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

李隆基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稍稍一等,李隆基又问道:“敢问天师,各大藩镇的节度使及麾下兵马使、镇守使、守捉使等是由兵部任免,还是仍然由圣人任免?”

“仍由圣人任免?你想什么呢。”

陆天师哂然道,“你李隆基堪称雄才伟略,你儿子李亨虽然能力平庸,但好歹是个正常人,可是万一你的后世子孙中出几个不正常的,委任身边的亲信宦官担任兵马使、大将军甚至于副元帅,岂不是又要重蹈宦官乱政的覆辙。”

大唐后期的宦官之所以能乱政,就是因为从李辅国开始就牢牢掌握了神策军的兵权。

李隆基皱眉说道:“可如果包括节度使在内的武将不能由圣人任免,而是由受到宰相节制的兵部任免,则包括各大藩镇节度使在内的武将岂非也要受制于宰相?如此一来圣人的兵权便等于没有,到最后仍是宰相掌中的傀儡。”

陆天师道:“这点我已经想过了,也想到了对策。”

“陆天师已经想到对策了吗?”

李隆基道,“愿闻其详。”

陆天师道:“对策就是,文官和武将采取两套互相独立的晋升体系。”

稍稍一顿,又道:“正所谓宰相必起于州县,大将必发于行伍,今后大唐所有州县的亲民官皆需从进士选拔,所有的武将则必须从府兵之中进行考核选拔,而且武将的升迁必须以军功为唯一的标准,未得军功者一律不准升迁。”

这是两条腿走路,通过科举来保证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

而严格的府兵制以及军功制,则可以保证寒门士卒的晋升通道。

严格的土地国有制度可以避免土地兼并痼疾,严格的科举制度及府兵军功制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阶级固化。

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尽可以延长大唐国祚。

能不能超越周朝的八百年国祚不好说,但是超过两汉的四百年应该是不成问题,如果中间能够再来一次中兴,再延续四百年也不无可能。

“府兵军功制?”

李隆基道,“天师的意思是说府兵采取流制动,一旦出现阵亡或者年老退役,则立刻从各大藩镇的募兵之中择优补充,然后包括各大藩镇节度使在内的所有武将皆需从府兵中擢选,而且必须凭军功晋升,对吧?”

“就是这意思。”

陆天师说道,“府兵军功制不仅可以保证寒门士卒的晋升通道,避免因阶级固化引发矛盾,还可以避免外重内轻的局面。”

“外重而内轻?”

李隆基脸上露出讪讪然之色。

安禄山起兵叛乱的一大诱因,就是唐军外重内轻。

就是十六卫禁军在之前征讨南诏的战中损失惨重,而且禁军将士大多都是长安京畿的浮浪子,战力低下,反而安禄山手握的河东、范阳以及卢龙三镇边军,全都是精锐,这就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结了安禄山造反的胆量。

但是如果十六卫的新府兵采用流动制度,挑选的都是各大藩镇募兵中的优胜者,就可以始终保证十六卫的府兵针对地方各大藩镇的武装力量保持极大的优势,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节度使的叛乱,因为叛乱也不会有胜算。

李隆基还是有点战略眼光的,自然能看得出陆天师说的这个府兵军功制的优点,这个府兵军功制可以说是集合了秦朝军功制及隋唐府兵制的优点,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秦朝军功制及隋唐府兵制的两大缺点。

隋唐府兵制的缺点就是土地。

一旦关中的土地遭到世家高门大举兼并,府兵制的根基就会崩溃。

但是这一缺点已经通过土地国有来解决,关中乃至整個大唐的耕地都收归国有,而且严厉禁五买卖,府兵制的根基就再也不会崩溃。

但是秦朝军功制的缺点却很难得到解决。

那秦朝军功制的缺点是什么?唯首级论!

简单来说就是衡量军功的标准过于刚性,就很容易造成士兵在战场上争抢人头进而贻误战机的事情,而且容易出现杀良冒功的事情。

陆天师似乎猜到了李隆基的担心,说道:“这点你不用担心,大唐的军功制肯定不能跟秦朝的军功爵制一样死板,而应该更加灵活,首先肯定不能拿人头为裁量的标准,其次也不能将军功简单的等同于斩首的数量,比如说搞后勤转运粮草的,出谋划策献计的,或者给大军带路的,又或者混入敌国去散布谣言的,这些都可计入军功,总之不搞简单化,要考虑各方面贡献做出综合裁定。”

“这个……”李隆基道,“怕是不好量化。”

秦朝的军功爵制之所以搞得如此简单粗暴,就是为了好评定。

但如果按照陆天师说的,搞后勤计入军功,出谋划策、带路甚至混入敌国散布谣言都可以计入军功,那就很难量化,标准就会变模糊。

而裁定标准一旦变模糊,就难免出现徇私枉法的黑幕。

陆天师也已经想到这个问题,当下又说道:“那就这样,将军功分为四个等级,一二三等外加特等,特等功非灭国不给,一等功非大捷也不能轻给,一般就是二等、三等,而且只能给予小部分表现最优异的士兵,这个是士兵,武将的晋升采用另外的办法,就按照打胜仗的规模大小、战果大小及胜仗数量来综合裁定。”

顿了顿,陆天师又接着说道:“总之一句话,在这样的府兵军功制度下,长安十六卫的府兵一定都是唐军精锐中的精锐,还有唐军的校尉以及武将,也一定都是行伍出身而且身经百战的悍将,否则不可能升上去。”

“妙极!”

李隆基击节赞叹道,“更重要的是,这些校尉及武将的府邸甚至家眷都在关内道甚至长安,他们就是带着大军打到了万里之外,最终也还是要回长安来的,而且就算有极少数野心勃勃的武将不顾家眷死活想要起兵造反,也没几个府兵愿意跟随他,如此就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隐患。”

“没错,就是这理。”

陆天师道。

李隆基欣然点头道:“如此便好。”

“但是,还得给皇帝加一个限制。”

陆天师又接着说道:“皇帝是天下兵马都元帅这没错,可以给长安的十六卫新府兵以及地方的任何一个藩镇节度使下诏发兵,这也没错,但是为杜绝后世皇帝中出现好大喜功的胡乱发动战,还要给予地方藩镇节度使封驳之权。”

“啊这,封驳之权?”

李隆基道,“意思是可以抗旨?”

“没错,可以抗旨。”

陆天师说道,“大唐皇帝长于禁宫之中,既没有到边关打过仗,也没有餐风露宿长途行军,更加麻烦的是未必懂得兵凶战危的道理,所以他们对于发动战争将会带来的后果缺乏概念,但是藩镇节度使出身于行伍且身经百战,他们对于能否发动战争就会有个相对清晰的概念,至少要比皇帝清楚得多,这点没异议吧?”

对此李隆基能说啥,只能叉手唱喏:“喏,朕对这一点无异议。”

“行了,那就这样。”

陆天师欣然道,“李氏子孙有天下兵马都元帅这个头衔在,政事堂的宰相就不敢藐视他们,更不敢欺辱他们,否则真要把皇帝逼急了,搞得地方上的藩镇节度使又或者十六卫的大将军们都看不下去了,可以直接调兵镇压宰相。”

“镇压?不能罢免?”

李隆基愕然道,“宰相不是皇帝任免?”

“当然。”

陆天师道,“宰相只能通过廷推产生。”

“但是藩镇节度使以及十六卫大将军由皇帝任免。”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监控大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0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0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