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唯识学概要》最新章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二面,我们看到正修止观。

我们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无分别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么?当我们来到人世间以后,我们要面对我们过去的业力所显现的种种的果报,所谓成败得失。所以说果报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但是身为第六意识,它有个问题,它会产生一个错觉,它认为这些果报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它认为这个果报是有结果的,是有所得的。所以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的执着它的前提,是要来自于第六意识的错觉,所以第六意识的错觉,给第七意识让它执着带来很大的空间。没有第六意识的布局,就不可能有第七意识的执着,所以你看我们今天是先从第六意识下手,因为你今天让魔王有机可乘嘛,第七意识如果是魔王的话,你第六意识为魔王创造了它活动的空间嘛,你第六意识不攀缘,第七意识能执着吗?

所以很多人他跟我提一个问题说,既然第七意识出了差错,为什么我们不对治第七意识?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必须让第六意识冷冻起来,你第六意识对人生是一种错觉,你一直认为人生是有相续的,就是这结果还有相续的。你这个东西用完以后,你对这个影像有一种相续的期待,可能你想要去要报酬,你可能想要去贪爱它,这种相续的攀缘心,你不知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第一个。所以攀缘心是我们一个最大的错觉。

第二个你攀缘以后也就罢了,你开始安立名言,把它分别产生一种人世间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当你开始攀缘再加上你的分别以后,第七意识就开始活动了,就产生执着了,它就把你所攀缘的所分别的影像,就把心住在上面,这个时候就是一种颠倒妄想。一般的妄想不可怕,但是它已经变成一种强而有力的坚固的颠倒妄想,这个就是为什么它可以把我们的生命从这一期带到下一期,就是这个颠倒妄想,带有执着的妄想,那么这一块就是我们整个无分别智所要破坏的。

我们看

丙二的正修止观。

那么这有两段,我们先看窥基大师的《幽赞》,先把它念一遍:

【(一)《幽赞》云:

谓以闻思修所成妙慧为体。于中观察,从缘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似空华相,诳惑愚夫,名依他起性。愚夫不了,于斯妄执为我为法,喻实空华,性相都无,名遍计执。依他起上,我法本空,由观二空所显真理,譬如虚空,名圆成实。】

我们来看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这个无分别智怎么修呢?从闻思修所成的这种妙慧。那无分别智它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闻所成慧。佛教的修行都是要有传承的,你不能够说你闭着眼睛,就自己想出一套方法来修止观,不可以的。你要听闻佛陀的教法,佛陀虽然离开我们人世间了,但是他临走之前,他把他心中所觉悟的道,都放在文字里面了,留传后世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欲知山上路,需问过来人,我们一定要如实的学佛菩萨的教法,从教法当中建立一种正知见,知道什么是轮回的根本,什么是解脱的根本,其实这两个根本都在你一念心当中,你不要向外追求,问题不在别人,是你自己出差错了,你自己仁者心动嘛,你动攀缘心了嘛,你不能怪人家去刺激你呀,相状永远没有错,依他起性没有错,是你自己仁者心动嘛。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听闻当中,知道我们的地雷在哪里,宝藏在哪里。

第二个思慧。闻慧它只是一个理解,到了思慧以后,它变成一种胜解。因为你开始去如理思惟了,那么这个时候的胜解它会产生调伏力跟引导力了。它会对你的遍计执,心中的执取产生调伏,对你内心的这种好的圆成实的功德、空性的功德、放下的功德,慢慢产生引导。所以这个思慧,就有调伏引导的力量。

就是前面的闻慧只是一个正见,思慧就转成一种正念,到修慧它是正念跟正定,引申到正定了,有禅定了,它就能够在定中断惑证真,转凡成圣了。

所以这个

无分别智有三个次第: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这三种智慧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无漏的智慧。那么这种智慧怎么观察?观察从因缘所生的这种色心诸法的假相,有三个:似空华相,诳惑愚夫,名依他起。依他起性就是纯粹从业力所变现的人事的相状,就好像虚空中的花,虚空中本来没有花,那是因为眼睛有毛病、有业力,把花变现出来。但这个虚空中的花本是什么?它不会持久,它刹那刹那生灭嘛。所以虚空中的花,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暂时存在的这些因缘所生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你的业力在释放的时候,它可能现出一个美丽庄严的花,也可能变成一个丑陋暗淡的花,这个花就在你的内心当中,你的虚空的清净心当中变来变去,这个都没有错。

我们看第二个,问题出在第二个。那么愚痴的凡夫在这个虚空梦幻的花当中,认为是真实的,认为是有所得的,就去攀缘它,攀缘的结果就产生执着了,就好像说你把它当作一种真实的花,其实这个是体性跟相状都是毕竟空的,叫[遍计执]。

那么我们在观察花的时候,我们就忘了虚空这件事情,只看到花:哦,这个花是不错哦……当然我们的执着,不是全盘的执着,你对某些花产生执着。就是你从小到大你不可能对所有影像都执着,但是你小时候会留下一些影像,让你在心中数数的现行。让你挥之不去的影像,这个影像你就得小心了,因为你抓住不放一定有道理,就是你的心已经住在上面。

诸位,影像是没有力量的,所以在《楞严经》一再强调,妄想,颠倒妄想为什么有力量?因为你给它力量。所以有人问佛陀说:既然是妄想,那它为什么牵引我去轮回?佛陀说:妄想是没有力量的,但是你的心灵,你释给它力量,因为你执着它,所以你释给它力量,你把生命的主宰权交给它,是你自己把主宰权交出来的,你本来是自在的,本来没有轮回嘛,所以本来是没有轮回,是你自己要去召感轮回。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问题:轮回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召感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以没有轮回是正常的。那么当我们对这个影像产生执着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多了一种轮回的力量,叫遍计所执性。这个地方一定带有影像,也带有你的感觉在里面,这个影像一定是有特殊的感觉,去触动你的内心,这个感觉可能是痛苦的,极度痛苦,也可能极度的快乐,让你不肯放下这个影像,这个叫遍计执。那怎么办?佛陀的无分别智,就必须破坏这个执着,在依他起上,我们观察我法本空,就是说:你要告诉你,你抓这个影像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这个影像本来是个假相,你为了执着这个影像,你付出了轮回的代价,你每一次的受生,都必须受老病死的折磨。

也就是说,当我们执着这个影像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人看到生命的真相了,因为我们老是被这个心中的恨跟爱来主导,我们为了让这个爱的影像、恨的影像能够有相续的结果,你一次一次的付出轮回的代价,你每一次的投胎都付出了惨痛的痛苦。所以你只要把这个影像放下就好,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力量,是你给它力量了。所以我、法本空,你观二空,你就把虚空的本质找回来。只要你把花给放掉,这个花自己会消失掉。

所以无分别智的意思就是说:你不需要把这些影像把它破坏掉,你把它放掉,它自己会消失掉,因为它本来就是生灭相。所以在修空观的时候,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很重要,叫[离相清净]。诸位不要对相产生破坏,以后你会后悔。所以我们无分别智破坏的是什么?是你的执取。因为这个相状以后还非常好用,后面会讲到,你修菩提心的时候,你回入娑婆的时候,你还得要借这些顺逆的相状,叫做顺逆皆方便。也就是说你后半段行菩萨道的时候,你还得借这个相状,来成就你的功德庄严。

当然我们现在从一个离开轮回的角度,这个相状你不能碰它,现在不是你碰相状的时候,你没这个本事。佛法意思先离相清净,再借相修心。现在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把你心中经常执着的影像,把它放掉,观察这个影像本来就是生灭的,你抓这个影像对你没有好处,你累积了轮回的力量,因为它这个遍计执就是轮回的根本。那么你放下影像以后,你的心就恢复到原来的清净了,这个清净心就是什么?就是圆成实性,一种解脱的功德。这个就是我们对三性的观察。

那么这三个概念大家建立起来了:我们破的是遍计执,我们要成就的是圆成实,整个破遍计执成就圆成实,都是在依他起的相状来修行,你都是在从相状的执着到放下。

好,我们来看一看,它前面讲到观念,后面讲实际的操作,那么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二)《占察善恶业报经》云:

一、总说。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当观察:随心所有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好,我们这个无分别智,所谓的唯心识观,就是这个万法唯识的观察。就是说在一切时一切处,当然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一切时一切处了,至少你一开始,你先拨出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你在佛堂里面,先有一些行门的拜佛静坐,先做一些止的工作,把妄想停下来,然后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起观了——知唯是心。你知道说:其实你今生所有的影像,都是第八识的种子变现出来。所以它是什么?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它是一种业力的释放,所以这个是怎么样?人生没有结果的,只有过程。也就是说没有真实的东西,都是你内心的业力变现,让你自己来受用。知唯是心就是你要知道你所受用的影像,都是自变自缘,你第八识释放一个影像,让你来攀缘,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今生的遭遇没有人需要负责。如果一定要有人负责,那就是过去的你来负责。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业力嘛,你不能够说:欸,他伤害了我,你这样子讲就不对了,什么叫他?也就是你心中的影像嘛,它可以释放一个影像,但是受不受伤害是你可以决定的,你可以不受,你可以不抓这个,你可以不取这个影像,所以我们第六意识还是有主导权的。

我们要知道这一切,释放者是第八识,接受者第六意识,全部都是内心的世界。首先你要知道人生是自变自缘,断除你的向外攀缘的心。离开了心就没有一切法的存在,这是你学唯识学的第一个概念。所有的事情都在你的内心发生,不管是变现影像、不管是攀缘影像,都是你内心的事情,这是你要建立的第一个概念,知唯是心。

乃至一切的境界。当然你从佛堂里这样思惟,离开了佛堂以后,你若心住念,你还是要想办法,让心安住在一种这样的观察、这种念头、这种正念,就知唯是心的观察。你要观察:这一切的人事,其实没有真实的外境,都是你的第八识变现一个业力的影像,让你第六意识来攀缘,不要使心去攀缘外境,而不自觉知。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可能要去佛堂里面去培养一种正念,然后离开佛堂以后去历练,慢慢慢慢地去告诉自己:其实所有的世界,都是你内心的影像,在念念当中,悉当观察,随心所有缘念。你一旦想到这些攀缘外在的人事以后,你还得要把心抓回来,安住在知唯是心的正念,使令内心永远知道是自己内心自己产生妄想,而不是外境有妄想。外境本身它只是一个业力的释放,它没有太多分别,所有的分别,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说: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一个人要能够成就,第一件事情,你要开始培训内观,这是很关键的。如果你不知道内观你就很麻烦,临终的正念对你来说就很遥远了,你的心还在向外攀缘,你就离临终的正念就非常遥远,你临终不可能有正念,因为你平常都没有正念,临终哪有正念?正念是栽培下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要培训自己内观,知道这一切的影像,都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的,自己去攀缘。就是你必须把向外攀缘的心,把它变成向内观照,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

好,观照以后,这是断攀缘,第二个断分别。我们看第二段,它有两个次第:

【二、别明。所谓内心自生长、短

、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好,那么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它是两个次第:第一个次第是断除你向外的攀缘,让你内观;第二个断除你心中的分别。

那么你要知道第二件事情,就是说其实一切的外境人事,它之所以产生长短好坏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种种的概念,这种想法都是我们捏造出来的,外境根本没有这些差别,而起于分别。也就是说,我们的分别心不但攀缘外境,还把这个外境安立了名言,让它产生对立,诸位,要执着一定要产生对立:哦,这个花很好、这个花不好;这个人很不错、这个人很不坏、很差,其实都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人世间它在释放影像,本来它是一真法界,你自己要在一真法界里面,你自己把它切割成对立的世界。所以第六意识坏就坏在:它为第七意识的执着,它等于是为它做了一个很好的一个布局,第一个向外攀缘,第二个虚妄分别。

你说这个杯子好不好?如果杯子会讲话说:冤枉,我就是一个杯子,我那样就是那样,对不对?所以,所有的好坏,所有的对立的概念,首先我们要知道,外境没有好坏了,它就是一个如的境界,它那样就是那样。那么好坏的概念是怎么来的?是第六意识多事,它自己把它分别出来的。

那么我们再往下看,当知一切的外境,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产生分别的概念,它本身没有长短好坏有无的概念,它本身是离一切的对立相。所以我们在观察,其实一切法的对立,是我们自己第六意识捏造出来的,离开了第六意识的对立,一切法就没有差别。所以我们第六意识,第一个向外攀缘影像,第二个把这个影像,安立很多名言,让它产生对立。我们看总结:

【三、结劝。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那么我们应该要经常观察:知唯妄念。所有的影像,第一个你去攀缘它,你认为有所得,你认为它有结果,你认为它是实在的,第一个。攀缘来以后,你还要把它加以分别,然后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对立的世界,最后让第七意识来执着,产生了生死的业力。所以这一切都是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它们两个合作无间造成的,这个跟外境其实没有关系的,那么这个就是所谓的无分别智。

这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呀,它的态度是这样,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识,你不见得是它的对手,但是第六意识很好控制。就是说:你不向外攀缘,不要加以分别,第七意识就动不了,它的概念是这样子。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给它一个很好的环境,它必须要攀缘它、分别它,它才有办法执着的。

举一个例子,这是唯识学常用的例子。说有一个妈妈她生了两个儿子,那么当然这个妈妈对小儿子是比较宠爱的。有一天这个妈妈她经过老大的房间,看他读书的时候,看了一眼,就发觉老大在看书的时候,在书桌上睡着了,手上拿一本书,她就:唉呀,叹一口气摇摇头就走了;那么经过老二的房间的时候,她看她的老二,也在书桌上睡着了,也拿一本书,她很高兴点点头也走了。

然后晚上她先生回来就问说:欸,今天两个兄弟用功情况怎么样?这个妈妈说:这个老大实在是没善根。怎么?他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他不拿书本没准还不会打瞌睡,一拿书本就打瞌睡,你看这个人。

这个老二呢?老二不简单,了不起,他打瞌睡的时候还拿着书本,连打瞌睡都舍不得把书本放下。

这个妈妈对两个儿子做出了不同的名言分别:一个是懈怠的,一个是精进。其实她看到一个同样的相状,但是她把这个相状切成对立的,一个是她喜欢的,一个是她不喜欢的。

这就是为什么会把第七意识请出来后续,它已经动了第六意识的攀缘和分别,我们合理的推论,她一定会产生执着,未来一定启动生死的业力了。所以我们第六意识你不能配合第七意识的节奏。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至少你第六意识不能为它做这些的布局呀。所以最高明的是不攀缘,但这个很难。第一念就把执着给切断,我们不能要求一开始就不攀缘,因为攀缘心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哦,这是怎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起码你攀缘到影像的时候,你先做到不要分别它,不要把人生切成对立的世界,你要永远知道人生没有好坏,把今生过了就算了,随缘消旧业就可以了。

这就是说,我们在今生走过以后,你不能在心中留下尘埃,每一个尘埃都是生死的业力。

好,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断攀缘,那至少你断分别,不要产生太多的名言分别。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事都不分别了,但是如果你发觉有些事情,它在你的心中经常出现,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会扰乱你的心思,可能让你特别讨厌或者特别欢喜,那么这一条路你就要切断了,这一定是一个强因,你已经产生执着了。这一条路一定有地雷呀!诸位,我再讲一次,你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要把这个道路给切断,如果你发觉有一种分别,你经常会出现,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会深深的触动你的念头,让你喜欢它,让你深恶的讨厌它,这个道路你要切断,这个分别你要切断,你不能再触动它,这个一定是一个轮回的力量。你先断那些已经形成执着的,就是言语道断嘛!

你只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切断了,第七意识就没办法执着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帮它铺道路,就是你的名言分别。

好,我们把这个修行的无分别智说明了,就是破除带有执着的妄想,那么最重要就是无分别。我们看它的次第,

丙三、修学次第

分二:丁一、道前基础。丁二、成就观行。

我们先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烟波江南
叶祈一直是别人眼中温润如玉的玄天门大师兄,直到他被人暗算,修为尽失、金丹破碎、灵根被毁,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一般,独居孤峰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后来,叶祈有幸重塑灵根,修为甚至更进一步,但曾经温润如玉的大师......
言情 连载 9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昨夜未归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言情 全本 7万字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云劫
简介:【公告:7.17日入V,更1w字~】云宥清穿到了魔法世界。末世凭借治疗系异能爬上基地高层的他一朝穿成了小动物,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鸟。兽贩将它装入宠物箱,在市场贩卖,丑萌丑萌......
言情 连载 9万字
我的哑巴新娘

我的哑巴新娘

胡33
简介:褚休女扮男装多年从未有纰漏,直到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褚休茫然,“虽然我穿着男装但我真的是女人,娶了妻子以后跟她可怎么睡?”谁知嫂子误会她话里的意思,“谁说女人就不能睡了,你又不是......
言情 连载 24万字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淅和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言情 全本 95万字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赵今
简介:【复健期,手速很慢,作者身弱,且家中康复期病人需照顾,初步定为每周更1~2章】【下本开《(美娱)好莱坞女王》或者《重生华娱做女导》,以创作感觉为主,什么有感觉写什么,重点一提,可能换书名......
言情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