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永巷令的小学堂(5)
《陛下放心,我超会做官》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只能说明他们做得还不够。”
这一句,将司察司的地位拔高,同时也暗示皇帝对世家的不满。赵怀书心中一凛,立刻低头称是,未敢多言。
“减赋税与削俸禄,是不得不为之举。国库亏空已久,再不整顿,朕的江山只怕要变成他人的棋局。”皇帝站起身,走到殿内窗前,目光望向远处,他语气转为冷然:“世家自以为是朝堂之主,然他们可曾想过,若无百姓耕织赋税,他们如何养活千门万户?若无军士守卫疆土,他们如何稳坐高堂?”
他明白,皇帝已下定决心,改革势在必行,任何阻碍者都将被毫不留情地清除。
“显允,”皇帝忽然转过身来,凝视着他,道:“司宫台近来动作不少,你可知这些措施是否真正落地?”
赵怀书微微一顿,道:“奴婢所知,司宫台已有所成效,但地方官员多有不满,百姓则尚未见具体实惠。”
“百姓未见实惠,便是朕的失策。”
他曾以为皇帝的决心只为权力,如今才看清,这份决心背后,还有百姓与江山的分量。赵怀书垂眸应诺,却不免心生复杂之情。
大殿内再次安静下来,唯有烛火微微摇曳。皇帝缓缓走回龙案后,拿起笔在奏章上批注了几字,随后将其搁下:“去吧,将这份指令传给政事堂的大臣们,朕要看到成效。”
赵怀书拱手退下,心中却仍难以平静。随着他转身离开,殿内的光线似乎暗了几分。窗外寒风愈烈,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皇帝独自一人站在殿中,目光深邃。
这一场三足鼎立的权力斗争,只是开局。
*
朝堂风云自皇帝削俸禄、减赋税的旨意传下后便再无平静之日。世家与司察司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推移愈加白热化,而宦官之中以司宫台为首,执行皇帝旨意时尤为严苛。
“这些内侍,竟也妄想掌权?不过是些阉人罢了!”
几位高门大臣神情愤愤,他们坐于矮案前,几人手中皆有一卷削俸禄令的复抄版本。案上香炉袅袅,掩不住几人眉宇间的愤懑。
“内侍台最近数次派人核查地方开支账册,甚至擅自调减支出。若再不制止,这些宦官怕是要翻天了!”一位身穿官服的老者愤然拍案,须发皆动。
“此事岂能容忍?”另一人接道,“不过是皇帝手中的身边一条狗罢了,怎能真的让他们将嘴对准我们?左相,您怎么看?”
李衡坐居上位,神情不变,一言不发。
“眼下关键不是反驳,而是找到机会反制。”一位年长者开口,语气沉稳。他虽神情冷峻,却显然是这群人中的话事权高者。他扫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司宫台行事过激,地方官员也敢怒不敢言。咱们可以何不顺势而为,借刀杀人,再借百姓之口让皇上看看这些宦官的嘴脸?”
此言一出,几人纷纷点头附和。
拜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