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喵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荀彧的结局,陈舟还是挺可惜的。

生命的终结,在于一个空食盒,忠于大汉,又忠于曹操,注定是个悲哀。

陈舟想改变荀彧的命运,先给他灌输大汉气数已尽的想法,减弱他对于汉室的忠诚,希望能避免那个悲剧。

“黄巾的事情,和大汉气数已尽有关?”

荀彧问道。

“有关!”

陈舟说道,“我在那个课题上曾提到过,黄巾乱其实和经济有关,而这个经济问题,大部分出现在土地上,荀先生应该清楚吧?”

荀彧也是士族。

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但是黄巾逆贼的出现,确实和他们士族有着脱离不了的关系。

天下土地,大部分被控制在士族手里。

农民没有地,只能租用士族的,成为佃农。

如果天气一直正常,没有大灾大难还好,一旦发生灾难,农田颗粒无收,士族还要收取农田的租金,佃农交不起租,连田地都没有了。

本来被士族欺压的佃农,现在饭都吃不上了,还要被强迫交租,怒气积累到达临界点,再有张角传教宣扬一下,黄巾就出现了。

黄巾里面,大部分是农民。

如果农民能吃饱饭,有自己的土地,谁愿意造反?

想到了那么多,荀彧叹了口气道:“确实如此。”

“一个王朝,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比如说大汉,高祖建国时,天下初平,百姓对未来的向往,也是美好的。”

“经历过秦末战乱,那时候的大汉人口不会很多,无主荒地更多,高祖重新制定土地制度,在乱世活下来的百姓,都能得到可观的土地,可以轻松地开荒耕种,天下很快迎来了一个盛世。”

“请问荀先生,我说的对吧?”

陈舟又说道。

荀彧微微点头,说的都是事实。

“但是按照大汉的制度,经济规律的推移,土地产权,最终会集中转移到少数人的手里。”

“大汉初期,人口不多,土地充足,大家过的殷实。”

“随着王朝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自然不会停滞不前,人多了,土地的量固定不变,那么人均耕地就少了,土地矛盾会逐渐爆发。”

“再根据规律,大量的土地,转移到少数人手里。”

“这便是土地兼并。”

“大量农民没有田地,只能依附在那少数人下面当佃户。”

“如此一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也会被削弱。”

陈舟继续分析。

荀彧还没听完,脸色就有些苍白。

因为陈舟说的这些内容,都是真实发生,比如说现在,为士族的一员,他很清楚其中的关系。

“为什么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会因此被削弱了?”

曹昂不太懂地问。

陈舟说道:“因为这些农民变成了佃农,手下无田地,朝廷收不到他们的税,而少数掌握了大量田地的士族豪强,朝廷能收得到他们的税?为了把利益更大化,士族甚至会隐瞒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在扩张自身利益的同时,朝廷的控制力就这样被他们削弱了。”

曹昂终于听懂了,脸色和荀彧的一样,很快变得不怎么好看。

好像天下的祸根,就是他们世家士族。

“朝廷收不上税,对地方控制力减弱,那么在抵御外敌,或者赈灾的时候,很力不从心。”

荀彧附和说道:“比如说黄巾之乱起来前,大汉对西羌战争花费巨大,又有天灾暴发,多地干旱,朝廷没能力赈灾,张角乘此机会,起兵乱。”

不愧是荀彧。

经过陈舟的提醒,他逐渐摸清楚原因了。

陈舟又道:“当下的百姓,其实对大汉朝廷,早就失去了信任,朝廷没有民心,岂不是气数已尽?”

大汉已经走到末路,救不回来了。

“如果朝廷以强硬的态度,重新丈量和划分土地,清查人口,夺回对地方的控制权,又如何?”

曹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闻言,陈舟和荀彧都笑了。

这个想法很简单,没那么容易实现。

“王莽也这样做过,可是结果呢?”

“他破坏发展已久的土地关系,阻止土地和农奴的买卖,损害了士族豪族的利益。”

“甚至损害了部分自耕农的利益。”

“王莽的下场,公子很清楚吧?”

“这才有了光武中兴。”

“王莽本来就是篡位逆贼,又做了那么多不利于士族的事情,加速了他的灭亡,否则王莽也不会崩溃得那么快。”

陈舟给曹昂解释道。不过王莽的崩溃,和刘秀这个位面之子的关系也很大,如果没有陨石砸下来,刘秀的成功还没有那么容易。

听完了这个解释,曹昂不知道该说什么。

原来受人敬仰,让人钦佩的士族,是造成乱世的根源。

大汉的气数,败坏在士族手里。

“为什么说是三百年?”

荀彧想着便问。

陈舟解释道:“因为从第一次土地兼并,到一个王朝的灭亡,所有矛盾积累起来的时间正好在三百年左右,或多或少,这是秦以来,汉之后,所有王朝,只要改变不了我说的问题,差不多都是这样,走不出这个规律。”

荀彧皱眉苦思,认同了陈舟的分析。

纵观大汉历史,也正如陈舟分析的那样。

当然除了经济和政权的原因,还有气候原因。

这些陈舟没办法说明,因为不好举小冰河时期的例子,现在也只是汉末。

但是给荀彧和曹昂的震撼,已经超级大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是一个历史规律。”

“目前汉室气数已尽,即使有某个大臣想当中兴之臣,欲变法中兴,匡扶汉室,可是现在的皇帝,接得住吗?”

陈舟给荀彧提出这个问题。

汉献帝刘协,还在关中担惊受怕。

就算袁氏愿意支持大汉,袁绍愿意当中兴之臣,只怕也救不回大汉。

荀彧摇头。

“荀先生的目光,不要只在汉室身上。”

“大汉让百姓吃不起饭,那么饿死是死,造反也是死。”

“先生的目光,应该放在如何平定天下之上,如果汉室还能扶,那就扶,不能的话,换个主人即可。”

“如果单纯的为了汉室,导致天下征战不断,民不聊生,这是荀先生想看到的?”

陈舟再问荀彧。

荀彧的信仰,好像要被打得崩塌了,沉默许久才说道:“谁也不想看到,天下乱成如此。”

听了此话,陈舟就明白,自己动摇了荀彧的心。

将来应该不会,死得那样可惜了。

小说推荐:【追书书】《[足球]安东绿茵日记》《不可以离婚》《重回千禧当学霸》《重回千禧当学霸》《替嫁多年后》《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穿书后成了狼孩》《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花瓣小说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Miang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历史 连载 65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