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WH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桥祯在中岛市市立高中读书的时候,没有人能从他头上摘下全年级第一的桂冠。天生具备的强大的计算推演能力与逻辑思维使他把全年级第二名远远地甩在身后,而那个第二名就是关佑松。
关佑松平时看起来懒懒散散的,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他并没有把王桥祯当做必须战胜的竞争对手。这对于生性高傲、讨厌被别人踩在脚下的王桥祯来说非常的不可思议。
关佑松有着极富感染力的笑容与开朗的性格,再加上他优异的成绩,所有这些闪光点让他成为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学生。无论什么时候,关佑松身边总会围着一大帮人,课间的时候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放学的时候也是成群地走出校门。
与之相比,王桥祯则显得孤零零的。没有人主动找他说话,因为,他从来就不喜欢与别人交流。
他害怕与他人建立联系,哪怕只是如蛛丝般细小的联系,对于王桥祯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因为,他们追求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与王桥祯不同。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人在以后都会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在生活的牢笼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与他们建立起友情只会让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
在王桥祯眼中,他们只是一群吵闹的小丑,不停地摆弄出各种滑稽的表情与诙谐的动作,那样并不会让王桥祯捧腹大笑、觉得生活真美好,而只会让他分神。
突然有一天,关佑松向他伸出了友情的橄榄枝。
“你冷冰冰的样子可真酷,我说的是真的。我们交个朋友怎么样?”关佑松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王桥祯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关佑松后,便又将视线移回到了手中的科学杂志来。
王桥祯以为自己冷淡的态度会让他死心,和之前那些想与自己做朋友的人一样。但是,关佑松似乎与之前那些人不同。
每次见到王桥祯,他都会笑着将手搭在王桥祯的肩膀上,仿佛和王桥祯是多年的朋友。他在走廊与一帮学生在闲聊的时候,也总会不时地把王桥祯拉到谈话中。无论王桥祯表现得对他多么厌恶,他都装作不知道,依旧时不时地来找王桥祯聊上几句。
关佑松不断讨好他的独角戏让王桥祯厌烦不已。直到某一天……
“喂,你这个傲慢的书呆子。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吗?”中岛市市立高中的一个男生对着地上的王桥祯大骂道。
前几天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王桥祯叫男生保持安静。但他依旧我行我素,王桥祯只能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图书馆的管理员。
男生本就怀恨在心,再加上王桥祯又总是一个人回家,于是他便想趁机教训王桥祯一顿。
王桥祯愤怒地咬紧嘴唇,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男生。
男生一脚踢到王桥祯的脸上,王桥祯再次重重地摔到地上,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也飞到了几米外。面对一个比他高出一个头的男生,那时还很瘦弱的王桥祯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谢磊,你在干什么?”
见到王桥祯再次爬起来,男生刚想对着王桥祯的腹部踹上一脚。但是身后的声音让他停了下来。
男生回过头,发现关佑松就站在他的背后。
“哪有什么,我只是跟他开开玩笑。”男生不但认识关佑松,而且对他非常地尊敬。不过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
“欺凌是违反校规的,下一次我再见到你可就没那么好过了。”关佑松威胁道。
“……”男生一句话也不敢再多说,沉默地看着关佑松扶起王桥祯离开。
王桥祯用衣服擦了擦满是灰尘的眼镜,甩开关佑松的手,一瘸一拐地走了。
“一句谢谢都没有吗?”王桥祯听到关佑松在背后的叫喊,但他只是回了一下头,便继续忍着剧痛,向家的方向走去。
关佑松在他面前总是嬉皮笑脸的,想要找话跟王桥祯说。但王桥祯手里总有看不完的书,他只会在翻页的时候偶尔抬头,嫌弃地看上关佑松一眼。
“可控核聚变?这个可厉害啦。”关佑松突然看见王桥祯手上的杂志。
“人类如果掌握了这个技术,就相当于获得了无限的能源。”关佑松显得非常兴奋。
“只可惜人类离掌握它还有很久。”王桥祯一句话浇灭了关佑松的热情。
“没关系,以后我会发明出来的。做科学家可是我从小的梦想。”关佑松拍拍胸膛说道。
王桥祯没有再理会他,而是将注意力放回到了书上。
关佑松虽然课间的时候依旧会被一大堆人围着,但是在没有人的时候却会偷偷地跑去图书馆找王桥祯。当关佑松觉得无聊的时候,他会拿起王桥祯的书一页一页地翻来看。令关佑松自己也没想到的是,那些看起来很枯燥的理论,对于那时的他来说却非常地新奇。
王桥祯对核物理的痴迷慢慢地影响了关佑松,关佑松开始以成为一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为目标努力着。
渐渐地,王桥祯虽然表面上仍然对他不冷不热的,但是在心里已经把他看作自己的同类。
王桥祯慢慢接受了他。
可控核聚变看起来远得触不可及,但关佑松的乐观让王桥祯也充满信心。
他们经常因为一些问题一起讨论到深夜,争辩得喉咙干哑,但却连水都不喝一口。
后来他们考入同一间大学,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王桥祯年纪尚轻就当上了中岛市核研究所的正所长,而关佑松则是核研所副所长。
除了温莎,关佑松是他最信任的朋友。
在这十几年的求学与研究道路中,关佑松的陪伴给了他不少的安慰。如今两人都已将近四十,却都还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
王桥祯不希望家庭成为自己研究道路上的阻碍,可能关佑松也抱有同样地想法。
王桥祯读研的时候就开始了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研究,他的一篇与可控核聚变有关的博士论文证实了可控核在当下的巨大可行性。他的论文还因此登上了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为他后来被国家选为可控核聚变项目的负责人奠定了先机。
相比之下,关佑松的道路则崎岖得多。因为一头栽在理论研究中却一直没有进展,关佑松比王桥祯晚了两年毕业。等到他毕业的时候,王桥祯已经在核物理界小有名气,但关佑松却还是个刚刚博士毕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