是南京乃留都,魏良臣带兵在城外大闹实在是影响不好。

三则是有些私心,想借此机会突显一下他内守备的重要性,哪知那魏良臣竟半点面子也不给他,枉他刘公公之前对他诸般照顾。

但现在也不是和魏良臣计较的时候,若不尽早把事情解决,皇爷那边他便是不好解释的。

江南镇守中官在内守备驻守的神策门遭剌,这事谁敢说和他内守备没关系。

要知道,听说魏良臣没死,刘公公可是松了好大一口气。但没想到这小子重伤之后还能有精力闹事,还弄了具棺材出来讨什么公道,真是叫人又气又好笑。

城内一夜之间冒出这么多公揭来,背后不是这小子搞鬼,刘公公就枉活这辈子了。

可就算知道,刘公公也不能说什么,魏良臣是太监,他老人家难道就不是太监么。

眼下这局面,刘公公就是不站魏良臣也得站,可是魏国公那边僵着,叫他能做什么,总不能他刘公公自个掏腰包吧。

要知道魏良臣手下的兵马这么能打,刘公公绝不会通风报信,两家打个两败俱伤,才最合他内守备利益。

现在一家强,咄咄逼人,连刘公公的面子都不给。

一家弱,还死犟着,拉着他刘公公一起,这事就真不好弄了,

崔志佳这人,刘公公也是知道的,知道他和宫中瓜葛不浅,因而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这事与我二人是没关系,但眼下却是撇不得干系了。平远兄,依你之见,这事当如何处置?”王永光苦笑一声。

崔侍郎想了想,道:“依我来看,莫不如让那小魏公公入城好了。”

“放他入城?”

王永光和刘朝用都是一怔。

“我刚才去正阳门看了,小魏公公可是嚷着天诛奸小呢,若不放他入城,岂不说二位也是奸小了么?便说二位不是奸小,这般拒他入城,恐怕也当二位和魏国公是一伙的了……”

崔侍郎必须要提醒这二位,他们一个是南都内守备,一个是南京兵部尚书,代表的是皇帝和朝廷,可不是代表南都这些勋臣们,因而必须保持“中立”,万不能陷入其中。

且此时此刻,唯这二位超然事外,才能更好的约束双方。

两虎相争,旁边拿矛的才是决定力量。

王尚书有点拿不定主意,他知道崔志佳的意思,但他担心放魏阉入城会闹起大乱来。

“本兵不必担心,我观察小魏公公多日了,他是个联明人…其以名压人,我亦可以名压他。”崔侍郎轻笑一声,他相信眼前这二位听的懂他的意思。

“刘公公以为呢?”王永光将皮球踢给刘朝用。

刘朝用沉吟片刻,微微点头。

………

午时刚过,就有内守备和南京兵部的人来见魏公公了。

来人分别代表内守备刘公公和兵部王尚书和魏公公约法三章。

即魏公公可以入城,但一不得侵扰百姓;二不得干涉有司衙门;三不得致伤人命。

只要魏公公答应这三条,那么他就可以入城,光明正大入城。

魏公公本就不会在城中胡来,听了这三条自是心下大喜,忙应了下来。

很快,正阳城门就缓缓打开。

魏公公按住心头激动,命抬棺入城。

入城仪式自是十分悲壮,就差打出白幡了。

消息传到魏国公府,徐公气气的大骂王永光和刘朝用不义。

就在所有人以为魏公公入城之后便会奔魏国公府算账,不想,魏公公奔的第一家却是丰城侯府。

傲骨铁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姑奶奶在五零

姑奶奶在五零

大团圆
林芳重生成自家三年饥荒时饿死的二姑奶奶。爷爷成了哥。见到了传说中的二爷爷和大姑奶奶!我要肿么破?当然是改变命运啊。******接档文《重生之高源》,欢迎阅读。预收文《村大大》
其他 连载 43万字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玖月晞
文案: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人设:野生动物保护区巡逻队队长VS著名摄影师微博:玖月晞29的专栏29的其他文:《亲爱的阿基米德》《亲爱的弗洛伊德》《亲爱的苏格拉底》《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小南风》《因为风就在那里》《一座城,在等你》可进作者专栏查看。
其他 连载 44万字
神秘复苏

神秘复苏

佛前献花
“我叫杨间,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一张诡异的羊皮卷,一只窥视黑暗的眼睛,这是一个活下来的人经历的故事。——————
其他 连载 622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其他 连载 94万字
神话之后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地球第一个轮回,仙神消失。地球第二个轮回,龙凤无踪。地球第三个轮回,人类迎来绝望。身处地球第三个轮回中,丁欢寻找着契机,丁欢不想死。
其他 连载 265万字
娱乐春秋

娱乐春秋

姬叉
架空异界,武道百家。现代人告诉他们,除了修行,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要做江湖上人人追捧的少侠?嗯,这个简单,只是要看你的诚意……比如让你师妹来喝杯酒?子曰:穿越莫只苦修行,人家土著没你行?天作棋盘星作子,知识就是金手指。又云:穿越一世不推土,不如回家卖红薯。江山百色尽妖娆,何必较劲逆天高。
其他 连载 2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