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七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抗战之特混战队

松山战役既已接近尾声,中国远征军付出惨重伤亡,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惨烈战斗,最终的伟大胜利即将来临。

主战军第8军军长何绍周军长、副军长李弥将军、参谋长梁筱斋将军和重庆作战参谋长封裔忠将军、美军最高顾问多恩将军一起来到张君浩特混战队,大量战地记者随行,他们要观摩特混战队对日军的最后一击,要不然真锅邦人哪有机会焚烧联队军旗?张君浩特混战队假如不用等何绍周军长等前来观摩,日军残部绝对没有机会看到今天初升的太阳。

特混战队已经严密包围了日军残部所在树林,张君浩只要一声令下,四十门迫击炮便会齐轰,轻重机枪扫射,日军残部有一人能走出树林,算日军命大。

在树林西侧有一个小高地,小高地上长满松树,小高地离日军所在树林只有两百米距离。第8军军长何绍周将军、副军长李弥将军、参谋长梁筱斋将军、重庆作战参谋长封裔忠将军、美军最高顾问多恩将军、特混战队队长张君浩和十多个中美记者全都站在小高地上。在以小高地为中心,往两侧延伸,站满特混战队突击队员们。

太阳努力从血海中探出红彤彤脸庞,苍茫松林在硝烟中顽强挺直身姿。远处的枪炮声已经逐渐平息,马鹿塘、大寨、小松林等地日军必然已经全都被肃清。

付出数千官兵伤亡,经历数月艰苦卓绝战斗,号称东方直布罗陀松山即将被完全收复。对中国远征军抗战来说,消灭最后日军残部时刻具有十分重大历史意义。

松山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以战役级投入和牺牲,赢得了战略级的战争目标。战役的胜利,必将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中国大反攻序幕;未来滇缅公路可以畅通无阻地运送大批部队和装备,物资及重炮兵必将源源不断通过这个“东方直布罗陀”,向龙陵腾冲战场开去,形势必将逆转。松山战役的胜利将不仅大大增长抗日胜利的信心,还必将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拔下滇缅公路上最硬的钉子,为最终打通公路奠定基础,而且还拉开中国大反攻序幕。

意义重大,战场局势又绝对可控,张君浩才敢让观摩团如此就近观战。

张君浩站在观摩团正前方稍低一些地方,他双手端着上了刺刀半自动步枪,腰带上不仅插着匕首,手枪,还把温盖特将军赠送他的阿拉伯宝刀也插着。

张君浩自穿越以来,取得过无数次堪称伟大胜利,在他看来,只要他率领特混战队参战,胜利就是必须的,他已经习惯性获胜。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按理说不应该过于激动。然而,此时此刻的张君浩却心潮起伏。他并不是为特混战队有幸在观摩团观摩之下,结束伟大的松山战役,而是张君浩看到了结束这场战役的深远意义。拿下松山后,中国远征军就可以一往无前杀向北缅与中国驻印军会师,由此,从列多到昆明公路就可以修通。随着源源不断外援运进中国,中国国内抗战形势必然会有极大改观,抗战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英勇顽强的中国军民。

熟悉张君浩的突击队员们都很清楚,看张君浩现在的架势,是想亲自和日军进行最后的战斗。要不然,张君浩不会在半自动步枪上上刺刀,更不会把宝刀也带上。

张君浩确实做好了亲自和日军进行最后战斗的准备。

从理论上来说,张君浩亲自和日军进行最后的战斗没有必要,但张君浩因为特战能力强大,拥有着信心,而且不仅想在观摩团及记者们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而且还想用日军所长把日军彻底消灭。让最后的日军临死必须明白,即使拼刺刀,中国军人也能把日军全体消灭了。

何绍周军长问封裔忠将军:“现在就下达总攻命令?”

封裔忠将军举起手,仔细察看着几百米外的树林,皱眉说:“日军好象从树林里走出来了,全都上了刺刀,我想看看这些日军死到临头了,还能耍什么把戏。”

何绍周军长笑说:“我在浙江时,见识过日军的最后把戏,日军会象疯子一样,端着上了刺刀步枪,发动最后的死亡冲锋。”

封裔忠将军点头说:“我知道,浙江战役我全程参与了。日军以为拼刺刀天下无敌,中国各部在和日军拼刺刀过程中,时常会遭遇惨败。”

何绍周军长点头说:“所以,我们绝对不能给日军拼刺刀机会。”

封裔忠将军点头说:“那就用迫击炮轰,用机枪扫射,把最后的日军全体消灭了。”

张君浩右手举起半自动步枪,朗声:“慢!请各位将军给我机会,让我先和日军较量一下拼刺刀!”

观摩团全体大惊。

封裔忠将军说:“哪用你亲自和日军拼刺刀,日军可全都是拼刺刀高手,三个中国军人都拼不过一个日军。”

张君浩朗笑说:“我就想用日军之擅长,把这股日军消灭了。长官们,请你们看好了,我是如何把这股日军消灭了的。”

谷氤

封裔忠将军想阻止张君浩,可张君浩说完后,就大踏步走下小高地。张君浩既然主意已定,就不管封裔忠等将军们的态度了。张君浩清楚封裔忠将军等绝对不会同意他和日军刺刀,所以,只能头也不回地走下小高地。

何绍周军长大吼:“全体准备战斗!”

特混战队突击队员们全体端起枪,瞄准从树林里走出来的日军。

观摩团全体人员看着张君浩大步走向日军背影,心情无比复杂。

张君浩走下小高地后,冲日军用日语大声说:“小鬼子们,我是张君浩,日本大本营有悬赏,谁能杀了我,就可以官升三级。全都冲老子来,老子就在这里等着你们。”

日军第113联队副官真锅邦人少佐看到从小高地上走下张君浩,本来内心中就充满好奇,听张君浩说后,不由狂喜,能死在张君浩手上,绝对是光荣!此时此刻,谁还敢妄想官升三级?连活命的机会都不可能有。杀掉张君浩?真锅邦人少佐有这种妄想,却没有这种信心。

张君浩在日军心目中是天神一样的存在,普通凡人不可能杀得了天神。日军之所以愿意为天皇献身,是因为日军把天皇当成了天神,日军对天神天然崇拜。

明知杀不了张君浩,真锅邦人少佐为激励士气,仍然对日军狂喊:“天皇的忠勇子民们,前面的就是大日本帝国最大的敌人张君浩,为了天皇,为了全体牺牲了的皇军,杀啊!坚决把张君浩杀了。”

真锅邦人少佐挺举指挥刀带头向张君浩冲过去。一百多日军步兵有的举指挥刀,有的端着上了刺刀三八大盖向张君浩呐喊着冲过去。

张君浩站在原地,等日军冲过来。

日军快速奔跑一百多米立即就会成为强弩之末。

即使有把握能完胜日军,小技巧照样得使用。

在日军向张君浩疯狂扑去之时,观摩团成员全体心悬在喉咙口,屏气凝神观看。

张君浩双手端着半自动步枪,一动不动站着。

当日军冲到离张君浩只有几米距离时,张君浩突然一个箭步迎着最靠近他的日军走过去,一个虚晃,日军刺刀突刺过来,张君浩手中半自动步枪拨开日军三八大盖,跑步弓前腿,半自动步枪上刺刀贴着三八大盖枪身突刺进日军胸膛。张君浩拔出刺刀,日军歪倒下去。

张君浩拔出刺刀后,左架枪身,弹开日军的另一把刺刀,半自动步枪上刺刀划半弧,捅中那个日军肚子,张君浩双手一拧,日军肚子被开膛。

张君浩左撤步让开刺来刺刀,枪托击打日军面门。

张君浩三下五除二轻松杀了十几个日军后,把半自动步枪投向一个日军,刺刀扎中日军胸膛后,日军仰面倒下。张君浩拔出温盖特将军赠送的阿拉伯宝刀,杀进日军中,左劈右砍,刀刀见血。张君浩把跑酷技术施展开,在日军中闪展腾挪。手中宝刀非常锋利,加上张君浩单手就拥有两千斤力量,宝刀从日军腰部划过,日军上下半身就瞬间分离。宝刀从日军脖子划过,日军的头颅和身体就会分家。宝刀从日军刺刀上划过,日军刺刀就会折断。张君浩杀到哪里,哪里的日军就会瞬间倒下。

最擅长拼刺刀的日军,在张君浩快如闪电的攻击面前,一个个全都变得行动迟缓,仿佛是稻草人,等待着张君浩收割他们的狗命。

张君浩的运动速度太快了,快得让人感觉有瞬间位移能力,张君浩的出手太快了,快得让人看不清他的出手,手中宝刀的影子有时都看不见。

小高地上,中国远征军美军最高顾问多恩准将情不自禁大声说:“张君浩,真乃太阳神在世!”

封裔忠将军说:“张君浩假如生活在古代,一定能够征服全世界。”

何绍周将军说:“在秦汉,张君浩可以封为万户侯。”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夜子莘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4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