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娶回女明星》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第196章195.告密者现身
经过林骁锲而不舍地发疯,潮白镇乡村旅游开发的各项工作,终于都进入了正轨。
贾家村的旧村改造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丁宏辉这回是拿出了早年间创业的架势,亲自坐镇现场,推动工程进展,按图索骥干得那叫一个卖力。
施工过程中还遇到了村民闹事。
说是闹事也不恰当,因为来的还是前两天去镇里上访的那十几个人,可能是自知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是聚拢在施工现场说点闲话,但并不敢阻碍项目开工。
林骁压根没出面,由副镇长贾明路带着贾家村的村主任,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人给打发了。
项目顺利推进,三个月后完工。
除了贾家村的项目。
下关村是今年全镇乡村改造的另一个重点,也在这周五成功将项目挂网,开始了招投标程序。
下关村是林骁确定的,潮白镇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点位。
而相比于贾家村,下关村的改造投入更大,前期造价造出了640万,将近是贾家村的两倍。
按理说,下关村的面积、人口,都远不如贾家村。
改造投入会更少才对。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其中,有很多难以为外人道哉的历史因素。
简而言之就是,贾家村出了贾明路这么个副镇长,还有好几个能人在县里、市里担任要职,各项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肯定少不了。
所以,虽然贾家村的地理位置不是最好的,但村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却非常不错。
这也就是为什么,各村历史沿革都差不多,古宅建筑也都是一个风格。
但只有贾家村,成功将一片徽派古宅保留至今。
其他村子,这些古宅要么不成体系,要么破旧不堪,要么早就拆掉建了新房。
而贾家村的村民,在三十年前就几乎都离开了那片老宅,家家户户搬进了新楼房。
如此一来,这片老宅反而顺利保存了下来。
贾家村现有户籍人口5000人,常住于村里的大概也就3000,这多出来的2000人,就是其他各村羡慕嫉妒的“人脉”。
“枝繁叶茂”四个字,在农村的含金量,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到。
因为这四个字,贾家村在各类乡村提升改造工程中,早已优先享受了一波又一波。
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改的了。
要不是林骁看上了这片老宅,打算搞古村旅游开发,这次的改造项目本来是可以跳过贾家村的。
自然改造起来,资金用不了多少。
而相比之下,下关村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改造起来就需要对全村进行全面提升,那资金量可就大了很多。
这个村的改造任务,也是林骁更为关注的一个工程。
好在,经过他这段时间在镇里锲而不舍地发疯,已经没有人敢找他疏通关系,公然围标串标了。
甚至他在和宏辉建筑对接时,假意试探丁宏辉:“丁总,下关村的乡村改造项目,你也顺手一块包了呗”
丁宏辉这阵子真是被他折磨得够呛,都要ptsd了。
听到他的话,丁总吓得脸直抽抽:“林镇长,我倒是想,可是贾家村的改造工期紧,我那儿人手不太够了,所以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林骁笑而不语。
他知道丁宏辉说的是假话。
这种项目一般都是中标后现招工人,公司要动用的人力非常有限。
宏辉建筑也是安阳县排得上名号的建筑公司。
连两个加起来将将1000万的项目都不能同时拿下,那这行也不用混了,趁早回家奶孩子算了。
不过正因为听出丁宏辉说的是托词,林骁才更高兴。
这说明,自己这阵子发疯终于发挥作用了,这些牛鬼蛇神终于意识到,他是个不好伺候的主,想从他手底下挣钱可没那么容易。
林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次的招标工作,终于能顺顺利利、合法合规地进行。
当然,这样也不能确保高枕无忧。
所谓“存在即合理”,之所以现在都搞围标串标那一套,连秦正刚这么刚正不阿的人,都会习惯性地干预工程招标结果,选择本地熟悉企业作为中标方。
可见,这套流程的存在并非完全是利益交换,而是有客观存在的必要和原因。
说直白些,就是外面招来的企业不见得就高质、省心、好用,反倒是身边用熟了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资质一般,但胜在听话懂事,能保证工程质量的下限。
这就足够了。
因为这些考量,这套招投标体系才会形同虚设,招来招去都是本地企业。
经过贾家村的这次招标,林骁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这段时间和宏辉建筑接触,他对于前人经验也开始慢慢改观,甚至有点“真香”了。
因为丁宏辉太听话了!
这位丁总懂事到,明明知道林骁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却还是会硬着头皮去完成。
当然,这其中有林骁“铁面阎王”人设的威力。
但无论如何,这个结果是林骁非常满意的,要换个外来企业,没准就不吃你这套,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这样一来,重新招投标又得耽误一个月,工程进展大大受影响。
选择本地企业就没有这个顾虑。
不管林骁刁难得再狠,丁宏辉也不敢撂挑子,因为只要他一撂挑子,很快全县都会知道这宏辉建筑靠不住,连县领导也会对他不满意,而不会是觉得林骁吹毛求疵、故意挑事。
这样一来,宏辉建筑也别想继续在安阳县混了。
之于这个考量,丁宏辉现在就算是咬碎了牙,也得把这个项目好好完成。
林骁这边呢。
尝到了本地企业的“好用”后,他也不再执着于大企业、大公司。
之所以下关村的项目还是要走公开招投标程序,纯粹是图个省心,懒得搞那套蝇营狗苟的勾当。
既然连宏辉建筑都可以拿捏。
那不管招来个什么公司,他都有把握,让公司按照自己的构想快速推动工程建设,并赶在国庆假期前,让潮白镇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初见成效、形成规模,并迎来一波旅客大爆发。
距离国庆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就目前的进展来说,这个目标还是很有希望完成的。
只不过完成的前提是,林骁还能在这个位置上,踏踏实实坐到国庆节。
因为最近“铁面阎王”的人设。
林骁只要出现在镇里,干部们对他的态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恭敬,甚至连一向跟他不对付的贾明路,都开始莫名其妙地对他露笑脸,一口一个“骁儿”,听得他头皮发麻。
本来还觉得,自己这人设立得好,为自己省了很多人际沟通成本。
结果没两天,他就被镇长秦正刚约谈了。
办公室里,两人相对而坐。
“林骁,最近家里有事儿”秦正刚开门见山问。
“秦镇为什么这么问”
林骁已然猜到了秦正刚约谈的意图,却佯装不知。
秦正刚笑道:“闲聊天嘛,关心班子成员的工作生活状况,也是我这个镇长的主责主业之一。你是班子里最年轻的,又肩负着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指标,我是怕你担子太重,有压力又不好意思说,再给自己逼出个好歹来!”
林骁眉头一挑,笑了。
所谓听话听音,秦正刚是不太会搞虚头巴脑这套的,这话算是说得很直白了。
意思就是,他最近的情绪引发了镇里干部和县里领导的不满,对他能否扛起潮白镇经济工作的大旗,很不信任,所以才让秦正刚这个一把手出面,找他聊一聊。
名为谈心,实为警告。
简而言之:干不了就别干!
林骁也知道秦正刚难做,今天这场谈话是例行公事,也不愿意让他为难。
于是直接道:“秦镇,今天已经是6月13号,马上二季度就过去了。照目前的经济数据统计来看,潮白镇不管是产业项目到位额、营利性服务业收入,还是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等指标,都比一季度有所增长。
“秦镇您是行家,应该知道二季度数据一般都是全年四个季度里最拉胯的,但我们潮白镇能实现逆势上涨,足以证明全镇经济增势强劲……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少不了您的带头作用,也缺不了全体干部的团结协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