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潘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南下援兰城?”

“潘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要将骑兵都给叫回寿麓山,难道将军怕了不成?”

“潘将军,将士们吃也吃了,喝也喝了,都恢复了气力,为何还不出发?”

“潘将军,莫不是将军要叛国不成,眼睁睁的看着兰城被攻破,河西沦陷,如此,你如何能对得起陛下的恩遇。”

“潘将军!”

“潘将军啊!”

寿麓山,潘忠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张辽的嘴皮都被磨出血泡了。

可是。

潘忠纹丝不动,就是跟个王八一样,趴窝在寿麓山寨门内不出去。

张辽持之以恒,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潘忠尽快出兵兰城,从白天催促到晚上,甚至半夜十二点还过来催潘忠连夜出发。

陈文强全程漠视,跟看戏一样瞅着张辽焦急的样子。

但是,他却很清楚。

潘忠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将军,当军卒的时候就往最后面躲,实在没办法了才会冲杀。

当了将军之后从来不冲阵。

这样的人,若是听到董合部首领手里有三万骑兵无任何战损,是一定不会出兵。

所以,他提前告知了潘忠,避免潘忠一边派斥候南下探查一边带大军去封锁葫芦腰。

基本上等探查清楚潘忠已经封锁葫芦腰了,到时候潘忠骑虎难下,有张辽在不一定会撤。

但在这里,不用他主动,潘忠自己会把张辽拖住,而且会用非常得当的理由。

“三军未动,情报先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张大人莫要着急,一切等斥候探查清楚秦川情况之后再伺机而动。”

潘忠应付张辽可谓是轻轻松松,而且张辽没有半点脾气。

说实话,潘忠怕死。

说假话,潘忠派出了一百多名斥候探查秦川情况,合情合理。

“克烈部大军已经全部南下攻打兰城,此时兰城危机,还刺探什么情报,尽快南下援助兰城才是正事。”张辽完全就在无脑催了。

现在在张辽脑海中,似乎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兰城都不能破。

可是。

潘忠在此时也开始逐渐不鸟张辽了,言辞凿凿不容改变的道:“军国大事,张大人不懂,就莫要多言了。”

“本将军打了大半辈子的仗,知道现在该怎么做。”

“不知张大人可曾想过,就我们这点兵力,一旦出山,无论是永泰川还是青石滩,亦或者秦川,皆是广袤的戈壁滩。”

“一旦被克烈部骑兵大举进攻,我们有什么胜算?”

“况且,这军事之事瞬息万变,张大人离开兰城之时已是五天前的事情。”

“倘若真如张大人所言,兰城被攻破,此时我们如此冒冒失失的南下秦川,岂不是要被克烈部的人马搅碎了吃掉。”

“张大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之事,眼光要放长远,在乱象之中寻找一丝战机。”

“为将者,心态,任何时候都要放平稳!”

面对潘忠这等态度,张辽彻底放弃劝说潘忠,非常生气的回去睡觉。

还是那句话,一个北镇抚司千户,除非拿着密旨来调兵,若不然,是不可能号令一个卫指挥使司的。

而就在半夜三更天,阵阵马蹄声催醒了正在睡觉的潘忠。

凉州卫指挥佥使率领五千骑兵,从老虎沟出古马西道,折返向西回到了寿麓山。

陈文强被吵醒来之后,看都没有去看一眼,直到第二天清晨,这才不紧不慢的来到寨门。

此时看去,整个寨门变得森严了不少,凉州卫全面接手了寿麓山防务,这比乡兵要靠谱太多了。

入目所见,一排排的战马被放养在山脚吃草。

而一堆堆的篝火处,仅仅清扫了积雪的将士,露天而坐,夜不更衣,器不离手,相互靠着还在呼呼大睡中。

伙夫已经在准备伙食,一口又一口的大锅搭在火堆上面,倒水倒米撒盐就开始煮。

陈文强倒是第一次见军中伙食,特意还观看了一下,一口百人吃的锅倒米一斗,大概也就十二斤。

添水两次,伙夫对此掌握的非常熟练,第一次添水之后会把米汤盛出来倒入一个木盆里面,而后再倒水等米煮熟。

而在木盆里面,伙夫直接抓了一把盐撒进去,等到米饭煮熟之后就开始敲锣大喊一声:‘开饭了!’

犹如闹钟一样的军卒,一个个就睁开眼,竟然自己带的袋子里面掏出来两个碗和短筷,排队去盛米饭和一碗咸汤。

盛好之后就三三两两蹲在一起相互看着下饭,狼吞虎咽,实在噎的不行了就一口咸汤灌下冲一冲。

吃完,不远处有个水槽,把碗一冲,就又叠在一起放进布袋子里面,这个布袋子似乎是装战功耳朵的,就掉在屁股后面。

陈文强就真的看着这一旗的军卒吃完,这才来到潘忠所在的军帐之内。

潘忠在开小灶,和一群指挥同知,指挥佥使,千户一起,有两个炒菜一盆自盛的米饭。

当然,张辽也在其中,没有人给张辽单独开小灶。

见到陈文强进入,潘忠就踢了一脚旁边的千户,“滚一边去。”

踢走了一个千户,指挥同知又往旁边挪了一下,潘忠这才指着自己的旁边道:“来来来,侄儿,过来吃饭吃饭。”

“去拿一副碗筷。”

被踢走的千户只能放下碗筷去拿,拿过来放在桌子上,动手盛满之后,这才道:“七公子请!”

随后千户自动找了个空位远远的坐了下来。

陈文强并未因此看轻千户,反而特别关注了一下记住了这个千户叫‘刘大能’。

虽然,这千户被潘忠又是踢又是骂,还随意驱使。

但这也得分什么人踢骂使唤,若是换做指挥佥使随意使唤,那就说明这个人在凉州卫中是地位比较低的千户。

但换做是指挥使司使唤,那说明这个人地位甚至要比指挥佥使还要高。

在一个卫所之中,指挥佥使是衡定一个人地位高低的标准。

由此可以判断,这个刘大能是潘忠的心腹,其所在的千户所是潘忠的嫡系。

“张大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之事,眼光要放长远,在乱象之中寻找一丝战机。”

“为将者,心态,任何时候都要放平稳!”

面对潘忠这等态度,张辽彻底放弃劝说潘忠,非常生气的回去睡觉。

还是那句话,一个北镇抚司千户,除非拿着密旨来调兵,若不然,是不可能号令一个卫指挥使司的。

而就在半夜三更天,阵阵马蹄声催醒了正在睡觉的潘忠。

凉州卫指挥佥使率领五千骑兵,从老虎沟出古马西道,折返向西回到了寿麓山。

陈文强被吵醒来之后,看都没有去看一眼,直到第二天清晨,这才不紧不慢的来到寨门。

此时看去,整个寨门变得森严了不少,凉州卫全面接手了寿麓山防务,这比乡兵要靠谱太多了。

入目所见,一排排的战马被放养在山脚吃草。

而一堆堆的篝火处,仅仅清扫了积雪的将士,露天而坐,夜不更衣,器不离手,相互靠着还在呼呼大睡中。

伙夫已经在准备伙食,一口又一口的大锅搭在火堆上面,倒水倒米撒盐就开始煮。

陈文强倒是第一次见军中伙食,特意还观看了一下,一口百人吃的锅倒米一斗,大概也就十二斤。

添水两次,伙夫对此掌握的非常熟练,第一次添水之后会把米汤盛出来倒入一个木盆里面,而后再倒水等米煮熟。

而在木盆里面,伙夫直接抓了一把盐撒进去,等到米饭煮熟之后就开始敲锣大喊一声:‘开饭了!’

犹如闹钟一样的军卒,一个个就睁开眼,竟然自己带的袋子里面掏出来两个碗和短筷,排队去盛米饭和一碗咸汤。

盛好之后就三三两两蹲在一起相互看着下饭,狼吞虎咽,实在噎的不行了就一口咸汤灌下冲一冲。

吃完,不远处有个水槽,把碗一冲,就又叠在一起放进布袋子里面,这个布袋子似乎是装战功耳朵的,就掉在屁股后面。

陈文强就真的看着这一旗的军卒吃完,这才来到潘忠所在的军帐之内。

潘忠在开小灶,和一群指挥同知,指挥佥使,千户一起,有两个炒菜一盆自盛的米饭。

当然,张辽也在其中,没有人给张辽单独开小灶。

见到陈文强进入,潘忠就踢了一脚旁边的千户,“滚一边去。”

踢走了一个千户,指挥同知又往旁边挪了一下,潘忠这才指着自己的旁边道:“来来来,侄儿,过来吃饭吃饭。”

“去拿一副碗筷。”

被踢走的千户只能放下碗筷去拿,拿过来放在桌子上,动手盛满之后,这才道:“七公子请!”

随后千户自动找了个空位远

远的坐了下来。

陈文强并未因此看轻千户,反而特别关注了一下记住了这个千户叫‘刘大能’。

虽然,这千户被潘忠又是踢又是骂,还随意驱使。

但这也得分什么人踢骂使唤,若是换做指挥佥使随意使唤,那就说明这个人在凉州卫中是地位比较低的千户。

但换做是指挥使司使唤,那说明这个人地位甚至要比指挥佥使还要高。

在一个卫所之中,指挥佥使是衡定一个人地位高低的标准。

由此可以判断,这个刘大能是潘忠的心腹,其所在的千户所是潘忠的嫡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