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苍生有八苦,官吏苛刻;私债征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人差科;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5」
这些苦在懿宗病死,唐僖宗的继位后雪上加霜。
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的唐僖宗只懂得肆无忌惮玩乐,是一个与唐懿宗一样的无能昏君,他的存在让打唐的局势直走下坡。】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黄巢北伐,攻陷长安,唐朝的皇帝又一次逃了。】
【起义刚下,节度使又来。
唐朝10道统领府,
358个州,节度使们各擅兵赋占近三百州,朝廷制河西,山南等数十州。「1」
皇帝在蜀地好不容易熬到农民起义结束,节度使又逼长安,只能逼得皇帝再丢弃长安奔逃。】
“又是国都沦陷,天子奔逃。”
“蜀地,这唐僖宗是继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吧?”
李世民倦怠得早已说不出话了。
“又见銮舆幸蜀归,朕早已数不清到底是几陷国都天子几迁了。”
整个大殿,肉眼可见的凉。
但仙幕里的长安,更凉。
【诸道兵马入长安烧杀抢掠,纵火烧焚。】
【这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城里九衢积雪,寒冽尤剧,宫阙萧条,鞠为茂草。僵冻而死的百姓,官员横尸蔽地,惨不忍睹。】
【寒风萧瑟中,大唐,迎来了它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
【唐昭宗是个想要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僖宗时期藩镇割据,以兵力压制群藩的超强藩镇已经出现。
所以在唐昭宗十五年的执政生涯中,前期他励精图治,注重人才,扩充兵马,让京师人数达十万之众「1」,但……
一切都是无用功。
对藩王用兵发的结果就是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朝廷有效兵力不足,朝廷威望降低。
不仅如此,还打破藩镇间平衡,使朱温一家独大,成为中原霸主,让大唐有机会直接亡于朱温手中。
不知道的,以为他是朱温派到大唐的卧底。】
李世民已经预料到大唐这位天子最后的结局了。
无非就是另一个汉献帝。
“藩镇割据已成为大唐帝国难以医治的痼疾了。”李世民目光悠悠,
“无论这个末代皇帝如何用兵,都是徒劳。”
大唐积重难返,奇迹不会因为皇帝的主动用兵而发生变动,除非中央能够无差别的对所有强藩用兵,随意用兵的结果只会打破平衡,让朝廷损兵折将,禁军逃亡殆尽,让没有被讨伐到的藩王受益,让形势剧变而已。
【有人抱着上帝视角说:唐昭宗不应该擅自妄动。
动,则是他缺乏帝王的谋略才能度量城府,心机政治智谋。
重视人才是正确的,打击宦官是正确的,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打压藩王。
李克用是大唐最忠诚的臣子了,是唯一能够抗衡诸藩王的臣子了。
打压藩王就是做事莽撞,不谨慎细心,就是意气用事,不从容谨慎,就是混招晕招,加速唐帝国的灭亡。「1」
说:唐昭宗啊,应该隐忍不发。】
【但……
谁想做缩头乌龟呢?
隐忍不发是唐献宗。
但奋力一搏,单车变摩托,输了唐昭宗,但赢了,可是唐光武宗啊!
可惜,唐昭宗失败了。】
【历史,对唐昭宗深感扼腕,因为他已经把所能做的做到极限。
他能做的,也极为有限。
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要知道唐昭宗当年也是被称之为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之君。
大唐亡国,其祸乱之来有渐积,积重难返,及其大势已去,岌岌已危。
昭宗为人明隽,初亦有志于兴复,想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外患已成,皇帝也未经戎马,识人不明,内无贤佐。「1」
最后只能四处飘荡,如同无根之浮萍。】
【不乖的皇帝怎么办?那就挟天子。
想成为皇帝但出师无名怎么办?正面例子汉献帝的结局就在那里,
‘挟天子以令诸侯’。
唐昭宗一步步沦为了被人挟持的“唐献宗”,被藩王玩弄于股掌之间,成为藩王抢夺的对象尝尽人间百态,受尽艰辛苦楚,毫无自保之力。】
【天佑元年(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