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在群臣疑惑的目光之中,慕容垂穿着登基时的隆重袍服登上宝座。这套装束只在登基之时穿过,这之后便束之高阁从未穿过。数年过去了,衣袍宽大,都显得有些不合身了。

接受群臣朝拜之后,慕容垂缓缓开口了。

“诸位,今日朕有一件重大之事要同诸位商议。朕登极已有十年了吧。建兴元年朕在邺城登基复国,今年已经是建兴十年了。时光如梭,快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便是十年了。岁月匆匆催人老,朕也是古稀之年了,垂老不堪,发秃齿危,何等不堪也。”

闻听此言,下方臣子纷纷道:“陛下不要这么说,陛下壮硕如牛,康健如少年,必将万年不老,长命齐天。”

慕容垂摆手呵呵笑道:“不服老不行,人寿有限,此乃天理。哪有人万年不老的。不过我大燕的社稷并不会因为朕的衰老而衰败,大燕基业万年不老倒是真的。想当年诸位同朕一起经历甘苦,建立大业。我大燕得以复国,历经多少磨难。那真是一段峥嵘岁月,令人怀念又唏嘘。当初朕取年号建兴,便是希望我大燕复国而建,从此兴盛。十年了,这年号也该改一改了。建兴之年已过,要谋后续。诸位觉得改个什么年号好?”

群臣闻言恍然,原来陛下隆重登朝,宣布大事,便是为了改个年号。这倒也算不得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年号更始,乃是常事。建兴年号用了十年,换一换也是可以的。

当下众人七嘴八舌的提议,最后慕容垂拍板,选了一个叫‘永康’的年号。提议者说,永康之意一语双关,一则祝愿陛下永远康健,二则祝愿大燕国祚永康,万年久长。

众人都觉得不错,于是拟定圣旨,昭告天下,更改年号为‘永康’。

计议已定,慕容垂沉声道:“年号改了是第一件大事,这第二件大事,还需要商量。诸位,过去这半年来,我大燕经历了艰难时刻。伐魏之败,实乃出乎朕的意料之外。参合坡之败,我十万大军皆墨于此,这对我大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数月以来,朕没有谈论此事,不是朕不知此事的影响,而是朕需要时间细细的思量对策。朕知道,你们心里都很焦灼,也很慌乱。朕理解你们。”

站在一旁的慕容宝闻言面色发白,低下了头。群臣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如果那是一支支箭,自己身上怕是已经插满了箭支了。

慕容垂咳嗽一声道:“朕知道,你们都认为此次兵败是太子领军作战不力。太子自己也上万言书请罪,承认所有的罪责。但是,朕不这么认为。朕认为,此番伐魏失利,责不在太子。太子固然有过错,但不能全部归咎于他。此次败责,主要的责任在朕。朕从一开始便低估了拓跋氏的实力和战力。故而,没能倾尽全力,只派十几万兵马,难以攻灭之。兵败之因有很多,朕认为根本的错误便在于此。太子没有推诿责任,可见他勇于担当之心。实则,他是替朕承担罪责罢了。”

群臣尽皆嗡然。慕容垂将责任揽在他身上,这是明显的替慕容宝当挡箭牌。他这么一说,谁还能再说是太子的责任?陛下一生以不败自傲,此番能够揽责承认是决策失败,判断失误,那可绝不寻常。联系到今日陛下所言所为,无不为太子开脱,众人自然都明白慕容垂的维护之意了。

慕容麟咬着牙心中恨恨。他知道,慕容宝的地位是再也难以撼动了。

“当初发兵之时,高湖曾提醒朕不可以太子领军,朕没有听他的。如今看来,是朕糊涂。太子理政治国是有能力的,但领军打仗确实是他的短处。朕用人不当,自然也是朕没考虑周全之过。在兵马调度上,朕没有给他最精锐的兵马。龙城精骑并未出征,那可是在草原上作战最强力的兵马,这也是朕的过失。总之,朕担大责,太子次责,领军之将各有责任。”慕容垂继续道。

慕容宝跪地磕头,颤声道:“父皇揽责,儿臣愧不可当。儿臣岂敢让父皇为我开脱。父皇一世英名,百战不败,是儿臣让父皇蒙羞了。”

慕容垂沉声道:“太子,朕说的很清楚的,非你之过,你何必自责。什么百战不败?朕早已败过了。攻徐州朕就已经败在李徽之手了,那些虚名,朕也早就不在意了。起来,再有此举,朕必罚你。”

慕容宝忙爬起身来,站到一旁。

慕容垂哼了一声,看向众人道:“诸卿,虽则伐魏失败,但是朕从不认为伐魏的决定是错误的。拓跋珪野心勃勃,对我大燕不敬,且有觊觎之心。若不攻灭之,则后患无穷。此次伐魏失败,更令其气焰嚣张,对我大燕更无敬畏之心。故而,朕要和诸位商议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朕要亲自领军,讨伐拓跋珪。一则报前番失败之仇,二则也为我大燕社稷着想。拓跋珪不灭,我大燕永无宁日。诸位以为如何?”

闻听此言,群臣一片哗然。

范阳王慕容德第一个站出来道:“陛下,当此新败之时,国力衰空,军心不稳,民意沸然。陛下当休养生息,不宜再动刀兵。如今群敌环伺,当以自持,而非激进为宜啊。陛下万望三思。”

慕容垂沉声道:“玄明,越是如此,越需要击败拓跋珪以振国威。我们是为何要征伐拓跋珪的?便是因为拓跋珪夺我进贡的马匹粮草,羞辱我大燕。若我们不加以惩戒的话,岂非人人都可欺我。至于你说,担心周边别国乘机伐我,大可不必。姚兴没有这个胆量和实力,和苻登交战多年,他如今实力损耗严重。况河西之地还有劲敌,他绝不会贸然攻我,只会坐山观虎斗,等待机会。至于东南徐州李徽,和我们有和议。李徽是个守信之人,他不会趁此机会攻我。况且,晋国内部纷乱,据闻桓温之子兵临京城,徐州兵马进驻江淮,他们自顾不暇,怎会对我动手。对我们最有威胁的便是拓跋珪。若不攻灭之,我大燕难有宁日。”

慕容德一时无言,不知道怎么反驳才好。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陛下又要兴兵,兵马何来?钱粮何来?”一名大臣大声道。

慕容垂冷笑道:“此番情形,比之当年朕回到关东之事还难么?那是我们一无所有,尚且不怕,何况今日?朕已命慕容隆从龙城领兵马钱粮前来。龙城子弟选拔出的三干龙城精骑已然成军,加上此间兵马,范阳王兵马,可有十万精锐。朕亲自领军,拓跋珪小儿绝料不到我们会再此进攻。魏国去冬牲口冻死数十万,正是难以喘息之际。此刻正是好机会,难道要等到他缓过这口气来再攻么?比的便是谁能够顶得住。”

“陛下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臣弟觉得还是不可。请陛下三思而行。”慕容德沉声道。

慕容垂微笑道:“玄明,你一向遵从我的想法,怎地现在却要阻挠我。”

慕容德道:“王不可怒而兴兵,陛下要深思熟虑才可。”

慕容垂沉声道:“朕就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朕不是怒而兴兵,而是为大燕的社稷着想。拓跋氏不除,我大燕面临的威胁太大。趁着朕还能行动,朕必须解决此事。倘若朕不在了,所有人都不会对我大燕有敬畏之心。到那时,四面来敌,你们谁人能当?”

慕容德不说话了,他也听明白了。慕容垂是要在有生之年,为大燕创造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确实如他所言,他若死了,大燕便没有了威慑力。今日大燕能够在强敌环伺之中立足,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慕容垂的威名。内部还能够团结,也是因为陛下的声望高隆。有一天慕容垂没了,内外必然大乱。他要趁此刻扫清那些隐患,为大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说白了,他知道慕容宝的能力不足以稳定国家,不能够震慑外敌。所以他要为慕容宝做些什么,最大限度的为他扫清那些难以解决的障碍。拓跋珪显然便是最为急迫的那个。

“虽则如此,陛下怎可亲征?我大燕难道无人么?太子赵王都可领军,何须陛下亲征?”太原王慕容楷道。

慕容楷因为当年脚受伤,鲜少领军作战。近年来脚部伤势恶化,已经行走艰难,所以在朝中任尚书左仆射,进位司空,处理政务。

慕容麟闻言大声道:“太原王所言极是,父皇,儿臣愿意领军伐魏。”

慕容垂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你不适合。”

慕容麟大受打击,大声道:“儿臣可立军令状。”

慕容垂道:“朕说了,你不适合。你可跟随朕领军前往,但你不能独自领军。太子更不可以,朕领军出征之后,朝中政务需要太子主持。”

慕容德道:“陛下,臣弟愿领军。”

慕容垂呵呵笑道:“玄明,你比朕小不了几岁,你可以去,朕去不得?朕虽已古稀,但朕的心可不老。曹操说得好,老骥伏枥,志在干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朕虽然老了,但却不服老。朕倒要看看拓跋珪那小儿,能有多大的本事。”

“陛下,还是三思而行吧。”

“陛下不可亲自出征。陛下当保重身体才是。餐风饮露,征战疲惫,陛下何必受此煎熬。”

“陛下乃我大燕之主,当守中山坐镇,以定民心。不可轻率领军出征,要为国家社稷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98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