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都过去十二年了,如今秋穗都放身回家了,他又还执拗着气什么?

再别扭下去就是不懂事了,便是余丰年再好的脾气,这会儿也摆出了兄长严肃的威严来。

“我来是给你下命令的,不是同你商量。

总之我已经告诉了你,你想回就赶紧请假同我一道回,不想回的话,一辈子就别再回去。”

余岁安没说话,只转身走了。

余丰年以为他是直接回去上课了,正准备走,一转眼就见他又回来了。

然后站在他跟前说:“请了三天假。”

余丰年倒气笑了,也没再说别的,只叫他上车。

上了车坐下后,余岁安状似在问兄长此番前去京城提刑司衙门的境况,实则是一直侧面打探姐姐秋穗的事儿。

他知道,提刑司衙门的傅提刑,是姐姐主家家里的郎君。

他很想知道,兄长此番调任,同姐姐有无关系。

余丰年撇去了不开心的没说,只捡了好事儿说。

一路上气氛融洽,兄弟二人都归心似箭。

差不多申正时分到的溪水村,马车停在村口没进去,兄弟二人一人背着几个大包袱回家。

溪水村就那么大,且村里都是相熟的人,有人瞧见余家俩儿子一同回来后,立即先跑着去余秀才家报信儿了。

余乔氏原还在家念叨着,闺女回家了,这是家里的一桩大事,待等丰年也回家后,就去书院将岁安叫回来呆一日。

届时,他们一家五口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原以为长子可能还要有几天才能回,没想到,今儿就回了,且还带了他弟弟一起回。

那报信儿的一个劲往夸张了说:“你家丰年这回进京去肯定是升官儿发财了,我瞧见他大包小包拎了好些东西。

是大马车给驮回来的,这会儿正往家来呢。”

余乔氏半信半疑,但还是等不及,解了围在腰上的围裙后,就迎了出去。

秋穗见状,自也高高兴兴跟过去。

村里人没什么秘密,这边有人来向余秀才家报信,那边也有人传得全村都知道了。

这会儿,余乔氏迎上儿子时,两个儿子正被一众村民围在中间。

如今又正是农闲时候,都不忙,正有闲功夫瞧热闹。

余丰年解了其中一个包袱,拿出特意从京里买的糖和点心来,给孩子们一人分了一点。

孩子们拿了吃的,立即一窝蜂都跑了。

吃的都给了,小孩子们也都开心的跑了,大人们也不好再赖着不走,只笑说几句,也就各自散了。

只是背地里,不免要成群围一起闲侃起来。

“今日中午余秀才家办了场席,好多人都去吃了,但余家老太爷夫妇和另两房的人却不见。

不知是没去请,还是请了人家不来。”

王婶子和余秀才家是邻居,这会儿自然帮着说话道:“余秀才家中午办的那桌席,我去吃了,请的都是这些年来帮衬过他们家的人。

自打十二年前余秀才重病一场险些去世,余家老大和老三帮了什么?亲兄弟,骨肉相连,不说帮衬一把,还落井下石,硬是吵着把家给分了。眼瞅着自己亲侄女被逼无奈卖身为奴去了,也不晓得帮一把,只知道自己过好日子。

一家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硬心肠,一家则是黑了心肝的,纯种坏。”

“如今时来运转,余秀才家日子好过了,儿女也皆有了出息,凭什么要请他们来吃席?这些年,他们两家又请余秀才一家吃过几回饭?连过年都早不一起过了,还有什么兄弟情分可讲。”

王婶子一番义愤填膺,说得众人纷纷附和,直言那两房实在冷情冷血,不顾手足兄弟之情。

余秀才一家难时没得过另两房的帮衬,如今好了,也阖该不再走动。

那边,余家一家五口聚齐了后,一家人只关起门来热闹。

秋穗知道自己当年走的时候骗了弟弟,这些年他都还一直别扭着,故而一回家,就单独拉了他到一旁去说话。

而余岁安呢,在姐姐面前,早没了书院里的风发意气,这会儿垂着头,老老实实的,跟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

秋穗倒先不提十二年前,只笑拉着他手说:“让我好好瞧瞧,竟都长这么大了。

如今可比我还高了大半个头,再过几年,怕是要比爹爹和阿兄还要高。”

余岁安声音低低道:“我十六了……”

姐姐走的时候,他才四岁。

秋穗说:“我知道你十六了,但你这个头,在同龄人中仍算高的了。”

又举了个例子,“我在侯府当差时,府上的世子爷也差不多十五六的年纪,但好像没你高。”

男孩子都喜欢别人夸他高大威猛,余岁安一听,再极力绷着的脸,也一点点松动了。

但见姐姐朝他望来,他又立即将笑收住,然后继续摆出那副倔强的表情来。

秋穗知道他的心结在哪儿,于是主动提起说:“当年走时,怕你会不肯让我走,就骗你说是去镇上给你买好吃的了,很快就能回家,这是姐姐不好。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回想这件事,总觉得你那时候那么小,我这样的谎言对你的伤害肯定很大。

若时间可以倒流回去,我肯定好好的同你说实话。

你那时候虽小,但却很懂事,我好好说,你可能会闹,但也会理解的。”

余岁安突然难过,鼻子眼睛都酸涩起来。

其实这些年,他一直都很挂念姐姐,怕她吃不好,怕她穿不暖,怕她挨欺负。

曾有好几次,他都想过要一个人偷偷进京去,哪怕只蹲在那户人家门口等她出门时偷偷看一眼也好。

可每回走了一半路又回去了。

叶台虽离京城不算远,可徒步走也得走好几天,只靠双脚,他到不了京城。

就算能走得去,一来一回好几天,一直不在书院,爹娘会怀疑,也会担心。

可这一刻姐姐就站在他跟前,他忽然觉得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

他不懂事、不听话,竟就为了小时候姐姐的欺瞒和不辞而别,他竟就别扭了十二年之久。

若当年听兄长的话,随他一起进京去探望姐姐,也不至于姐弟二人十二年来都没再见过一回。

余岁安哽咽,人高马大的少年郎,哭起来竟像个孩子。

秋穗心里其实也不好受,但今日毕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不兴哭,所以她勉力笑着:“从前日子再难,咱家也撑过来了。

如今好了,日后日子一定一日比一日好过,我们一家也会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说着,便朝院子里正有说有笑的另三人指去,“你瞧,爹爹身子好了,娘亲也越来越开心。哥哥呢,在京中时遇到了贵人,得贵人指点,此番回来也要开始认真读书考功名了。”

“真的?”

余岁安立即转悲为喜,既吃惊又兴奋,更是疑惑,“什么贵人?”

“那你得去问他啊。”

秋穗成功带偏了话头,整个气氛也更融洽起来。

余岁安也不再是格格不入的别扭少年了,立即就跑去长兄跟前去问:“哥,姐说你在京城遇到了贵人,此番回来后,也要开始认真读书考功名了?”

提起这个,余秀才也正想起女儿一早上和他说的话,也忙问:“对啊丰年,你自己心里可有个详细的计划。”

然后不免开始为他筹谋起来,说,“明年八月又是三年一次的秋闱,要爹说,你若能抓住这个机会再好不过。

但这样一来,明年春时的县考,你现在就得赶紧准备起来了。

先考秀才,再考举人,时间虽紧了些,但这些年你从未丢过书本,举人不提,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

余丰年意味深长望了妹妹一眼,然后平静收回目光,回自己父亲话道:“是提刑司衙门里的傅提刑,他劝儿子最好能考功名。”

余丰年生怕妹妹会提梁娘子,所以主动点了贵人是傅提刑,但又说,“不过,儿子还没想好。”

“这还想什么?”

余岁安性子急,恨不能立即按着哥哥头去县里考秀才,“傅提刑都说你是当官的料儿了,你怎么还犹犹豫豫的?”

余丰年瞪了弟弟一眼,余岁安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话冲了些,于是立即闭了嘴,只等着父亲来“教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捞尸人

捞尸人

纯洁滴小龙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言情 连载 131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998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言情 全本 9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袖侧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言情 连载 42万字
国医

国医

甲子亥
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被开除,也有人因为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左脚先迈进公司大门而穿越。方洲就是其中一个。他穿到了修真界,花了五百年,完成了从医宗三等杂役到长老的完美蜕变。现在,他穿回来了!#主角会进入医院工作##日更,一般中午十二点更新,最多推迟到晚上六点#张嘴吃安利~星际第一制卡师国师大人重生日常小爷七零年代重生日常快穿之登高临下炮灰为王[快穿]势不可挡[快穿]求你别秀了……
言情 全本 81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荔枝雨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言情 连载 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