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生存守则》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濮王系子孙,早在英宗登极之后,迁至南京居住。鲜理朝中之事,更别说私交朝中大臣。
如今到访杨家的消息一流传出去,不仅是在杨家,在整个泰山庙巷都引起轩然大波。
杨定国大惊失色,也顾不得蔡绦在此,赶忙出门迎接。
赵仲理四旬有余,膀大腰园,一弯细眉凤眼却像极了官家。正耐心地站在院子中等着有人来打理他。
在他身侧,还站着个八岁上下的小郎君,穿着华衣锦服,一双好奇的小眼睛悄悄的四处瞅着。
见杨定国一脸惶恐地奔上前来,赵仲理眯着眼笑起来,脸上的肉都快把眼睛挤没了。
“想必这位便是杨少卿了,今日多有打扰,还望少卿见谅!”赵仲理对杨定国行礼问安道。
“岂敢岂敢!”杨定国赶忙回礼,“不知今日将军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将军恕罪。”
“少卿哪里的话,今日某贸然前来,少卿莫要嫌弃才是。”
……
赵士俴见大人们客套着说话觉得无聊透了,索性明目张胆的左顾右盼起来。
右侧的厨房窗户后面有人探出半个脑袋在看着他们,背后的杨家大门外定是挤了不少人,关起门来议论声都听得这么清楚
至于那个人……
目前,暂时还不知道在哪里,等会问问就是了。
杨定国终于寒暄完了,客气地领着几人又回了堂屋。
赵仲理将赵士俴向大家介绍后,杨定国恭敬地请他们坐了上座,然后才将杨沔和蔡绦介绍给赵仲理。
只是令蔡绦有些奇怪的是,对于自己出现在杨家,赵仲理似乎并未有半点讶异,好似之前就知道了似的。
他不禁脑洞大开,难道背后捣鬼的是濮王的人?
这么一想,自己差点没吓出半身冷汗,他心中在回忆,想不出蔡家得罪得罪过濮王,难道是自己不知道?
他局促不安起来,早没有刚刚那般自信飞扬。
赵士俴坐在上座,看着紧紧攥着蔡绦衣袖、不知发生何事的蔡征,心想原来就是这小子。
“此次前来,是有个不情之请。”赵仲理看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直抒来意:“今年上元节有幸得官家允许在东京度过,侄儿自在宫中初见就十分中意那盏白玉走马灯,每天都闹着进宫去看。”
“而后官家考学皇子们,将灯赐给了嘉王他才作罢。谁知嘉王又将灯送出宫外,结果我侄儿又惦记上了。直到前两日,不知打哪听说了少卿欲将走马灯卖给蔡学士,便闹起来要买。”
杨定国一怔,与蔡绦面面相觑,不知又是何时起的谣言。
赵仲理对着蔡绦咧嘴一笑:“今日来得正是时候,怕再晚一步这灯就要归蔡家了,不知蔡学士是否愿意割爱呢?”
左一个蔡家,右一个濮王。
杨定国心中如万马奔腾,这究竟是谁传出的谣言,把权贵都招来了。
他正想言明此灯怕是公主又收回,但想想又有些不妥,再扯出个公主,岂不是让此事更混乱吗?
他沉默了许久,才道:“实不相瞒,杨家卖灯不过是谣言罢了。这走马灯乃是孙女猜中,且也是万分心爱。若某贸然将灯……献出去,只怕孙女会十分伤心——”
“那就把她叫出来,问问她如何?”赵士俴听到杨定国这般推脱,十分直接地道,“这灯不是她的吗?只要她同意了,这灯就可以卖给我们了不是吗?”
“……”
杨定国被赵士俴的惊人之言堵住了,此事怎可由一个女娃娃做主,但是又无理由拒绝,他只好看向赵仲理求助。
却见赵仲理摸着下巴思考着,拍了下桌子道:“我觉得可行!还是你鬼主意多,不知少卿觉得……”
杨定国顿时傻了眼,早听闻濮王幼弟赵仲理做起事来常常不符合常理,今日一见实在是……
见赵仲理催促着他把杨桢请出来,杨定国骑虎难下,只好一脸为难地招来刘妈妈。
另一边,被堵在小跨院的杨桢听到这个濮王胞弟来访时,还一无所知,拉着李氏科普了半天,这才有些明白此人身份。
李氏有些心焦,赶忙吩咐了刘妈妈去正院小心侍奉,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让杨桢还以为是皇帝微服私访到杨家了。
不过这也正巧说明了此人的身份,但杨桢心中却更迷惑不解了。
这个濮王胞弟到底是什么来路?难道是崇福请来帮忙的吗?
不大可能呀,昨日才刚刚让人把信送去姚家,说不定这会信还没到崇福手中呢!
在杨桢看来,宫里宫外消息流通一直很慢,即使有姚鸿做中间人,她与崇福的交流也是三四天才能传达一回。
她正满脑糊涂的猜测起濮王来访的原因时,刘妈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都来不及喘就道:“娘子,官人让桢姐赶紧过去,这会屋里的人都等着呢,得赶紧帮桢姐收拾收拾!”
李氏差点没反应过来:“什么?让桢姐过去?出了什么事!”
“不好啦!这右屯卫将军是带着侄子过来卖咱们的走马灯的,这看样子蔡家也要买,两边僵持起来,说让桢姐过去做个决定。”
“买灯?”李氏傻眼了,“我们何时说过要卖灯了?是官人说的吗?”
“不是官人说的,听说是这城里都这么传,所以就把濮王那边的人招来了。”
杨桢了然,看来赵仲理是被这坊间流言招来的。她不禁有些犹豫起来,她原计划是敲蔡家一笔,可如今若是得罪了这赵仲理,会不会惹祸呢?
不能让贵客久等,李氏不过给杨桢套了件没穿两次的外衣,重新输了梳头发,便忧心忡忡地让刘妈妈带杨桢过去了。
杨桢索性不再考虑这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决定到时候看着情况再说吧。
蔡绦听赵仲理所说不禁松了口气,但随即心又提了起来。
一是不知赵仲理所说是不是真的。
二是蔡攸交待过他,让他务必将走马灯买回来,然后大大方方地带出杨家。同时蔡家已联系了人,一旦蔡绦带灯出了杨家,就把消息放出去。
这么一来,岂不是要与赵仲理相争了?
他心里衡量着轻重,如今蔡攸已将后续的事情安排妥当,不宜再生波折。
再说濮王,虽说比赵氏宗亲,身份稍微贵胄了一些,但终究是个闲散王爷,甚至多年来远离朝堂纷争。
不过是一盏灯的事,应该不会就此与蔡家结怨。
这么想着,他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灯抢到手!
思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