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阿斗》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历史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虽然有刘禅的干预,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的过程中,诸葛亮还是采取了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的战法。

季汉大军前锋,直指雍闿、朱褒、高定三部。仅仅三天时间,便在赵云、魏延的夹攻之下败退,汉军遂解永昌之围,诸葛亮下令褒奖,闭境拒闿的吕凯、王伉等吏民。

“季平,你的功劳本相已经俱本上奏,表你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

道路断绝的情况,守永昌一年有余,这些奖赏,是吕凯应得的,所以没什么可谢的。

但吕凯是永昌人,熟悉这里的人情风物,南征期间,还要用他为参军,为大军提供参考的意见。

“丞相但又军令,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万死不至于,说说雍闿吧,本相对他很感兴趣。”

说到这个雍闿,那可是大有来头。他的祖上,乃是什邡侯-雍齿,开国位次居第五十七位。雍齿是高祖的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但此人非常卑鄙,不断的陷害高祖。

但为了稳定开国的局势,不得不采用张良的建议,先封雍齿,以示群臣。后来也有了“高祖咬牙封雍齿”的故事。

汉朝本来就实行的是郡县制,分封诸侯与国家的体制又相矛盾。但高祖没办法,刚刚打下来的江山,只能用权宜之计安定功臣们,

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其地在成都西北四十里的-什邡县。虽不及张良的万户,也不错了,毕竟是独占一方的诸侯国,级别也与将相排在一起。

雍齿死后,惠帝还专为他修了墓,墓高四丈,宽四亩,墓园约六十亩地;还专为他建了一座寺庙,名西雍寺,塑雍齿坐像,享香火朝拜。其国,一共传了八十九年,至其三世孙-雍达,获罪国除。

什邡侯的爵位虽然没了,但雍氏一族迁至川、南交接之处,也成了这里中数一数二的豪族。三百余年来,子孙绵延,世代为宦,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到了雍闿之父-雍凌的这一代,想起祖上的荣光,再看看自己只是秩比五百石的小吏,便觉得寒碜。又赶上十常侍弄权,卖官鬻爵,雍凌就想着上京,把这个爵位买回来。

十常侍见到雍家是开国功臣,办起来不堵嘴,又见了大笔钱财,也就痛快的答应了。雍凌前后忙活了三个月,终于捧着诏书回程了。

可他前脚出城,后脚十常侍就死了,朝廷乱做一团,回到成都拿给益州牧刘焉,人家根本就不承认,还把雍凌骂了一顿,说他是宦官的走狗。

雍凌大笔钱财打了水漂,又被刘焉这一顿辱骂,急火攻心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病逝了。雍闿年少气盛,咽不下这口气,便将家产变卖,与南中蛮族联合,结堡自守,与刘焉作对。

刘焉派兵打了几次,每一次都因蛮族助阵,被灰头土脸的揍了回去吗,根本就平不了,只能看着雍闿耀武扬威。到了刘璋领益州牧后,为了省心,也就默认了他这股势力的存在。

先帝入川,对肯于相投者从重优待,雍闿也被封为中郎将,领其驻防在边境,羁縻南蛮。

夷陵之战后,其为蛮族出头,杀了建宁太守正昂,还派人勾连东吴。

益州太守-张裔奉命羁縻,安抚南中,人刚到建宁,就被雍闿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把张裔送到了东吴,用以示好,求得了将军的封号。

“张裔之事,是本相请家兄周旋,这个,本相是清楚的。”

先帝驾崩后,雍闿跋扈於建宁。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想引其回归王统。但闿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其桀慢如此也就算了,雍闿还接受了东吴的遥署,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吕凯不得不结兵与之对抗。

雍闿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在南中恩信颇高,甚得人心。虽然汉军击退了他们,但其元气未损,又有蛮族为援军,依然非常棘手。

要平雍闿,摆明了选择只有两个,“剿”还是“抚”,剿不用说了,就是一股荡平,好处是一劳永逸,不必担心后患,但坏处是损耗无法计算。

季汉虽然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又得了西羌之地,国力有所上升;但还有魏、吴二国未平,若深陷此处,国力损耗不说,还容易被二国所趁。

吕凯知道雍闿想要什么,无非是一个侯爵,丞相能为他请封一个,就能为雍闿再请一个

。一个空头候爷,换得他去招呼南蛮,一本万利,比起旷日持久的战争,太划算了!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笑着言道:“如果季汉的国力不济,陛下又无法掌控大局。不管是雍闿,还是孟获,本相都会采用剿抚并用之策。”

没办法,家里的底子不厚,就只能选择羁縻。哪怕明知羁縻的后患无穷,也只能吞下这颗苦果。像吕凯说的,留着国力与魏吴周旋,不好么!

但实际情况不同,陛下高居龙座,群臣俯首帖耳,国中政局稳固,这不用诸葛亮操心。他率军南下,魏国当然也不会闲着,曹丕命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于阳溪出兵南下,兵指阳平关。

就在十日前,为凉国公-马超所败,丢下了八千余具尸体,无数辎重仓皇而逃。而陛下最让他满意的是,大胜之势,竟然命马超勒兵回防。使得曹丕、司马懿诱军之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没有后顾之忧,那本相自然与雍闿等人放手一搏。本相要的,不仅是平灭叛乱,更要抵定南中,将其纳入汉土。”

“季平,你要和幼常一样,出点能把他们打服的主意!”

额,吕凯一愣,他没想到国中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思索片刻,随即拱手进言:“丞相,卑职有一计进献。”

历史的车轮还是滚滚向前,虽然有刘禅的干预,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的过程中,诸葛亮还是采取了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的战法。

季汉大军前锋,直指雍闿、朱褒、高定三部。仅仅三天时间,便在赵云、魏延的夹攻之下败退,汉军遂解永昌之围,诸葛亮下令褒奖,闭境拒闿的吕凯、王伉等吏民。

“季平,你的功劳本相已经俱本上奏,表你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

道路断绝的情况,守永昌一年有余,这些奖赏,是吕凯应得的,所以没什么可谢的。

但吕凯是永昌人,熟悉这里的人情风物,南征期间,还要用他为参军,为大军提供参考的意见。

“丞相但又军令,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万死不至于,说说雍闿吧,本相对他很感兴趣。”

说到这个雍闿,那可是大有来头。他的祖上,乃是什邡侯-雍齿,开国位次居第五十七位。雍齿是高祖的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但此人非常卑鄙,不断的陷害高祖。

但为了稳定开国的局势,不得不采用张良的建议,先封雍齿,以示群臣。后来也有了“高祖咬牙封雍齿”的故事。

汉朝本来就实行的是郡县制,分封诸侯与国家的体制又相矛盾。但高祖没办法,刚刚打下来的江山,只能用权宜之计安定功臣们,

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其地在成都西北四十里的-什邡县。虽不及张良的万户,也不错了,毕竟是独占一方的诸侯国,级别也与将相排在一起。

雍齿死后,惠帝还专为他修了墓,墓高四丈,宽四亩,墓园约六十亩地;还专为他建了一座寺庙,名西雍寺,塑雍齿坐像,享香火朝拜。其国,一共传了八十九年,至其三世孙-雍达,获罪国除。

什邡侯的爵位虽然没了,但雍氏一族迁至川、南交接之处,也成了这里中数一数二的豪族。三百余年来,子孙绵延,世代为宦,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到了雍闿之父-雍凌的这一代,想起祖上的荣光,再看看自己只是秩比五百石的小吏,便觉得寒碜。又赶上十常侍弄权,卖官鬻爵,雍凌就想着上京,把这个爵位买回来。

十常侍见到雍家是开国功臣,办起来不堵嘴,又见了大笔钱财,也就痛快的答应了。雍凌前后忙活了三个月,终于捧着诏书回程了。

可他前脚出城,后脚十常侍就死了,朝廷乱做一团,回到成都拿给益州牧刘焉,人家根本就不承认,还把雍凌骂了一顿,说他是宦官的走狗。

雍凌大笔钱财打了水漂,又被刘焉这一顿辱骂,急火攻心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病逝了。雍闿年少气盛,咽不下这口气,便将家产变卖,与南中蛮族联合,结堡自守,与刘焉作对。

刘焉派兵打了几次,每一次都因蛮族助阵,被灰头土脸的揍了回去吗,根本就平不了,只能看着雍闿耀武扬威。到了刘璋领益州牧后,为了省心,也就默认了他这股势力的存在。

先帝入川,对肯于相投者从重优待,雍闿也被封为中郎将,领其驻防在边境,羁縻南蛮。

夷陵之战后,其为蛮族出头,杀了建宁太守正昂,还派人勾连东吴。

益州太守-张裔奉命羁縻,安抚南中,人

刚到建宁,就被雍闿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把张裔送到了东吴,用以示好,求得了将军的封号。

“张裔之事,是本相请家兄周旋,这个,本相是清楚的。”

先帝驾崩后,雍闿跋扈於建宁。李严与闿书六纸,解喻利害,想引其回归王统。但闿但答一纸曰:“盖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

其桀慢如此也就算了,雍闿还接受了东吴的遥署,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吕凯不得不结兵与之对抗。

雍闿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在南中恩信颇高,甚得人心。虽然汉军击退了他们,但其元气未损,又有蛮族为援军,依然非常棘手。

要平雍闿,摆明了选择只有两个,“剿”还是“抚”,剿不用说了,就是一股荡平,好处是一劳永逸,不必担心后患,但坏处是损耗无法计算。

季汉虽然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又得了西羌之地,国力有所上升;但还有魏、吴二国未平,若深陷此处,国力损耗不说,还容易被二国所趁。

吕凯知道雍闿想要什么,无非是一个侯爵,丞相能为他请封一个,就能为雍闿再请一个。一个空头候爷,换得他去招呼南蛮,一本万利,比起旷日持久的战争,太划算了!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笑着言道:“如果季汉的国力不济,陛下又无法掌控大局。不管是雍闿,还是孟获,本相都会采用剿抚并用之策。”

没办法,家里的底子不厚,就只能选择羁縻。哪怕明知羁縻的后患无穷,也只能吞下这颗苦果。像吕凯说的,留着国力与魏吴周旋,不好么!

但实际情况不同,陛下高居龙座,群臣俯首帖耳,国中政局稳固,这不用诸葛亮操心。他率军南下,魏国当然也不会闲着,曹丕命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于阳溪出兵南下,兵指阳平关。

就在十日前,为凉国公-马超所败,丢下了八千余具尸体,无数辎重仓皇而逃。而陛下最让他满意的是,大胜之势,竟然命马超勒兵回防。使得曹丕、司马懿诱军之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没有后顾之忧,那本相自然与雍闿等人放手一搏。本相要的,不仅是平灭叛乱,更要抵定南中,将其纳入汉土。”

“季平,你要和幼常一样,出点能把他们打服的主意!”

额,吕凯一愣,他没想到国中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思索片刻,随即拱手进言:“丞相,卑职有一计进献。”

陈叔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