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朱元璋》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幕府山,观音门外。

一条崭新的铁轨蜿蜒伸展,直通不远处的燕子矶码头,阳光照耀在铁轨上,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

今日,是大明第一条铁路通车的大日子。

跟之前蒸汽机车的出现,以及蒸汽船在镇江龙王节上的亮相不同,这次是一整套完整的东西了。

而从京城的观音门城门到燕子矶码头,虽然路线很短,只有区区四五里的长度,但意义却非常的重大,即将迎来它的首次运行。

观音门内外,人声鼎沸,万众瞩目。

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以及众多臣工都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魏国公徐达和曹国公李文忠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两人在观音门上并肩而立,眺望着即将通车的铁路。

徐达抚着胡须,感慨道:“文忠啊,想不到我们大明也能有今日,这铁路一通,往后行军打仗,运送粮草可就方便多了。”

李文忠点头赞同:“确实如此,这都是托了圣孙的福。”

两人谈笑间,一列崭新的蒸汽机车缓缓驶入视线。

参与铁路建设的工匠们也站在人群中,这些人看着自己亲手建造的铁路通车,激动的是热泪盈眶,虽然这条铁路不长,但作为第一条铁路,这是从无到有的事情,里面的每一段铁轨、枕木、铆钉,都是他们辛苦弄出来的。

一位老工匠抹着眼泪说:“真是不容易啊!”

其他工匠也纷纷点头,但脸上洋溢着的,更多的是自豪。

至于一些封建迷信导致铁路不能运行之类的事情,倒是还真没有出现,这不是大明京城的百姓就不迷信,而是被更大的迷信提前先震慑住了。

幕府山下,观音门外,百姓们聚集成群,议论声此起彼伏。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条崭新的铁轨,那是他们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奇景。

“你听说了吗?”一位老者神秘兮兮地开口,“这铁路,可不是寻常之物。听说是龙虎山的大天师和武当山的丘真人联手谋划的,这是为了牵引龙气,庇护我们大明的江山啊!”

“哎呀,真的吗?”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好奇地凑过头来,“我之前还听人说,这铁路会坏了地脉,惹怒神灵呢。”

老者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那些都是无知之人的妄言。你看,今天这不就通车了吗?皇上、太子、皇孙,还有那么多大臣都亲临现场,这能是假的吗?更何况,有大天师和丘真人这样的高人指点,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

这番话一出,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附和,他们虽然对铁路这个新事物感到陌生,但对于龙虎山和武当山的高人却是深信不疑,在他们看来,既然这些高人都出手了,那么这铁路必定是吉祥之物,能够给大明带来好运。

此时,蒸汽机车缓缓驶过观礼台,发出隆隆的响声,百姓们纷纷挥手欢呼,仿佛是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朱雄英站在观礼台上,看着通车的铁路和激动的人群,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蒸汽时代,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这条铁路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已经有了实际作用,以后送往燕子矶码头的军用物资,就不需要再人扛马驮来走这一段路了,而是扔在火车上,火车就能运输过去。

而蒸汽机车的正式通车,一部分水师官兵与参与建设的工匠们有幸成为首批乘客,体验这前所未有的交通方式。

这些人踏上机车,坐在不算宽敞但绝对明亮的车厢内,脸上都流露出兴奋或是好奇的神情。

嗯,之所以明亮,是因为为了方便装货卸货,车厢的两侧都是可以拉开的。

反正这条铁路的目的就是货运铁路,也不是用来运人的,即便是运人,也是运输军人,所以压根就没考虑过乘客们的舒适性,这些人也不追求舒适性.总之,有个加装的座椅,就已经比站着要舒服多了。

机车缓缓启动,随着蒸汽的喷涌和车轮的滚动,这些水师的官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速度不快,也不算特别平稳,但就是不一样,水师官兵们平日里在江面上乘风破浪,此刻却像是在陆地上“滑行”,他们不由地惊叹于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便捷。

而军官们,则是更多地注意到了火车的高效性,想象着未来战争时,军队和物资可以快速调动,机动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工匠们坐在车厢里,感受着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沿途的那些并没有刻意聚集在观音门的百姓们也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看,他们看着这辆不需要吃草的“铁马”顺着铁轨缓缓驶向燕子矶,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

“哎呀,这真是了不得啊!这铁马竟然不需要吃草就能跑,真是天下奇闻!”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连连称奇。

“可不是吗?听说这是圣孙的杰作,真是厉害呀!”旁边的一位中年汉子接口道。

“看这速度,比马车快多了!要是我们也能坐上去,以后出行可就方便多了!”一位年轻的商人兴奋地补充道。

火车就这么轰鸣着,一路缓缓驶入燕子矶码头。

作为京城的军用码头,这里平常都是相当繁忙的,而此时,所有人却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手中的工作,目光聚焦在这辆缓缓驶来的蒸汽机车上,他们站在码头上,看着这个巨大的铁家伙稳稳当当地驶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虽然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但听说与真正发生到眼前,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天老爷,竟然能够载着满满登登的人和货物跑这么远!”一位年轻的水师官兵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真是神奇啊!这速度,比我们的战船还要快呢!”另一位老兵感叹道。

随着机车的停稳,水师官兵们纷纷围上前去,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交通工具,仿佛想要从中窥探出什么来。

而在此时,快马飞驰回观音门,带来了火车正常行驶抵达终点的好消息,出发点的人群瞬间沸腾了起来,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成了!火车成了!”人们高呼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朱标看着人群,他的脸上同样写满了骄傲,他看着朱雄英,深深地感叹:“英儿,你为大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啊!”

这话不假,这条铁路虽然不长,但它象征着大明正式迈入了蒸汽时代,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时代。

而这也只是开始,有一就有二,铁路和蒸汽机车,将成为大明腾飞的翅膀,极大地加速大明的人员和物资运输速度。

“大孙,你觉得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规划铁路线路?”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铁路在目前的成本负担已经不是不可接受了,毕竟无论是铁轨还是枕木、砂石,大明都能完全自产,但想要全方位铺开,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选择好铁路优先发展的方向。

朱雄英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皇爷爷,孙儿认为应该向西贯通最为富庶的江南地区,这里的商业繁荣,物产丰富,铁路的修建将极大地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能为大明提供更多的税收。”

“标儿你觉得呢?”

朱标听后微微点头,但随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儿臣认为应该先从江北瓜埠开始,先修到凤阳,然后再到开封,最后到北平。这样一条线路,不仅可以将我们的京城与中原、北方重要城市紧密连接起来,还能加强中枢对北方的控制力。”

瓜埠镇始建于东汉元初六年,是贯穿中国南北的古驿道必经之著名渡口所在地,和长江南岸的栖霞古渡互相衔接,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率步骑十余万南下,设行宫于瓜埠山之上,因太武帝小名佛狸,后人便把此行宫改称佛狸祠,辛弃疾那首《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讲的便是此地。

而之所以朱标这么建议,则是因为现在大明还没有建设一道能够纵贯长江的铁路桥的能力,所以只能以京城北面长江北岸的瓜埠镇作为始发点。

至于开封以北的黄河,倒是可以考虑,这不是大明的工业实力有多强大,而是黄河的走势跟现代世界位置压根就不一样,不需要建设跨黄河大桥,只需要把铁路线往黄河以西靠一靠,就可以一路平原通到北平了,因为从元朝开始,黄河在经过开封之后河道就向南,流入泗水与淮河,再由淮河流入大海。

而整个工程,真正有难度的,其实是如何让火车经过江淮的淮泗流域的河网,以及河北的滹沱河。

解决办法还得研究研究。

朱元璋听后陷入沉思,他明白朱标的考虑,从战略角度来看,确实应该先修建连接京城与北方重要城市的铁路线,以确保国家的稳定。

还是那个问题,现在的大明,南北割裂实在是太严重了,从靖康之难开始算起,北方与南方分裂了数百年之久,互相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在靖康之难后的几十年,北地汉人依旧盼望着大宋能够收复中原,但时间久了,再加上绍兴和议时一纸协定坐实了“南自南北自北”,人心就冷了,到了蒙古人灭亡金国的时候,很多汉官都为了金国殉葬,攻灭南宋的时候,北地汉人更是出力甚多,忽必烈就是以北地汉人为主要支持力量统一天下的,只不过到了两都之战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至于北平那地方现在更是基本完全胡化了,毕竟从五代十国末期,就被石敬瑭割给了契丹人,时间久的都有些可怕。

所以铁路这种工具,如果要想追求最大化的政治意义,那就是建立从北平到京城的直达铁路。

有了这么一条铁路,就能够将南京应天府、中京凤阳府、东京开封府、北京北平府连在一起,而这条铁路修成,只要中枢的兵力足够,能够控制全局,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靖难之役了头天朱棣刚起兵,没过两天大军就兵临北平城下了。

而只要中枢能够控制大部分区域,哪怕北方有叛乱,火车经过的沿途必经桥梁也可以从容炸毁,再加上起点是从江北的瓜埠出发,还有能够陈列大量水师的长江作为防线,这条铁路对于南方和北方,其实战略态势是截然相反的。

不过朱雄英的想法,也没什么问题。

先修一条到江南的铁路,这个是能够快速打通大明经济腹心地带的办法,让人员和物资高效流动起来,不仅很快就能够回本,而且还能大赚特赚。

毕竟江南的交通运输,现在主要依靠的是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以及东西向的长江航道,以及环太湖的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