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彦岑坐在茶堂石凳前,正百般无聊地甩着小马鞭,时不时回头看看半掩着的门口。
堂祖母种尹氏和母亲已经在里面听慧福大师讲佛近两个时辰了,然而还是门没有出来的意向。
今日本是已穿戴整齐,兴致勃勃要跟着爹爹出门。谁知早晨请安时,堂祖母一句“让岑郎和我去寺里祈福吧”,爹爹当场应允了。于是,他只好跟着来大相国寺了。
一开始,逛着相国寺里的小摊子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没一会,便有僧人引路去见大师,他又不敢跟堂祖母要求自己去玩,只好委屈地跟着远离了主殿。
种彦岑心中还惦记着门前见到的猴子,正寻思着待会怎么求母亲把它买下。这时,突然听到林中有人说话。他向家仆嘘了一声,仔细倾听,确实从林中传来呼救声,居然是有人在喊“救命”!
他不禁站了起来,兴奋地对屋内喊道:“大婆婆,有人喊救命咧!”
听到他的话,屋内的木鱼声也截然而止。等到种尹氏打开门刚想说话时,只看到种彦岑带着家仆即将消失在树林中的背影,她无奈地朝种彦岑方向嘱咐道:“你们小心些,护着点岑郎!”
种彦岑在途中想象了来人求救的画面,或者是被人打劫了?还是有人遇到了野兽?
这么想着,他不由升出一股豪迈之气,自己若是能把人救下,下次寄家书给祖父们时定会夸上自己几句。这么想着,他的脚步不住地加快。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求救者是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娘子,正满身污渍坐在树下,穿的鹅黄色蝶飞裙裳东一块西一块沾上了泥块,头发散落下来,双丫髻上只留着两朵绢花摇摇欲坠。
看到他们,小娘子脏兮兮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笑。
袁媛正揉着膝盖,不一会,便看到一个清秀的小男孩与两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循声而到。
她注意到,小男孩的穿着与汴京人士有些不一样。
到大宋这么些日子,但凡她见过的人,身上所穿多是锦、缎、袖等丝绸,少见有皮毛之物。而小郎君穿戴的服饰虽也是丝绸,不同的是在袖、领口处,绣上了褐色的皮毛之物,脚上蹬着一双质感感觉很不错的类似鹿皮的靴子,看样子八成是也许是从寒冷之地来的。
种彦岑四处看了看,周围确实是没有别人,只着小女孩一个,倒是有些失望。身后的侍卫出声问:“小娘子可是受伤了?”
袁媛正想说话,看着几人穿着打扮不像普通人家,便先坐着礼貌地行了个礼才道:“几位郎君,刚刚我和家人走丢了,只怕家里人正在殿内四处找我呢,不知你们能否去殿内传个话?”
“你走丢啊?”种彦岑挠挠脑袋,若是遇到野兽、坏人他还能冲上去甩个几鞭,可若是走丢……他只好回头询问道,“她走丢了,现在怎么办?”
侍卫对另一侍卫说道:“你先回去禀明夫人,最好带个婆子过来,先扶这小娘子过去休息。之后的再听夫人吩咐。”
那人“诶”了一声便往回跑,留下彦岑和男子两人陪着袁媛。不知该说些什么,男子秉持非礼勿视的原则不看袁媛,四处打量风景,而种彦岑则是转着眼珠打量着袁媛,就这样,沉默的气氛持续了好一会。
袁媛轻轻咳了声引起他们注意,道:“两位郎君,不如我们也先慢慢走过去吧。我没什么大碍,还可以走路的。”
袁媛望着男子,其实还有半句话没讲出来:赶紧把我扶起来吧……
可男子却想着这小娘子虽还未到注意男女大防的年纪,但他们此次进京是有事在身,还是注意些才好。便决定等丫鬟过来,再扶小娘子起来。
谁知种彦岑听了之后,兴冲冲地想去扶袁媛起来。男子急忙提醒了一声,种彦岑止住了脚步,犹豫地看了眼袁媛。
他想了想,扬扬下巴对道:“有办法了,你等等。”
说着他在周围转了一圈,把刚刚袁媛扔在一旁的树枝拾起,把另一头伸向了袁媛,然后笑眯眯地得意道:“抓着树枝,我扶你起来。”
袁媛望着种岑彦干净的笑容,不禁有些愣神,下意识也跟着笑起来。
很多年以后,当有人问起她从何时把自己真正当成杨桢时,她自然的想到了这一天,并且,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一幕:在晦暗阴冷的树林里,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阳光灿烂的笑容,还有那根正如冥冥之中出现的树枝,让袁媛变成了杨桢。
种彦岑和侍卫陪着拄着树枝,一瘸一拐的袁媛慢慢地走着,面对他们询问自己为何独自一人出现在树林。袁媛谎称自己走丢后遇到一名中年男子说要带她去寻家人,等渐渐发觉不对时,赶紧趁男子不注意时,挣脱了他的手往林中跑,这才迷了路。
后来,与前来接应的婆子遇到,背起袁媛才快速地往茶堂走去。
门前,尹氏和慧福大师等人也一直在等着,直到看到仆妇背着个小女孩一起进了屋子。
袁媛被放置在屋里榻上时才松了口气,暖暖地热气迎面而来,让她觉得自己脚上的冷意正在往上渗,一个哆嗦,不禁打了个喷嚏。
众人中一身着墨绿长襦的妇人虽穿着低调,但隐隐流露出稳重的气场,梳得整齐的白丝髻成圆翻髻,眼神沉稳睿智,正不慌不忙指挥着众人给袁媛送茶盖披风。
应该就是小郎君路上所说的“大婆婆”吧,旁边那个身穿湖碧色梅菊纹样褙子的妇人应该也是主人家。
果然,还在喝着茶暖身子的袁媛,便听到一起进来的种彦岑叽叽喳喳地和两人说着话,他摇着白发娘子的衣襟道:“大婆婆,这小娘子差点被人拐了,要不我们去把那拐子抓了如何?”
白发妇人挑挑眉,口气平常地说:“你觉得哪家的歹人会等在原地等人来抓?”
“啊?对哦。”种彦岑听了之后只好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是孙儿想简单了。”
白发妇人安抚地摸摸种彦岑的脑袋,转头向袁媛说:“小娘子别担心,你现在安全了。奴家姓种,是来寺里祈福的人家。不知小娘子可否知道自己姓什么还有家人特征,且把事情说上一遍,我们好让人去寻你家人。”
袁媛先是向他们道了谢,再道:“我姓杨,今天和婆婆、婶婶来寺里玩,刚刚在一个可以算命的地方有好多人在打架,然后我就不小心和家人走散了。”
然后接着又把自己编的被人带走的那一番话说了一遍。
种夫人听完,与屋中的大和尚对视点点头,然后微微侧脸对身旁的男子道:“你与小师父一起去殿里问问情况,看看有没有杨姓的人家在找人的。”
身后的男子点头,与一年轻和尚一起出了门。
然后种夫人面带微笑地对袁媛道:“小杨娘子怕也是累了,且在这稍微休息一会,待会便会寻到你家人的。”
看到妇人并未起疑,又话语亲切,袁媛只觉得松了一口气。
身旁的老和尚又询问了袁媛带走她的人长什么模样。袁媛当然不知,只好说那人很高没看清楚全脸,随意描述了穿着打扮糊弄过去了。
可还没说上几句话,门外传来急切的跑步声,袁媛心想讶异这么快便找到杨家人了吗?明明自己在林里走了很远来着。
“娘子,二爷三爷传消息来了。”原来不是刚刚随和尚离开的人。
种夫人听到后,便让袁媛先休息,带着种家众人出去。一时,房间里只剩下袁媛和坐在凳子上闭眼捻着佛珠的老和尚。
袁媛隐隐约约听着外边说到什么“二爷三爷……请了大人……樊楼……尽快……娘子们……”
不一会,种夫人便进来了,先是双手合十对老和尚一拜道:“今日多谢慧福大师,因家中有要事,这便要去了。”
说着,看了一眼袁媛,又道:“我留下的家仆继续替小杨娘子寻家人,其他的就有劳大师了。”
慧福和尚“阿弥陀佛”一声,道:“施主尽可安心离去,但施主且听老丈一言,我佛有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祖所行之事与施主所虑之事一样,种施主心怀苍生、无畏无惧,正所谓大福德人修,大福德人受。施主向善,便是在时时拔除业障矣。”
种夫人听后,长叹一口气,又向和尚一鞠,便要离去。
袁媛看他们有事要走,也不好一直待在榻上了,下床又道谢了一回,随慧福和尚目送他们离开。
只见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种彦岑跟在他母亲身旁,突然回头望了倚门的袁媛。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生存守则》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