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在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全家人僵持期间,张越说话了:“阿爸,我暑假期间,可以帮你送两个月的奶。”
翟文一惊,“阿姐!”
“但是我有个条件,”张越站起来,认真地看着张逐安,“送奶挣的钱,要拿给阿妈看病。”
因为方照清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的缘故,家里管账的其实一直都是张逐安。
方照清每个月的工资发下来,除了给自己留一点零花钱,剩下的绝大部分都会交给张逐安,让他去安排全家的生活。
后来他们家有了房租收入,那笔钱方照清也基本上都用来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她自己倒一直没有多的积蓄。
翟文说服方照清去看病后,张逐安不同意、也不拿钱。
以方照清的性格,她决定了的事情,就会毫不犹豫地执行,天王老子都拦不住她,更何况只是张逐安。
那之后,她开始自己攒钱。
可就因为每个月交过来的工资少了一块两块的,张逐安又开始跟方照清叽叽歪歪。
几个孩子也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
此时见张越这么说,翟文有些不好意思地检讨了一下自己,事情是她撺掇起来的,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帮阿婆解决难题。
而且,阿婆的病,确实不宜老拖着。
于是当下,翟文也做出了跟张越一样的选择——
“那明天我和阿姐一起送奶,”翟文看向张逐安,“阿爸,这钱可说好了,你可不能拿去做别的。”
张逐安见有台阶,自己就顺溜下去了,“哼,你把你阿爸当什么人了,你们送奶的钱,我一分不要。”
方照清看了看屋中几人,似乎想说什么,却终于什么也没说,重又低头,拿起了红笔。
*
翌日一早,张越和翟文双双站在了送牛奶的木板车前。
张逐安已经把两只奶桶固定在了木板车上。
“阿爸,这一桶有多重呀?”翟文伸出手,戳了戳桶。
那桶是个大肚子,小口的铁桶,不动如山地立在那里,根本戳不动。
“这是小桶,估计得有五六十斤,大桶就得一百多斤了,”张逐安正拿个干净纱布往桶盖上盖,以防路途中溢出,“你们俩就先试试拉小桶,没问题我再给你们换大桶。”
“要送的奶还有很多吗?”翟文有些好奇。
“当然多了,一天要挤三次奶,昨晚挤的都还没送,早上他们又在挤了,”张逐安拍了拍翟文的背,“赶紧先送吧,送完把空桶拿回来,回头我空下来也去送一趟。再不送,下午再挤一次,都没桶装了。”
张逐安说完,就回牛房了。
张越是第一次干这种活,有些新鲜,也有些兴奋。
她搓了搓手,站在木板车前,把拉绳绷在胸前,两手拉住两侧的木车把,用力一拉——
没拉动。
再来一次——
这次拉动了一点点,唔,就一点点。
“我来帮你,”翟文说着,挤了进来,拉住了一边车把,“一二三,一起来。”
木板车就装了俩自行车轮子,拉车人得在前面用力往下按,车屁股才能翘起来,往前跑。
她们俩只顾往前使劲儿,木架车朝前跑了一米多,屁股却拖在地上,发出了不满的吱嘎声。
张越有些尴尬地看向翟文,“要不……让阿爸拿下去一个桶?”
翟文摇了摇头。
他们这送奶,是按照送过去的重量算钱的。
这要是只拉一个桶过去,效率未免太低。
她扔下一句“你等我,我马上回来”,便风一样地,往家的方向跑去。
张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不敢离开,只好在原地守着牛奶,等了数分钟,就见翟文领着张茂跑了出来。
“阿哥来帮我们,咱们再试试。”
张越有些错愕地看向张茂,“你不看书了?”
张茂有些不悦地刮了翟文一眼,“就你们孝顺阿妈?我难道不孝顺了?”
翟文把“不去就是不关心阿妈”的大帽子都扣下来了,他能说什么?
更何况,当时方照清就坐一边看书。
张茂多有眼色的一个娃呀,他一看阿妈没出言阻止翟文的“道德绑架”,就立刻明白了阿母的态度。
他这要是再不动,那不就是相当于承认自己不孝顺吗?
人多就是力量大。
有了张茂的帮助,这木板车总算是顺利跑起来了。
可这一路也不可谓不艰辛。
越城养殖场在越城郊区,距离城中的奶管所差不多十公里。那时候还并不都是柏油马路,有一节路甚至还是鹅卵石铺的。
平时就算是成年人走一趟也得仨小时,三个孩子早上八点就出发,直走到了中午才赶到奶管所,拿到了奶管所给的收据后,三个孩子拉着空桶又走了回去。
等到了家,都两点过了,那叫一个饥肠辘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