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开局一块地》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大楚,郢都。

嘶,头好痛!

没办法,干土木的,总是免不了酒桌上的应酬。

熊午良捂着因宿醉而疼痛的脑袋,迷迷糊糊地睁开了双眼。

咦?

自己正身处于一间装饰奢华的空旷大殿之中。

大殿正上方,有一个目测不低于二百斤的胖子,身上穿着黄色的华贵袍服,袍服上绣着样式繁复的九头鸟花纹。

在大殿下面,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面色庄重地喋喋不休。

我穿越了!

熊午良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脑海里大片大片陌生的记忆汹涌而来,挤得他的头嗡嗡胀痛。

上面坐着的那胖子,乃是楚国在位的第37位国君——楚王熊槐!

正是历史上那位著名的楚怀王——那位被秦王嬴稷忽悠到秦国又被扣押、最后客死秦国的倒霉蛋!

下手处的那位叨叨叨的老者,则是楚国的令尹、楚王倚重的重臣昭雎。

熊午良的父亲是楚国著名的大贵族曲阳君熊威——也正是楚怀王熊槐的亲弟弟。

也就是说,自己算是大殿中央那大胖子的亲侄子!

熊午良激动起来——如此算来,自己也算是战国时期顶级的贵胄了!

终于成为了被教科书里唾弃的、万恶的封建统治阶级!

虽然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切正在狠狠冲击着生长在红旗下、笃信唯物主义的熊午良的大脑,但是——钟鸣鼎食的生活终于到来了!

天胡开局!

但是,熊午良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按照记忆里的一切,楚国因为张仪‘割地六百里变六里’的欺骗,楚王已经因怒而兴兵,刚刚在蓝田、丹阳打了一场大败仗!被秦国斩首了八万!汉中失守!

这可是著名的楚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眼下的楚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受陷于盘根错节的贵族旧势力,再加上丹阳大败导致的元气大伤,马上就要在未来的几年中屡战屡败,最后沦为二流战国。

熊午良在心中默默换算了一下。

眼下是周赧王八年,也就是公元前307年。

距离始皇帝天降猛男,‘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于御宇内’也不过六十多年。

要是自己活的比较长,说不定还能赶上被秦兵从府邸里逮出来,按在囚车里押送到咸阳给始皇帝跳舞……

虽说细细想来,给这位猛人扭着屁股跳舞好像也不丢人……

不!很丢人!非常丢人!实乃穿越者之耻!

身为穿越者,就算不能拳打匈奴脚踏东瀛南平百越东边儿代替哥伦布,至少也要当个盛世王侯享尽人家富贵烟火。

扭着屁股两年半像什么话!

……

“熊午良,你在想些什么!”

一句问话将熊午良从乱糟糟的思绪中惊醒。

问话的人正是楚怀王。

熊午良猛然回神。

一定是自己刚才沉思中的表情过于狰狞,引起了楚王的注意。

心中立刻忐忑起来。

要是自己不小心露了馅儿,也不知道两千年前的中原大地有没有类似火刑柱这种驱邪的手段……

熊午良心惊胆战地胡编道:“呃……回禀大王,方才令尹的话引人入胜,臣闻之激动不已,故而难以自制。”

“哦?”

楚王扭起了眉毛:“你说说看,刚才昭雎都说什么了?”

熊午良:“呃……”

这样的表现倒是没有引起楚王熊槐的怀疑,楚王只是暗中叹了口气。

自己这个侄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若不是他爹曲阳君熊威生前与自己兄睦弟恭,这样的纨绔小公子实在是没什么培养价值。

楚怀王板起了肥胖的脸:“汝父曲阳君在丹阳一战,与秦军血战到最后一刻,以身殉国,是何等的英雄豪杰!”

“寡人痛惜王弟,想要好好把王弟的独子培养成汝父那样的栋梁之才,这才令你在宫中听政,你怎么如此懈怠。”

楚怀王狠声训斥道:“你若再不知上进,寡人就要命宫人取出藤条,狠狠地教训你!”

熊午良摸了一把额头的冷汗,连连称是。

不过心中,倒也掠过了一丝温暖。

须发皆白的令尹昭雎笑了笑,对着楚王道:“芈良公子毕竟年少,少年人不懂事也是正常的,大王不必动怒。”

昭雎转过头对着熊午良道:“公子,老臣方才正在与我王分析当今天下大事。”

熊午良正襟危坐,表现出了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

见小插曲已经过去,昭雎对着楚王拱手道:“大王,综上所述,我大楚目前最大的敌人,正是北部的魏国和东部的齐国,这两国都与我大楚接壤,不得不防……”

恰在这时,只听门口一声高宣:“三闾大夫进殿……”

熊午良立刻打起了精神。

这位三闾大夫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屈原!

这位爱国诗人前几年因为变法失败,如今已经被楚王贬黜为三闾大夫。

所谓三闾大夫,管的是宗庙祭祀。

对于已经彻底礼崩乐坏的西周诸战国来说,这貌似显贵的职位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闲职。

还不等楚王回应,便见一位全身朴素的大臣大步匆匆地走进殿中,此人看上去不过中年模样,但是头发却已经带了些许斑白。

屈原冲着楚王深深拱手,声音疲惫憔悴:“臣屈原,拜见大王。”

楚王刚刚摆了摆手,屈原便转头看向昭雎,毫不客气地道:“楚国的大敌根本不是魏齐之流,而是正在崛起的秦国!昭雎不要误国!”

熊午良暗中皱了皱眉。

这屈原的性子如此激烈,难怪后来能写下那篇著名的言辞激烈的离骚。

楚怀王也明显地皱了皱眉,温声道:“屈子,有话可以慢慢说嘛。”

老令尹昭雎狠狠甩了一下袖子,歪拧着眉毛看向屈原:“三闾大夫,我看你是患了恐秦症了。那秦国虽然凶顽,但毕竟处于西陲荒蛮之地,被中原诸国视为异类,三闾大夫何至于为之胆寒?”

昭雎的话,也很不客气。

多年以来,这屈原和昭雎二人政见不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单是对秦策略上,这两位大臣便意见相左。

屈原主张合纵抗秦,消灭这个新生的强邻。

而昭雎主张联合秦国,对抗三晋。

偏偏在位的楚怀王又是个著名的耳根软的性子。这些年他夹在这两位能力出众的重臣中间,经常被忽悠得晕头转向,时而偏向这个时而偏向那个,对于二人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也只会和稀泥。

这也导致这两位楚国大臣之间的关系愈加破裂。

屈原并不理会昭雎,而是对着楚王拱手道:“大王,秦国变法已有近五十年,秦国国势如日方升,其势绝然非同小可。”

“丹阳惨败刚刚过去不久,秦军的彪悍战力想必大王仍然记得。”

“秦国素有虎狼之名,秦人有兼并天下之野心!”

“我王若不能认清形势,大楚社稷迟早要亡于秦人之手!”

屈原的话语很不客气,但是楚王倒也没有发怒。

为一位君王,他虽然能力庸碌平常,但胜在脾气好,不是那种因言治罪的狂悖昏君。

楚王皱着眉毛,看了看屈原,又看了看昭雎,显然又陷入了两难境地。

见楚王不说话,昭雎轻哼一声:“丹阳之败虽然惨烈,但毕竟是由于大楚准备不足,再加上列国掣肘,方才战败。去岁秦军入侵黔中,我大楚不也令彼等无功而返?”

“三闾大夫如此畏秦如虎,简直可笑!”

屈原不理昭雎,沉声道:“大王明鉴——如今魏国经历了几次大败,损失了精锐的魏武精兵,也被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国力已然大损。”

“更何况眼下三晋之间摩擦不断,魏国根本腾不出手对付大楚。”

“而齐国的重心正放在北方的燕国身上,大军云集燕国边境,短期内也不会威胁到大楚。”

“只有秦国,扩张野心无处释放,一直对大楚虎视眈眈!”

“臣建议,我王立刻派人出使列国,再组织一次合纵伐秦!”

楚王扶额,看着这两位大臣唇枪舌剑,感到了浓浓的无能为力。

这两人说的都有道理,让一向优柔寡断的楚王不知如何决断。

而且这两人言辞愈发激烈,争辩大事的同时偶尔还夹杂几句人身攻击,看样子几乎要彻底翻脸了。

正当楚王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一旁正襟危坐、一副认真模样的熊午良。

好!有救场的了!

“芈良,你听了这么久,现在寡人要考校一下你。”

“这二位大臣所说的,究竟谁更在理?”

衣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