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吃罢午饭,张镐匆匆赶回官房整理报告去了,韦见素和张立陪同李邺来到了新城视察。

长安新城已经在上个月修建完成,只要是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展,经过满朝文武官员讨论,以及对数万百姓征求意见,朝廷最终决定,不拆除现有城墙,把新增的长安城叫做外廓城,包括汉长安城,新城已经和汉长安城连为一体。

里面的老城叫做内城,然后还有皇城和宫城。

另外,把西内院和东内苑的城墙重新修建成高大坚固的城墙,增加内苑的隐私性,西内院是驻军之地,东内苑就完全是天子的后花园了,每天都会有女子骑兵在内苑巡逻。

李邺站在从前的西城墙上,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永和坊,这是他少年时居住的地方,而前方原本是农田,现在变成了城池,几千民夫正在忙碌筑路,十几条宽敞平坦的官道已经初现模样。

远处数里外是新的城墙,广袤的土地上目前没有一座房屋,所有的村落都被拆除了,每户村民将获得一亩宅地和五百贯钱的补偿。

“现在有人来买地吗?”李邺笑问道。

韦见素笑着点点头,“当然有,每天都有很多,天下各州县的权贵豪门都想在京城拥有一座宅子,所以每天咨询者络绎不绝,过两天开始丈量土地,丈量完成后就开始卖地。”

这时,工部负责建城的主官何远途上前来见圣,李邺笑了笑问道:“外廓城的道路什么时候完成?”

“回禀陛下,月底就能全部完工,然后我们再平整土地,修建河堤,春天栽种树木。”

李邺见工匠在铺设石板,又问道:“所有的路都铺设石板吗?”

“回禀陛下,主干道铺设石板,坊中道路就不可能铺了。”

李邺点点头,对韦见素和张立笑道:“十年后,这里恐怕就完全变样了。”

“是啊!大唐进入中兴盛世,让人看到希望,每天都会有大变化。”

李邺欣然道:“再过几个月朕再来看,希望又有新的变化!”

巡视了城墙,李邺随即又来到了火器监研制院,火器监便是新成立的军事武器制造部门,包括火器署、火药署、炼矾署、冶铁署、材料署五大署,新任监令正式段秀实,他痴迷于新式武器,主动辞去了枢密使的高职,筹建新的火器监。

李邺和两名相国来到研究,段秀实正好也在这里,他接到消息,连忙带领大群官员迎了出来。

“微臣段秀实参见陛下!”

李邺见他又黑又瘦,估计这段时间吃了不少苦,不由叹口气道:“段爱卿再不好好保养自己,再过十年你就会不得不乞老退仕了。”

段秀实笑了笑解释道:“主要是火器监刚创立,事情比较多,也比较辛苦,等正常运转了,就没有那么累了。”

“你自己保重吧!朕也没有办法劝你。”

李邺走进大院,正好看到军器监丞胡九龄,他是新成立军器监的二号人物,李邺见他也是一样的面黄削瘦,只得苦笑道:“最近可有什么新式火器?”

胡九龄连忙躬身道:“陛下来得很巧,最近确实是在试验一种新式火器。”

李邺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在哪里?让朕一睹为快!”

段秀实神秘一笑,“请陛下和两位相国随我来!”

韦见素和张立就是陪同天子前来参观,两人兴趣不大,两人对望一眼,只得跟随兴致勃勃的天子向后院走去。

来到后院的石台上,李邺一眼便看见他期待已久的火炮,其实他也猜到是火炮,毕竟一体铸造技术早就成熟了,又经过这么几年不断积累、摸索,去年铸造出来的铜管就非常致密而没有沙眼,加上他这个作弊大师绘制了图纸和原理说明,应该很快就能研制出来。

李邺轻轻抚摸这座神武将军,长约一米五左右,打磨得非常光滑,有两個炮箍,可以防止炸膛,底部非常粗,上面炮口有中碗大小,炮神上镌刻了四个大字‘神武将军!’

“一般需要几个人操作?”李邺又问道。

“一般三个人就够了,一个炮手,两个辅助!”

“试验成功了吗?”李邺又问道。

“成功是成功了,但我们感觉射距和威力都不太满意,我们还在调整火药配方,反复试验,找出最满意的结果。”

“是用实心弹还是火雷弹?”

胡九龄连忙道:“回禀陛下,现在肯定是实心弹,等完全成功后才改用火雷弹。”

李邺点点头,“可以多铸几门火炮,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甚至还可以用生铁来铸造,一篇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同样,一件好的火器也是通过反复试验,确定药量、弹重,然后进行标准化操作。”

李邺见众人没听懂,便解释道:“每一发所需火药要装在专门的木桶或者竹筒中,不需要个人经验衡量,根据射程远近和炮弹重量,就有不同药量的火药筒,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吗?”

众人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天子的意思他们立刻明白了,这就和箭矢一样,什么样的作战环境,什么样的弓弩,需要多远的射距,那就会选用不同种类的箭矢。

李邺见众人都理解自己的标准化思路,心中颇为欣慰,又笑道:“朕就不给你们限定时间,你们要耐心不断的试验。”

“感谢陛下,我们一定反复试验,绝不辜负大将军的期待!”

李邺鼓励了众人几句,他回头见韦见素和张立一头雾水站在旁边,便笑着解释道:“这就是火器中的投石机,能将一枚火雷投射到数里外爆炸,如果是攻城,发射一枚火雷就能把城门炸得粉碎,或者把城墙炸塌,如果是两军对垒,相隔两三里我们就能向对方发起攻击,这可以说是最远的投射武器,而且威力惊人,有了它,我们无往不胜。”

韦见素大喜,笑眯眯道:“不光无往不胜,而且还财源滚滚!”

众人大笑。

三人返回大明宫,马车上,李邺想到一事,笑着对韦见素道:“朕有件私事可能要麻烦韦相国。”

“陛下不用客气,直接说!”

“昨天朕答应女儿,明年开春时让她们女子学堂乘坐曙光号去江南游学,可能需要沿线官府接待,所有支出由朕个人承担。”

韦见素笑了起来,“这可不仅仅是陛下的私事啊!微臣的两个孙女也和大公主一起读书,她们也会一起去啊!”

旁边张立也道:“微臣的大孙女也在弘文馆女子学堂!”

李邺哑然失笑道:“看来让朕一个人掏钱可不行啊!”

三人一起大笑。

韦见素又微微笑道:“这件事殿下就不用操心了,微臣让弘文馆自己安排,游学本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这种开支不应该由学生家庭负担。”

李邺沉吟一下道:“因为她们明年的游学和一般学生不一样,首先是安全要求很严,还有地方官要接待,还有一路的食宿开支不小,乘坐的还是朕的三万石曙光号楼船,她们所有的费用支出,朕负担一半,另一半由内库负担。”

韦见素摇摇头,“不用陛下个人负担,这一直是有惯例的,大唐亲王或者公主出行地方,所有开支都是由内库负担,从太宗时代就开始了。”

李邺想了想道:“刚才朕说得是女子学堂,那么弘文馆男子学堂也一样,明天春天可以安排游学,男学生可以去陇右、河西游学,骑马住帐篷,条件会艰苦一点,太子也一起去,锻炼他们吃苦耐劳,所有支出也是由内府负担。”

张立哑然失笑道:“陛下还朕偏心啊!女孩儿千宠万宠,男孩儿就要吃苦耐劳。”

李邺也笑道:“那没办法,女孩儿是家家户户的宝贝,不宠不行,臭小子嘛!将来要承担起大唐社稷,当然要求会严厉一点。”

韦见素点点头,“锻炼吃苦耐劳微臣非常赞成,但毕竟太子也在,安全保护不能有半点马虎!”

李邺沉吟片刻道:“朕会安排内卫全面负责安全。”

《藏国》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