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皇上,沛县百姓苦啊……”

“茅草屋被大风吹破,一半的百姓露宿街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每只能喝一碗面糊糊充饥……”

“每当微臣看到百姓的凄苦,便心如刀绞,痛的晚上睡不着觉!”

沛县县令宋隐,正在给大明皇帝朱元璋写奏折。

“田地的贫瘠令人无法想象,农户辛苦劳一整年,收获的粮食竟然还没有播下的种子多!”

“微臣不得不开仓放粮,可县衙的粮仓里,也空荡荡的一颗谷子都没有!”

在一旁的师爷揉揉眼睛,县令大人简直睁着眼瞎话啊。

“大人,沛县可是连续五年大丰收,今年的产量又创新高!”

“粮食堆不下,必须要去隔壁几个县剿匪,多抓些贼人回来建粮仓!”

“哦!”

宋隐将毛笔蘸蘸墨水,继续写道。

“县里盗贼横行,县衙关满了囚犯,仍旧不断的有山贼,掠劫百姓,屡抓不止……”

随即抬起头问道。

“师爷,县衙大牢里,现在还有多少犯人?”

“回大人,从您上任半年后,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富足,沛县再也没出现过贼人,狱卒闲年年白拿俸禄,惭愧的想要辞职了。”

“附近的百姓,拖家带口,恳求落户在本县,登记的人每在衙门口排起长队,光是上半年就增加了一万户!”

“好,争取下半年再来一万户!”

宋隐大喜,继续写道。

“县里官道年久失修,道路崎岖不平……”

“税赋严苛,人口逃亡严重……”

自从穿越到了大明初年,宋隐每个月都要给朝廷写一封奏折,报告情况。

他本来高中毕业,在厂里打螺丝,因为加班过度,眼睛一闭就变成了一个平凡无奇的古代县令。

现在的皇帝,是杀官不眨眼的朱元璋。

做官难!

每个月写的奏折,能不能顺利送到朱元璋手里,宋隐不关心。

只要朝廷别有事没事加税,皇上别怀疑自己贪钱就成。

所以要哭穷啊!

咱沛县都穷成这样了,就算想贪,也抠不出一文钱!

宋隐在奏折中,从各个方面,详细的论证了沛县的贫穷,这事儿他已经干了五年,驾轻就熟。

“大人,您将沛县治理的繁荣昌盛,却不宣扬出去,朝廷如何会知道,您自己又如何升官发财呢?”

师爷为宋隐不平。

“升官有什么用,伸头就是一刀!”

宋隐一副看傻子的神情。

他把沛县搞的跟世外桃源一般,不就是为了躲避明朝初年的战火,不卷入靖难之役。

安安稳稳的躲在偏僻的地方当霸王,多爽!

“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每睡到自然醒,睁开眼看到十几个美娇娘。”

“有钱在哪都潇洒,懂吗?”

“大人高见!”

师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反正布政司都没咱大人贪得银子多!

晾干墨迹,封好奏折。

“送去驿馆。”

宋隐打了个哈欠,奏折写累了,要出去放松放松。

“再通知怡红院,今晚我过去,花魁头牌都给我留着。”

“大人,您每日左拥右抱,喝酒听曲,实在有损声誉……”

师爷苦口婆心。

宋隐拍案而起,“本大人辛辛苦苦搞建设,为沛县繁荣操碎了心,还不能享受一下?”

此时,通往沛县的官道上。

一辆普通的马车,缓缓前校

上面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皇后马秀英。

跟随在身旁的,还有长子朱标和次子朱樉。

护卫和车夫,则是神机营乔装改扮的。

“老爷,离沛县不到两里地了。”

“要是没记错,这次应该能找到真正的祖地。”

马秀英语气中带着对祖先的崇敬。

因为微服出巡,所有人都改换了称呼,朱元璋被称为老爷,马秀英自然而然是夫人。

“嗯,我时候听爹过,就是沛县!”

朱元璋点点头。

祖地,还有祖坟,象征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对于新生的大明王朝,甚至可以是龙气所在!

这次朱元璋回凤阳祭祖,然后悄悄带着一家四口,寻找他们老朱家真正的祖地。

朱元璋的确是在凤阳出生,但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从别的地方逃荒到凤阳的。

好在朱元璋隐约记得父亲曾经提起过沛县。

“沛县是个好地方呀!”

“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在沛县起兵,建立了大汉王朝!”

“咱确定祖地后,好好修缮一番,定能护佑大明王朝。”

大汉,一直是历史上强盛王朝的代名词,为人向往。

从现在华夏的百姓都自称汉人,就能明白汉朝的影响力。

朱元璋露出一丝笑容。

他驱逐鞑虏,一生致力于恢复华夏,自然希望大明能像汉朝一般,成为华夏衣冠的代名词。

“爹,您快来看,这路和咱们走的不一样!”

两个儿子朱标和朱樉,忽然惊呼出声。

朱元璋不悦。

次子咋咋呼呼就算了,太子朱标向来稳重,也跟着一起毛躁了!

“什么路不一样,官道有好有坏,大惊怪……”

他的话音戛然而止。

眼前是沛县的界碑。

“美丽沛县欢迎您!”

两丈高的界碑上,是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界碑这边,破烂的官道,崎岖不堪,两辆马车交错都费劲。

界碑那边,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两旁一棵棵耸立的青松,路面上并排走八两马车不成问题!

比皇城的路还宽敞,还整洁!

朱元璋惊了。

马车行驶在上面,平稳的没有没一点震动,舒服至极。

微风吹来,两旁的稻田泛起金黄色的波浪,稻香阵阵,每一株稻穗,都饱满的下垂。

收割稻谷的农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坐在一架奇怪的农具上,脚踩着踏板,一边前进,一边收谷子。

“这是什么路,那又是什么农具?”

朱元璋一家四口,都伸出了脑袋,惊奇的看着一牵

“第一次来沛县?”

旁边,一个赶着毛驴拉车的老汉笑道。

“这路是县令设计建造的,名叫马路!”

“沛县一共有四纵四横,共八条这种大马路,其他马路不计其数。”

“农具叫做人力收割机,四个人一能收割十亩稻田!”

“县令还了,以后造出机械收割机,一个人一就能收一百亩!”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一收一百亩!

那怕是仙家的法宝吧!

现在这个人力收割机,四个人一收十亩谷子,也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还有马路……

看老汉脸上自豪和幸福的笑,不会骗人。

朱元璋也跟着露出笑容。

“你们的县令,是个好官!”

大江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