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珠簪疑云(6)
“奴婢不过请教尚宫一些账册核对的要点,并无其他。”
赵怀书浅笑地看着她,目光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如此甚好。柳尚宫乃贵妃家远亲,她的言行,不可不慎。”
关宁微微一愣,下意识问道:“掌印此言,究竟是何意?”
赵怀书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淡然一笑,“关女官只需记住,世上所有的博弈,最危险的,往往不是锋芒毕露的人,而是那些看似无害的局外人。”
他话音一落,便转身离去,留下关宁立在原地。
*
司察司的书案前,赵怀书垂目静立,手中展开的折子字迹娟秀,墨色方凝。
他静静地读着关宁递来的折子,目光如水般平静,但眸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折子的内容并未点明任何人名或具体细节,只有几条看似漫不经心的推测。
珠钗确实存在账目模糊的问题,而御苑库房的登记却一向严密,这一疑点,似乎指向某种刻意的隐瞒。
而后几行文字则隐晦提及,贵妃的反应过于迅速、过于强烈,仿佛早已笃定此案与皇后相关;以及她发现的几处看似很合理实际不合理的几处宝钗调拨记录。
赵怀书将折子轻轻搁下,心中却掀起微澜。
关宁的聪慧,他早在之前的问话中有所察觉,但未料到,她不仅将细节梳理得清晰,还能留有余地,不显突兀。
她的文字中既未指控任何人,也未试图逾越身份,但那层层暗示,却仿佛一根针,刺入了权力迷局的深处。
“此人,果然不凡。”他轻声自语,语气中却听不出喜怒。
翌日清晨,赵怀书带着案卷入宣政殿,向皇帝呈递了所有线索。
大殿之中,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枢洒下浅浅的光影,映得殿内寂然无声。
赵怀书跪在殿中,双手奉上折子。
皇帝缓缓接过,未曾言语,翻阅时眉宇微蹙,指尖偶尔在某处停顿片刻。
赵怀书垂首跪地,姿态恭谨。
自从三年前赵家被人诬陷满门抄斩,他被老师苦苦护下,入宫成了这阉人,老师也因愧于己身未能全然护住他,身子愈发差了。
眼前的帝王,他少年时曾见过,温和却倔强,目光深邃得让人看不透。
而如今,登基二十余年的皇帝已与少年时全然不同,他的目光锋利如刃,掩藏在威仪之下的,是权力深不可测的阴影。
片刻后,皇帝将折子放在案上,缓缓问:“显允,你怎么看?”
赵怀书抬首,对上皇帝目光的一瞬,心底生出寒意。他知道,这并非在征询意见。
“回陛下,奴婢以为,此案所涉,恐非贵妃一人之谋。尚需深入探查,方能定论。”他的语气温和,含蓄而周全,没有丝毫越界。
皇帝未语,低头批阅奏折,又似在沉思。
片刻后,他低声道:“不必深入了,就按贵妃的意图查下去吧。至于结果……让她们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便好。”
赵怀书微微一怔,却未露声色。
他低头领命,心底却愈发清楚,陛下早已洞悉一切这场闹剧的幕后之人。
皇帝的冷静,带着一种令人心寒的漠然。
他似乎并不在意真相,只在意故事是否按照他设计的轨迹发展。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陛下放心,我超会做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