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会一次,将讲学的次数和规模确定了下来。

虽然顾家因为辽阳的经济战而被无锡和常州一带的商圈排挤,其后辽阳的手段并没有停止,顾家从十分丰厚的家境渐渐变的坐食山空,但顾宪成自有打算自与辽阳决裂日起,他也思索过自己底下的路应该怎么走,所幸他和星等人私下密议,终于是找到了答案。

“二老爷,大老爷有请。”

“哦,我这便过去。”

顾家三子已经各有成就,老太爷就不大过问家事,顾宪成一心折腾自己的书院,顾允成跟着二哥厮混,顾性成就是将家族和生意一肩挑,当然也就是哥仨中最累的一个。

待顾性成的长随将顾宪成请来,兄弟二人在书房落了座,顾性成劈头就道:“老二,事情不妙。”

他说着将一封书子递给顾宪成,却是顾家在京里的一个旧交用驿传快马送了来,顾宪成接了过来,一看之下,也是皱眉不已。

顾宪成道:“皇上也是穷疯了,居然想起这般的馊主意来。”

“听说是锦衣卫张惟贤推动此事,内阁极力反对亦是未成,王首辅请辞,荆老回家侍疾,现在的首辅却是姓了赵那帮子浙江佬,果然是真的靠不住。”

“浙党原本就和我们貌合神离,靠不住是必然的。”

浙党之中,颇多厉害人物,东林党虽然是江南一脉,江浙算是一体,但彼此间从来没有真正联合过,包括浙党的后期核心人物朱大典等人在内,一直到明亡,也没有加入东林。当然东林党中也有不少浙江人,比如黄尊素和黄宗羲父子就是浙东人,父子俩都是东林干将,但党派是党派,籍贯是籍贯,浙党也有外省人,而东林党当然也不全然包括是江南一脉。

“可惜方中涵了。”

顾性成又道:“听说他不耻浙党所为,已经请了长病假,出京去了。”

“嗯,倒是可惜。”

顾宪成身在无锡,心却是始终在朝堂之上,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居庙堂之上不忧其君,居地方不恤民生,居于水边林下,志向不在世道,这都不是君子所为。

这段话后来归纳成了著名的东林楹联,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由此发生而来。

只是口号再响,顾宪成也始终没有真正顾及什么民生和世道,他的关注点,始终在朝堂之上。

“京里人家提醒,往江南的矿使和税监,转瞬即至,咱们这里有钱地方,他们不会放过的。”

顾性成忧心忡忡的道:“家里这两年,境况十分的不好,你办了书院,又提了大笔银子出去用。因为是正事,也是扬名乡里的好事,对我顾家的形象也有极大帮助,家里倒没有人说啥。但无论如何,这样下去,内囊怕要上来了。再来矿使税监,我怕”

“大哥,你怕什么,真是糊涂了。”

顾宪成哈哈一笑,朗声道:“矿使税监一来,我家反是最怕的,这不是笑话么”

“你的意思”

“宋家,李家,钱家,还有那些和辽阳关系莫切,赚了大钱的人家,他们才是真正的害怕”顾宪成眼眉一挑,笑道:“江南民生凋敝,商业受损,你道是谁最紧张当然是辽阳那位了,我们这里倒霉,他向谁去赚银子去”

“这倒也是。”

顾性成也面露欢愉之色,笑着拍手道:“这真是现世报,来的快”

“嗯,这件事要好好谋划一下,我会打听清楚究竟派谁过来,哪个太监当税监,随员是什么样人,到时候,自然会有办法,出出我们心中的恶气。”

当着亲哥哥,顾宪成也不必过于隐讳自己的想法,他狼狈去职,虽然现在风光无比,但在朝和在野是不一样的,他这养望,最少十年以上,到时候才能被运召为京卿,如果不是狼狈出京,十年时间也足够到他四品京堂以上,而且顺风顺水,何必这般费尽心力是以税监一事,对他来说不仅不是什么噩耗,相反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我苏常一带,原本就有织造太监,逼迫甚是利害,现在仰仗织制品和棉制品大肆贩卖,众皆得利,地方中产之家都变的富裕无比,如果真的再派税监来,恐怕众人被迫不过,也是很难运。”

“事在人为”顾宪成一脸傲气,他和高家等各大家族通过办学之事已经绑在一起,地方上的事,几乎就是他们几家说了算。

常州苏州的大家族,和他们也是声气相联,大家彼此合的极好。只是顾家一直被挤在贸易圈外,对此各大家族也没有什么办法可言。

在纯粹的商业之事上,还是宋家和李家等早期与辽阳合的商家做的最好,也是占有最大的份额,顾宪成早就暗中运,江南各家也有不少为之意动的,如果真的借着税监一事运,倒真的是蛮好的机会。

这税监再可恶,如果将矛头引到辽阳那边,使依附辽阳的商人家族一扫而空,当然也是一件极愉快的好事。

“好了,大哥,一会我叫人送银子过来。”

顾性成高兴过后,仍然是一脸愁眉不展的模样,顾宪成呵呵一笑,说了一个数字,顾性成一脸惊奇,只呐呐道:“老二,你这银子”

“这个大哥你莫管了。”

顾宪成打断兄长的话,戴了方巾出门,到得书院,叫了一个心腹过来,吩咐道:“浒墅那边,最近截了多少税银在这里”

“怕有三四千两。”

“提一千出来,叫人送到我府上,交给我大哥。”

“是,二老爷请放心。”

这人虽然在书院做事,但却是顾宪成从顾家带出来的心腹,对这位顾家二老爷的吩咐,当然知道该如何办理。

说话间高攀龙几个走了进来,隐约也听到了顾宪成的吩咐,高攀龙因笑道:“听说大老爷将叔时你请过去,想必又是哭穷了吧。”

“嗯,我家这大哥,遇事没静气,没办法。”

“柴米油盐势所难免,吾辈君子虽不逐利,不过也需供给,大老爷那边多拨点银子过去吧”

顾宪成瞟了众人一眼,微笑道:“过犹不及,真用的多了,人家说我们办书院是为了敛财,反为不美。”

这一点他倒是真的注意,家里实在快要揭不开锅了才拿一些,书院这边建筑群落也修的差不多,他们一群人仗着自己的声望名气,还有在无锡城中的潜势力,各人在浒墅河私设了一个税关,过往的商船甚多,过船时他们就上前收银子,说是替东林书院征集善款,但实际上罕有不交钱能过关而去的各人虽然是君子,但派到河上做事的家奴们可不是君子,“劝说”不成,那可绝不会放人过去的。

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要么是清华世家,要么是世代书香,家族里都有人做官,这样的豪族也是地方官不能惹的,况且创办书院,也得到了朝中大佬的支持,申时行和王锡爵等当道大佬都写了贺信和写了匾额,地方官再怎样也不敢得罪阁老,这点设卡收税的事情,王府做得,办书院这等雅致之事就做不得如果当真为难,传扬开来,地方官却成了儒林罪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江南的官原本就不易为,索性就由得顾宪成他们闹腾好了。

“对了,说起这事,”顾允成笑道:“又新来了一个税吏,怎么样,照旧例办好了”

“嗯,自然。”

顾宪成伸欠了一下身体,笑着道:“无非二百银子的事,照例好了。”

浒墅这里原本也是朝廷税关所在,顾宪成等人在这里大收特收,如果不是关系硬挺早就被逮了一百回了,就算这样,税关的该管官员却也是要贿赂一下的,不然的话,人家尽忠职守,又不是进士出身,原本就是“小人”,不在乎士林讥评,真得罪了,反是不好办。

一群君子,反得给税吏小人上贡,维持他们收君子税的权力这世界太美,已经叫很多人看不懂了。

顾宪成也没有打算给众人说起朝廷要派税监和矿使的事情,这件事要先暗中运起来,借着此事来打击辽阳,早早露出风去,叫辽阳那边早做准备,到时候自己却不能一雪前耻,那就殊为不美了。

他打了个岔,提起书院中的正事来,一时各人面色凛然,开始寻章摘句,研究起学问来。

第八百八十五章隐忧

“来来来,将这些皮货先卸了,赶紧赶紧。”

一个工头模样的粗豪汉子,大冷的天还敞着怀,身上热气蒸腾,拼了命的吆喝着。

往宋家商行的渡口挤了十来艘小船,正在这大汉的提调下,拼了命的来来往往的卸着货。

这些江船其实已经是很大了,江南的船,林林总总,有的只适合一两人坐,一般的能坐十来人,从瓜洲渡到水西门这样的横江而渡的江船才是大船,一船能坐几十人不等,最大的就是漕船,载运粮食,一路从江南各地将粮食汇总了,负责漕运的卫所兵,后来就是漕帮的源头,也是清季青帮的前身,由这些人一路运粮沿水路到通州,然后卸粮运进库里,这就是漕运。

漕船多半在清江浦的工部的造船厂里出产,因为事关国家动脉,不管官员怎么庸碌无能,清江浦还是迅速发展了起来,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渐渐发展而沿岸十几里的繁华地界。

不过眼前卸货的这些船,却比漕船也不差,他们是从江上更大的海船之上将货接了下来最近是枯水期,辽阳来的海船都是上千料以上的大船,停泊不易,很容易陷在淤泥里头,宋家的人只得动用这些江船,一船船的从海船上卸下货来。

这一船船的全部是皮货,在这个小冰期已经开始肆虐的时代,江南也是一年得下十来场雪,而且因为是水乡,冬天的湿气要比辽阳那边重的多,又湿又冷,经常是下着雨就下起雪来,整颗树上全是冰挂,路上也是又冰又滑,比起纯粹的雪路要难走百倍。

在这个年头,不要说赤贫的家庭,就是普通的中产之家,冬天被冻死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有这些源源不断送过来的皮货,最少可以保障不少人在这难捱的季节里不被冻死。

宋家的仓库之中,也是堆满了这些皮货,因为和辽阳的关系最为密切,宋家在辽阳那边直接有自己的收货点,受到很不错的照顾,成本控制的很好。象江南这边普通的商家就是从唐家和李家等辽阳商家手中拿货,当然更多的是从顺字行手里进货,价格较为透明,就是按购买的量来计价,这样利润当然有限,和宋家这种直接收货的大商家没得比。

“宋瑞,还有几船”

虽然在问着话,宋钱度的眼中却没有什么欣喜之色,相反,却是有重重隐忧。

叫宋瑞的汉子大声答道:“回老爷的话,最多再搬运十个船次,也就够了。”

宋钱度披着一件玄狐皮的大毛衣服,三十来岁的人,看起还象一个青年,但脸上的气质却是明明白白上位者的气息,透着精明和长期主事者才有的特别气质,现在已经是万历十九年的初春,但天气还是一天冷过一天,看样子短期内还没有和暖的迹象,皮货在年前已经感觉囤积的够多,但实际卖起来,仍然是感觉远远不够。

现在的宋家已经是他掌舵,老太爷前几年过了世,剩下的叔伯辈都服了气,任凭他指派做事。宋钱度原本事事称心,但从去年年尾开始京里往江南派税监和矿使,矿使主要集中在北方,只有马鞍山一带派了一个,但税监就多了,松江苏州常州到处都有,江南税监最大的那位就驻在苏州,年前年后,闹的鸡飞狗跳,已经逼死了不少人命。

宋家是大家族,一时半会的倒也不怕,家里这些年经商顺利,钱财充裕,在族学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族中子弟已经有十来个当官的,虽然京官只有两位,但有一个是监察御史,一般这样的家族,就算是太监也会留一点情面,毕竟弄到和文官死嗑也不是什么好事,但别的人家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据宋钱度所知,光是苏州城里就在年前摊派了四十来万两的加税,这些税说起来对苏州商人也不算什么,一座茶楼里聚一群商人,云淡风轻的就能把银子凑起来,这几年拜辽阳所赐,苏州的各项行当也发展起来了,原本用百来个织工就算大老板,现在也就是马马虎虎刚入行的水平,用工过千人的也是有不少家了,宋家自己的丝厂就用了五千来人,产口直接就由辽阳运到日本和吕宋还有马六甲各地贩卖。

到马六甲是和葡萄牙人打交道,吕宋是西班牙人,只有和在后世印尼的荷兰人,辽阳处于一直的敌对状态,当然也就做不起生意来。

海外市场渐渐打开,出货量自然也大量增加,其实这个时代原本就是隆万大开海后井喷式的发展期,一直到崇祯年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涌入中国,这个贸易量可不是虚的,现在也不过就是刚刚开始,只是辽阳因为惟功的关系,恰逢其后,有效的推动了一把而已。

就是这样,苏常等地已经是富裕的不行,但再肥的肥肉,也架不住一群狼来啃。据宋钱度所知,不仅是各地有税监太监,还带着大量的锦衣卫和府军前卫等御前亲军充任的副使,帮手,这些人身后又是勋贵亲臣,这帮人原本就人多势众,到了江南,就开始招兵买马,将地方打

《调教大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一鸟嘤鸣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30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