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七面,我们看丁三的结示。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他也会因为恻隐之心、慈悲心,去做一个慈善的事业,比方说布施,比方说持戒,比方说忍辱,他会造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有没有办法超越生死,一般人是很难的,因为第六意识它是管善恶这一块,它管不了染净这一块。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不调伏第七意识的时候,你总是在第六意识里面下功夫,你大概就是一个好人,今生呢做一点慈善的善业,来生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如此而已。

那么我们要把这种善业,提升到清净的无漏业,那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自我意识的问题了,那这是一个严肃的生死问题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对你的执著,产生一定的调伏。

我们的执著啊,一般来说,这个自我意识,这种主宰性,表现在三块:

第一个,人。有些人他专门执著人,对这个六亲的感情特别重,你看他儿子对他不孝顺,但是他儿子跟他要钱,他一定会钱给他,没办法呀!这个非理性的。所以无明就是说,你看佛菩萨也执著呀,你要说他执著也对呀,他执著度化众生!但是他是理性的,因为他这个是合理的。合理的执著我们叫愿力,不合理的执著这就是盲点,就是说你不合道理,但是他不会得到教训,他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第二个他执著事,他执著他的事业。

第三个,执著他的钱财。你看我们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小小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说你赚再多的钱,你都带不走,对不对?但是一个人执著钱的时候,他会牺牲生命去赚钱,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是说你没有生命,你有钱有什么用呢?但是他还会去赚钱,这个就是盲点,这个是没办法沟通了。

所以只有修空观,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一个人只有回光返照,去对治执著,其它通通没有办法。所以只有第六意识,成功的把第七意识带回家,第七意识的自我执著才可以破坏掉。所以当我们所有的佛号,你要保证你每一句佛号都是通往净土,那你就要注意你的执著了,因为它的力量太大了,你用第六意识去压它,第七意识是不吃你这一套的。

我们看看四禅八定,外道的四禅八定,用高深的禅定压这个执著,根本没有用,只有我空观、法空观,它只有怕这个,其它都不怕。所以只要你要成功的把三界业力的枷锁从你的生命里面把它拔开来,你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恒审思量这一块了。

好,我们来看看永明大师对第七意识是怎么个描述法,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小段,请合掌:

丁三、结示

【创入道者,此意须明。是起凡圣之因,宜穷种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为平等性之智。】

好,我们解释一下。创入道就是一开始修行人,这个不是老参,是你一开始修行,严格来说你开始学佛,你就要知道第七意识可怕了。那么为什么它可怕呢?它是决定凡圣的因。也就是说,什么是凡夫?什么是圣人呢?它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不是说你做了很多慈善事业,就是一个圣人,不是的,是你的执著是不是被破坏了,它是凡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根源。所以你要好好了解它的体性,这种恒审思量所创造的一种自我的执取,它是一切消除烦恼的根本,你要找到它的根源。所以你随顺它呢,你就变成一个愚痴的众生;你调伏它,你就悟入了二空平等的法性,就成就圣人。这个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你只要放纵它,你就准备轮回了,没有其它话可以说了。

好,我们再往下看,再看第二段: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定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

那么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在八识当中呢,它得到一个恒审思量的功能,这个名称。所以在凡夫的果报当中,它是一个主宰者。当我们的执著产生以后,第七意识会成功的主导你的第六意识去做这做那,而第六意识绝对不敢抗拒第七意识。一个人的盲点在事业的时候,不管你多累,第七意识下命令你第六意识去做,你第六意识乖乖的得服从,因为它是无明主,在无明烦恼当中呢,它是所有的主导者。

其实第六意识真的受第七意识的影响,所以你看人生啊,各忙各的,你执著什么你就忙什么。喜欢追求名利的,就一辈子为这个事忙;追求感情的就一辈子为感情忙。所以第六意识其实是不能抗拒第七意识的,因为它是在有漏果报当中,它是一切无明的主宰者。只要你是颠倒状态,第七意识就可以主导你。

那么它没有间断,无想定治而不消。那么外道呢,他也知道他的心中有问题有盲点,但是他试图用禅定来对治它,就无想,其实问题不在于想象,这第六意识是没有错。这个外道是错杀无辜啊,外道一直认为说因为你打妄想,所以你流转生死,那怎么办呢?就无想呗!所以妄想就把它放空,所以到最后他的想象力没有了。但是最后呢他无想定消失以后啊,烦恼又开始活动了。

所以问题不在妄想啊,妄想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主导你的生死轮回呀,它管的是你的善恶这一块而已,它哪管得到这个染净这一块呢?所以你不要再去误会第六意识了。不是妄想害你轮回,不是啊!有些人念佛,你看专对治妄想是不对的,你要去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这个是病根!

所以外道他不知道病根在哪里,他以为第六意识的妄想是轮回的根本,所以就无想。

那么四空定也差不多这个意思了,他思惟广大的虚空,让妄想轻薄,他虽然第六意识没有完全断,但是他把妄想降到最低,四空定。但是到最后四空定消失的时候,如石压草,石头搬开以后,春风吹又生,避而还起。

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那么第七意识它本身是无记的。诸位,第七意识它也没有善也没有恶,它只是管染净这一块。但是它这个无记,我们刚刚讲过,第八识也是无记,对不对?但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它不障碍真如,第八识也没有错啊,它成功的收集你的因地的业力,然后时间到了把果报变现出来,它也没有错呀,那是第七意识莫名其妙在里面执著有一个我。所以第八识,在八识里面给它一个清白,叫无覆无记,它不障碍真如,不障碍圣道。

那么第七意识的无记是有覆无记,它是障碍真如的无记,它是染污心的,染污的无记。它不外执而内缘,它对你的眼前的事情,都没有兴趣,它只是执著有一个自我,它只想要去主宰你的人生,简单讲,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所以它为什么叫有覆呢?它就是遮蔽真如,障碍出离,所以它是不共。这个不共就是它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唯独以它为根叫不共。那么但成染而润生,它把第六意识染污了,让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呢,都去滋润让这个生死的业啊,能够得果报,它有润生的功能。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所以我们只要有志于今生往生净土,你希望能够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把所有的佛号都能够成功的超越轮回、导归净土,你必须要知道捷径。了生死只有一条路而已,没有其他路了,你一定要走这条路的。

什么是捷径呢?

就是好好的了解第七意识,好好的调伏它!

所以将施妙药先候病源,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轮回?不是你做错了事,不是,不是这样子。做错了事也不一定会轮回,因为做错事忏悔就好了嘛,但是为什么你忏悔还是没有用呢?来生还继续轮回呢?这个已经不是善恶对错的问题了,关键在于执著,一种非理性盲目的执著。就是说这个执著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你还是会执著,叫做无明,就是你根本就不是一种理性的执著。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生生世世,为什么你今生死了,你来生一定要在三界得果报?那个让你得果报的力量是什么呢?你要把这个问题抓出来。

所以我们应该很平心静气的去了解它、去体察观察它,那么所有的尘劳都能够出离,所有的病根都能够消除,总而言之断惑之门斯为要矣。你想了生死,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面对你的执著,把它空掉,然后再重新发愿,重新引导它,给你的生命一个新的引导者,就是用愿力来引导你,不能用自我意识来引导你。

举一个例子,在《净土圣贤录》讲到清朝有一个百不管老人。这个老妇人,她管了一个很大的事业,年纪大的时候,她相信净土法门,就好好念佛了,就把事业交给她的子女来掌管。但她念佛念了几年,她总是觉得佛号念得不相应,这个时候,她就请教她的师父了,她师父说,你是怎么念佛的呢?她就说,我在念佛的时候,在做功课,但是我的子女跟我请教事情,怎么去管事业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她师父说,你没有真心实意的把心安住在佛号上,你的心还是攀缘娑婆世界,你的心还是有漏,漏失掉了。怎么办呢?老和尚说你以后啊遇到你的子女问你事情呀,你修三个字叫随它去。然后她就自封为百不管老人,以前只是身体不管,心里面还是执著嘛,对不对?她真实的把心里的执著放下了,随它去了。

在《楞严经》里面很强调你的因地,因为你的因地心果地觉,影响你最后的开花结果。诸位,当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那一刹那,你是在佛号创造一个什么因地很重要。如果你的心是有漏的执著,你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这些佛号就变成有漏了,是心作娑婆,是心是娑婆。

这个百不管老人,她以前所念的佛号,全部是有漏的。因为她的心的执取,她的心还在娑婆世界!按照蕅益大师的开示,你要往生,你必须把心先送到净土去,是心作净土,然后你每一念心所创造的佛号,是心是净土。如果你的心根本到不了净土,你的佛号就到不了净土了。

诸位你要知道一个概念,这个因果你不要错乱啊,是你的心来引导佛号,而不是佛号来引导你的心!如果是佛号引导你的心的话,那每一个人都应该往生啊!佛力是主动,你是被动,那每一个念佛人都应该往生呀!不可能念佛人而且每一个念佛人得到的功德应该完全一样。

就是因为你用不同的心来引导佛号,所以一句佛号,跑到一百个人心中,产生结果不一样。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是佛号来引导你,你这个就错乱因果了,是你的心是因,佛号是结果。所以断惑之门,斯为要矣!你的往生跟你念佛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你佛号越多,你到了净土,品位更殊胜,多多益善。但是往生的关键,你必须要创造一个超越三界的佛号,你必须有本事把佛号超越生死的力量跟弥陀感应道交,要顺从本愿,而不是顺从娑婆世界,而不是顺从自我意识。

所以这个地方,断惑之门,斯为要矣!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所以一个人临终可以起烦恼,但是不能起颠倒。

起烦恼用佛号压它,可以,它只是一时的分别。但是你那个坚固的执著,佛号压不住了,起颠倒你就没救了。因为起烦恼是第六意识的问题呀,第六意识很好对治的,你只要转移目标,第六意识只要你不去攀缘,用佛号来取代妄想,这个妄想就消失了。第六意识是最好对治的,但第七意识就不是这样了,你一起颠倒,谁拿你都没办法,助念也没有用了,你自己要往娑婆世界跳,谁拿你都没办法。所以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是这个意思。

好,前面我们讲到这个整个轮回的根本。但是第七意识不幸的是它没有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力量,它的形成其实是第六意识点点滴滴的错误思想长时间累积而成,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改变第七意识,还得靠第六意识的修观。因为第七意识它没有自我调整的力量。前面讲病根,现在讲方法了,讲对治第七意识的方法了。

我们看丙三的前六识,也是分成三段:一、释名;二、述义;三、结示。先看释名,请合掌:

丙三、明前六识

分三:丁一、释名;丁二、述义;丁三、结示

丁一、释名

《识论》云:「次中思量能变后,应辨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随根立名,具五义故,五谓依、发、属、助、如根。」

在我们生命当中有三个能变,就是当生命起变现的时候,是三个层次:第一个阿赖耶识,它是主角,变现果报,初能变;第二个思量,它在果报里面,捏造一个自我概念,但这个时候还不造业;然后呢就是第三能变,了境能变,由这个自我概念,开始主导这个第六意识去造善造恶。

所以我们看这个第三能变,第三能变有三种,前面的初能变、二能变,只有一个识,第三能变的了境有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依根立名,第八识是功能立名。第八识有三种功能,哪三个诸位还记得吗?因、果、自相。因相,一切种识;果相,异熟识;自相,阿赖耶识,它三种功能。那么第七意识只有一种功能,就是末那——恒审思量。那么这两种跟根都没有关系的,那么前六识呢,它的受称不是依功能受称,而是随根立名,它随它所依止的根。为什么呢?因为前六识的功能,跟它所依止的根有密切关系,有五种关系,所谓的依、发、属、助、如这五种关系,我们来看这个解释。

那么这个前六识它的立名,

第一个,依,它跟根有依,依止,六识要产生了别,一定要依止它的俱有根。

比方说眼识,眼识要去看色尘,分别颜色,它必须要依止眼球。所以你眼球要破坏了,虽然你的眼识还可以活动,但也没有用。根跟识的关系呀,很像人跟车的关系。所以你要去downtown,是车子把你载过去的,对不对?但是这个车子,必须要有人在里面控制。没有人的话,车子可以动吗?也动不了。但是车子坏掉了,你有人也没用。这个人呢,就是那个明了的心识。但是这个明了的心识,它要去产生了别,要靠你这个色身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五根的这个根身,这个神经系统。所以它本身有依止根的作用。眼识必须依止眼根,乃至于意识依止意根。

发,它由六根所发动。眼根发动眼识,乃至于意根发动意识。

属,它各自系属于自己的根。不能说,眼识我现在跑到身根去,不可以啊!它各有各的系属。

助,它能够帮助根了别。其实根是不能了别的,你看一个人死掉以后,你眼球还在呀,但是你看得到东西吗?看不到了,因为你眼识消失了。真正产生了别的是识!

如,它必须要随顺它根所缘的境。比如说眼根它要看桌子,眼识不能说,我眼识要看椅子,不可以。眼识既然依止根,它就必须要随顺根,根攀缘什么,识就必须了别什么。

依、发、属、助、如,当然前六识当中呢,主导性最强的还是第六意识了。为什么呢?

在唯识学上,把第六意识跟前五识,还做出了区别,有五种区别:

第一个:通别的不同。前五识只能够别缘,只有第六意识通缘。你看眼识只能够缘色尘,你不能用眼识去听声音,不可以。但第六意识可以通缘前五识的所缘境,第六意识可以跟眼识合作,去了别色尘,第六意识也可以跟耳识合作,去听声音。所以第六意识管的是前五识,它是通缘,通别不同;

第二个、时间不同。前五识的感受,它只能够对现在的所缘境感受,它不能够去感受过去,不能够感受未来。第六意识可以去回想过去、忆念未来,它管的是过去现在未来,所以第六意识在时间上开阔。

第三个、独立的不同。前五识不能离开第六意识活动,不可以,它一定要第六意识的帮忙。所以古人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前五识只要第六意识不帮忙它,前五识根本没有用。但是第六意识可以不需要前五识,当然它有前五识帮忙更好。比方说你诵经,必须第六意识配合眼识,还要耳识听声音,但是第六意识也可以完全不需要前五识的帮忙,它在打坐的时候,独头意识,自己带起佛号忆念净土,它有独立性,所以这个独立的不同。

第四个、障碍的不同。前五识深深的受色身业报的影响,你生病的时候,前五识一定会影响你。但是第六意识不受影响,因为第六意识的根是第七意识,是个心法,它没有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色身败坏的时候,在加护病房的时候,能够提起正念呢?因为第六意识跟色身是脱钩的,它不是以色身为根。你说为什么我身体痛的时候,我第六意识会痛苦呢?那是因为你执著它,客观来说它是不能影响你的,但主观来说因为你执著它。所以这个第六意识跟前五识,有障碍跟非障碍不同。

第五个是最关键的——名言的不同。前五识只有直觉不能带名言,第六意识能够带名言,它能够思考,它能够学习,这个非常重要,它能够学习先圣先贤的真理,它能够做出一个正确的思考,来调伏第七意识。

所以这个前五识跟第六意识,有五种不同。虽然它们是一同的工作,但是它的主角还是第六意识。我们看它的名称,都是依根,眼识依止眼根而攀缘色尘,叫做眼识,乃至于意识,依止意根攀缘法尘叫意识。这个立名,它不用它所攀缘的尘,不是说眼识攀缘色尘,那应该叫色识呀,不能够这样讲!它是以根来立名,不以尘来立名。因为它跟根的关系比较密切,它们有依、发、属、助、如五种的关系。

好,我们看

丁二、述义

这个第六意识在我们生命当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来看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八识规矩颂》—

首先我们看第六意识的体性,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是特别的开阔。性,它通于善恶无记,造恶是它,造了以后忏悔,在佛前拜八十八佛,也是它,都是第六意识,乃至于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保持无记也是它。所以第六意识善、恶、无记三种功能全部具足。

第二个、三界。它可以通往欲界也可以通往□□,也可以通往无□□。五种感受,那么它有这个苦乐忧喜舍全部具足。不像第七第八,第七意识第八识只有舍受,一辈子第七意识、第八识也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只有第六意识五种感受都具足。所以这个性界受这三种,而且它是一天里面不断的变化,这个指的是第六意识的心王了。

那它所相应的心所呢,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有信等善心所总相连。那么简单的讲就是第六意识,它是带动着所有善恶的五十一个心所到处活动。所以我们看得出来,第六意识,它有很高的可塑性,它不像第七意识这么稳定,永远执著一个东西。你参加佛七的时候,很认真的念佛,这是谁呢?第六意识!念佛是谁?第六意识!那么它功课做完回去的时候,开始放逸,就到处去玩,那是谁?也是第六意识!

所以第六意识它广泛的在善恶的功能里面活动。这个讲到它的体性,它是不决定的。那么它这个体性,有什么作用呢?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它一开始是打妄想,一开始叫心动,后来变成行动,它会推动你的身体,它会推动你的嘴巴,去造身口二业。其实你身体是不能造业的,是因为有第六意识的思想,所以在整个造业里面呢,它是造业力量是最强的。其实我们身体只是个工具,所以引满能招业力牵。它所造的强大的业叫做引业,它管的是三界的总报。它所造的业比较次要的,比较没那么重要的叫满业,管的是三界的别报,能招业力牵。诸位,第八识虽然它变现果报,它是先来投胎,但是它投胎呢,是由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决定的,所以它间接的也影响到第八识!因为它所造的业啊,会牵动第八识去投胎,所以我们整个造业里面的主导者,是第六意识。

来,我们总结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言情 连载 215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端瑜
郑山辞穿书了,他穿成了恶毒男配虞澜意的炮灰丈夫。原主因缘巧合和恶毒男配虞澜意成亲,在奔赴小县城后虞澜意处处讽刺看不起丈夫,丈夫最后受不了联合蓝颜知己把虞澜意杀了。现在他在宴会上被人抓住和虞澜意同处一室,在大庭广众之下私会,虞澜意本想让男主和自己关在一起结果关错人了,现在他用袖子遮挡着脸,对着郑山辞怒目而视。面对众人的指责,郑山辞咬牙:“我娶。”郑山辞嘴里发苦,这人完全就是一个作精,侯府娇养的嫡哥儿
言情 全本 8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言情 连载 177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二十天明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言情 全本 20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言情 连载 3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