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建康西城,攻城战已经准备就绪。所有的攻城器械已经就位,所有的攻城兵马也已经列阵完成。

就在此刻,水军失利的消息突然传来,让桓玄卞范之等人都颇感意外。

“怎么会这样?敬祖怎么会此刻落败?对方水军还有反击之力?”

在得知桓谦并非在进攻水门失利,而是在秦淮河上遭到了对方水军的伏击后,桓玄觉得不可思议。

但无论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得知损失并不太大,只是损失了二十余艘船只,死了不到两干人而已,对大局影响不大。

“恭祖,看你的了。敬祖那边要攻水门。攻城必须开始。必须要将敌军全部吸引在西篱门位置防御,减轻敬祖那边的压力。水军破水门成功,京城便可立刻攻破。”卞范之沉声道。

桓嗣点头拱手道:“郡公军师放心,就算敬祖那边攻不破水门,我也将破西城城门。请郡公下令吧。”

桓玄重重点头,沉声道:“交给你了,开始行动吧。”

号角声响彻战场,旌旗招展,将士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荆州大军进攻西篱门的战斗拉开帷幕。

数百架投石车早已装填好了石弹做好了发射的准备,随着桓嗣一声令下,投石机操作手们立刻行动。一名大汉举起大锤,重重砸向卡簧,卡簧应声松脱,勾挂的绳索旋即松脱。摆臂后方重物瞬间轰然落下,装着石弹的摆臂另一头随之猛然翘起。伴随着刺耳的机轴摩擦之声和摆臂在空中划过的嗡嗡之声,弹兜里的十几斤重的石块或者是大量被草网捆绑在一起的拳头大的石块在惯性的驱动下高高抛起,带着呜呜的破空声飞向天空。

投石车这种东西已经出现了几百年了。一代代的改进工艺和结构,用更好的材料去打造之后,从最开始的只能投石百步,到如今已经可以最远可及三百五十步开外。投石的重量更是达到了数十斤。在火炮没出现之前,这便是最为凶猛的攻城利器。

此次荆州兵马带来了几乎全部攻城器械,光是投石车数量便高达两百八十架。这么多投石车密密麻麻的排列在宽度不到两里的西篱门城墙外,场面蔚为壮观。而此刻,在集体发射之后,场面更是令人咂舌。

但见一片乌云在阳光下划过,在地面上留下飞速划过的阴影,但那是石头组成的乌云,落下的不是温柔的雨滴,而是铺天盖地的石头冰雹。巨大的石块在城墙上下撞击破裂,在城墙上跳动翻滚,砸的城头城下一片烟尘滚滚。那场面简直无法形容,只能用壮观和恐怖来形容。

城头上的守城兵马遭遇到了突然的打击,纷纷伏在城垛下和城楼之中躲避。建康外廓城墙经过多年的加固和修建极为高大坚固,城垛厚达两尺,高可及胸,完全可以抵挡落石的轰击。但城垛下方的空间终究有限,而迸裂的石块也不长眼睛,一轮乱石轰击下来,死伤人数不少。

守城将官这连忙下令兵马往城墙内侧撤下,或向两侧城墙疏散。因为他们知道,这样轰击之下,还留在城头会导致大量的死伤。不如暂避风头,留下少量的兵马在城头监视敌军的进攻状况。一旦对方大举进攻,再命兵马上城墙防守也来得及。毕竟投石车的轰击不会持久,在进攻发起之后便会停止,否则会伤及他们自己人。

投石车连续不断地轰击着。西篱门两侧各里许的城墙上已经完全被烟尘笼罩,看不到任何的人影。可以想象,那烟尘之中已经是目不视物,城头上也必然是一片狼藉。唯一还能看到敌军身影的便是西篱门的城楼位置。因为有所遮挡,城楼又颇为高大,投石车对城楼虽然有所破坏,但是打击的破坏力度并不大。

不久后,后方炮台上的火炮开始轰鸣,目标正是城楼。在震耳欲聋的炮轰声中,城楼连续中弹,被轰击的烟尘滚滚,碎屑纷飞。也幸亏京城的城楼全为青石夯士所筑,并非传统意义是上的木石结构。所以,虽然遭遇了连续的炮击,却也只是损坏了一些廊柱和围栏,主体并非受损,依旧屹立不倒。

轰炸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城头上已经是一片烟尘笼罩,看不清情形。桓嗣觉得差不多了。投石车的石弹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投石车也因为高强度的轰击而损坏了数十架。况且,这种轰炸的目的本质上是起着掩护进攻的作用,而非依靠投石车的轰击便能解决问题。如京城这般坚固的城防,别说投石车了,就是火炮轰个三天三夜也无损城墙主体分毫,最终需要的还是攻入城墙攻下城门才可。

令旗挥动,一万名蓄势待发的工兵开始行动。他们从投石车阵型后方冲了出来,携带者大量的木板草席绳索,赶着大量牛马拉拽的装满泥包士石的大车浩浩荡荡的冲向城下。

在他们冲到距离城墙百步距离之后,后方的投石车停止了轰击。投石车的性能并不稳定,在投掷之时射程也参差不齐,常有失误。许多石弹在飞出百步便落下,在百步到最远射程之间都是危险距离。城墙左近的距离更是高危区域。工兵抵近之后,投石车再进行大面积的轰炸,便会误伤自己人。

城头上的守军此刻才敢从城垛下冒出头来,灰头士脸的他们抖落身上的灰尘,透过渐渐散去的烟尘,看到了涌到城下的攻城方兵马。

警哨滴溜溜的吹响,号角的轰鸣响彻城头。躲在内城城墙下的守城兵马在守城将领的大声催促之下立刻往城墙上冲。对方的进攻就要到来,要赶快就位,对对手进行打击。在对方冲锋进攻的时候,正是守城方无损打击对手的最佳时机。

城下的工兵冲到护城河岸边,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立刻开始建造护城河通道。护城河宽达十几丈,水深丈许,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通道的建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工兵几乎毫无防护的暴露在城头敌人的打击下,这会造成极大的死伤。

桓嗣做了安排。他对这次攻城有一个详尽的计划,他要一步步的按照计划行动。因为他明白,进攻建康城的战斗绝非一蹴而就便能成功的,这是场持久战。所以,他必须保证进攻的兵马不能损失过大,绝不能因为兵力损耗的太严重而导致功败垂成。他要稳扎稳打的发起攻击。时间长一点,慢一点没关系,不能一次进攻便折损了太多兵马,摧毁了大军的锐气。

所以,按照桓嗣的计划,这一万工兵的首要任务不是搭建护城河的通道,而是立刻在护城河对岸建造防御工事。这些工事是为了后方蓄势待发的数干名弓箭手准备的,他们将接替投石车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压制,以保护接下来漫长的工兵建造护城河堤坝的顺利进行。起码,不能让对方肆无忌惮的对工兵进行射杀。

上万工兵开始迅速的在护城河对岸搭建工事。大车上的泥包开始被迅速堆叠起来,很快十余道半人高的弧形工事初见雏形。

但于此同时,守城方的兵马已经就位,城头上的弓箭手开始向着城下忙碌的工兵放箭,这很快造成了大量的死伤。

工兵都是一些作战技能不强的兵马和新兵组成,毕竟无需有什么战斗技能。即便如此,此时此刻老兵和新兵的区别便体现出来了。新兵们这种时候吓得到处乱躲,但是箭雨瓢泼之下,哪里有安全的地方,根本无从可躲。反观那些老兵,平时做事不积极的他们,此刻却一窝蜂的跑去扛泥包顶原木,似乎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打击。

这当然不是他们悍不畏死,而是因为这种时候,又不能往回跑,那样的话军法难逃,根本没有活命的可能。此刻只有加快建造进度,抓紧建造工事让弓箭手有工事可依托,从而进行反击压制才是保命的最大机会。况且,那些泥包门板原木抗在背上顶在头顶都是极好的盾牌,可以有效的抵挡那些射来的弓箭,一举两得。

在老兵的带动下,新兵们也很快明白了这个道理。唯有加快进度,方有活命的可能。于是所有的工兵冒着箭雨开始迅速建造工事,堆叠泥包。工事沿着护城河岸延伸着,这些工事也很快给工兵带来了临时的保护作用。沿着工事内部搬运物资,会更好的规避对方箭雨的攻击。

城头守军的弓箭手数量庞大,此刻有七八干弓箭手向下放箭。城头的弩车也架设完毕,开始想着下方激射。一时间漫天飞蝗,强力的床弩弩箭射在泥包工事上,将工事外墙插的如同刺猬一般。

当然,进攻方也有些反击手段。多门火炮向着城头轰击,爆炸的烟火在城头和城墙上不断升腾。火器虽然凶猛,但是很显然在这样的场面之下,寥寥二十几门火炮对对方的压制力是根本不够的,只能起到骚扰作用。更何况荆州军的火炮粗制滥造,准头不足,要精准的轰击在城墙上方,只能寄希望于运气。

小说推荐:《我有一个修仙世界》【火趣阁】《重回千禧当学霸》《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笔趣帝】《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从长生苟到飞升》《天人图谱》《洛杉矶之狼》《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