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红楼》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却说林家接了圣旨,甚是欢喜。唐夫人早听去过甄家的几个妇女说起过甄家姑娘,容貌出挑不说,待人接物也挑不出半点毛病。何况甄蓁两次救了她的孩子,如今又是皇上亲自赐婚,唐夫人直把她当做林家的福星,恨不得立刻娶过门。
林湘得了消息,难得去了林如海那里,也不叫丫头通报,一进门就看见林如海喜滋滋的坐在书桌前,不知在写些什么。
“哥哥大喜,妹妹给哥哥道喜了。”
林如海抬头看见林湘立在门边,忙放下笔,起身相迎:“妹妹怎么过来了,也不叫我一声。这几日风大,怎么就站在风口里。”
林湘掩嘴而笑,道:“竟不知哥哥这样体贴人,我那未来嫂子真是好福气。”
林如海脸色微红,含糊道:“妹妹浑说什么呢。”
林湘走到桌案边,纸上一首词已然写了大半,欣喜之情跃然纸上,促狭道:“可不是浑说,这又是什么呢?哥哥这样高兴,想来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只是不知道为的是甄家,还是甄家姑娘。”
“你也是定了亲的人,如何又来笑话我。”
林如海忙将一张新纸覆在上面,不叫她看。
林湘也不理会,走到一旁坐下,轻声道:“我原想着与甄姐姐也算相熟,比旁人总要了解得多一些,因此特特过来和哥哥言说一二。既然哥哥觉得我是在笑话你,也就罢了,妹妹这就回去了。”
话虽如此,人却是稳坐堂前。
林如海闹了个脸红,因性子内敛,也不好直接相问,便道:“说与不说只看妹妹高兴,我只知道去岁若不是她,恐怕也没有如今的我。况且那时她与我并不相识,更不知道我是永宁侯之子,萍水相逢之人也能慷慨解囊,我便知她是个善良的,如此也就够了。”
林湘也认真起来,不住的点头:“是这个理,若有慈悲之心,必然坏不到哪里去。何况那日我落水,甄姐姐竟也奋不顾身的下了水,此情此意,我这辈子却是还不清了。日后哥哥倘或与嫂子拌嘴,我必定是站在嫂子这边的。”
说到后来却还是开起了玩笑。
“那可了不得,五皇子也必定是站在你这边的,我岂不是孤立无援?”
林如海也难得这样玩笑。他明白林湘的意思,但私心里并不想用一个救命之恩来描述和甄蓁之间的关系,这门婚事也并非那么简单。况且这份恩情太过沉重,他莫名觉得对甄蓁来说这会是一个负担。
林如海的直觉并没有错,甄蓁面对林家的千恩万谢一向是不知所措的,她也隐隐的担心日后在林家的日子,如今唐夫人可能会因为这份恩情待她极好,可日子一长,谁也不能保证这个好会不会变味儿。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想太多,然而她所经历过的、所听过的,远比这些还复杂。况且她身边又没有个能说话的人,只能把这些都放在心里,越发胡思乱想起来。
如此积郁成疾,入秋的时候便病倒了。却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染了风寒,吃了药倒是好了许多,只早晚还要咳嗽,甚是闹心。不说李夫人日日关心,就连宫里的皇后都几次派人来送了许多珍贵药材。另有林家特意送来的血燕,却是林如海特意嘱咐的。如此行为不免莽撞,但李夫人是打心眼里高兴。
李夫人将甄蓁手中的书本抽走,问她:“今日的燕窝吃了没有,咳嗽可好些了?病还没好,费那些精神看书做什么。”
甄蓁笑道:“不过有些无聊,打发时间罢了。燕窝虽好,每日吃得多了也没什么效用,我叫她们隔日煮上,今天刚好没煮。既是咳嗽,只用川贝枇杷露也就是了,那些燕窝不如母亲吃着,秋冬补阴正当时。”
“我那里也有,只是不如你这个,一般的白燕罢了。这可是林家巴巴的送来的,你若不吃,有人可该哭了。”
李夫人说着又叫来丫头,问今日吃过药没有,咳了几声,又吩咐她们不许听姑娘的,只每日炖了冰糖燕窝给她,一定要看着她喝完了才是。又说不能因为药苦喝几口就罢,不许放凉了等等。
甄蓁听得好笑,撒娇道:“母亲也太看不起女儿了,药总是会吃的。”
“你要叫我放心,便好好的。从前也没这个毛病,怎么偏今年就病了,难不成真是京城太冷的缘故?”
甄蓁转了个身,把窗子开了条缝,今儿有点风,这么一吹果然有些冷,便道:“究竟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风吹在脸上竟跟刀子似的,但也并不十分冷。倒是金陵,一场秋雨一场寒,只怕不比京城强。”
“这话不错。”
李夫人小时候长在京城,自然也是感触颇多,“我昨儿进宫见了皇后,说起你的婚事,本来是想赶在五皇子他们前面,毕竟林湘是妹妹。若不是周家的老太太老去了,你哥哥也该在九月里成亲的。听皇后的意思,明年的日子没有合适的,和他们两个相冲,因此还是挪到今年,就是十一月初十的日子。你们就定在来年二月里,也只半年的时间了。原本该回金陵发嫁,偏你又得了郡主的封号,皇后的意思就从宫里出嫁。只是我想着不妥,便拒了,谁知皇后竟也不准。”
甄蓁像是听着别人的事一样,也没什么害羞,想了一会儿便道:“这是皇后有意抬高咱们家的身份,若是针对林家,很不必如此。依女儿愚见,怕是皇上的意思,也并非是抬高甄家,而是抬高林家呢。林家到这一代没有爵位可袭,虽说高中探花,也不过翰林院一个六品小官,为五皇子妃的娘家,确实弱了些。”
李夫人听她分析,也觉得有道理:“不管是抬高哪一家,总归是你们的好处。多少三品以上大员都出自翰林院,他又入了皇上的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甄蓁点头称是,又不由得担心:“只是如此一来,咱们家到底还是和五皇子绑在了一起。加上此次战事五皇子立下大功,恐怕待大军凯旋,朝中风云变幻,父亲再不能偏安一隅。”
“你也糊涂了,你父亲的话可是忘了?这指婚的圣旨是皇上亲自下的,且不用担心这个。你父亲到底是外省官员,林家虽在京城却又不显,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呢。”
甄蓁恍然一笑:“倒是我又多想了。”
李夫人叹道:“你就是太多心,心思太细,整日里操心这个担心那个,所以这病才不肯好。哪里又有这么些事可想呢,终归是上天注定的,你一个姑娘家,只叫外头爷们儿去操心也就是了。倒是想想喜欢什么样的嫁衣,虽然不用你自己做,早早的告诉了尚衣局去,也省的到时候忙乱。再有嫁妆里头有些东西还是要你亲自绣的,怕也要花上不少功夫。其他的有想要的,你也尽管说,这些可都是你日后的倚仗。”
“我哪里又懂得这些,不过凭母亲做主,总不会害了女儿。”
“我自然不会害你,可这些东西都是要交到你手上的,就是这会儿不熟悉,到时候还不是要过一遍,可是躲不过去。”
甄蓁不由得蹙眉,纤指一点:“这么些丫头,有他们帮我呢。”
李夫人失笑:“你啊你,真是懒到骨子里了,来前还学的那么认真,才多少日子又回去了。也罢,少不得替你挑几个厉害的陪房,也好帮你理家。”
正说着,外头又有人来禀报,说是林家来人了。
李夫人颇有深意的看着甄蓁,问道:“来的却是谁?”
“正是上回来的林家太太身边的嬷嬷,还有林姑娘身边的一个大丫头,带了些药材,还说想见见姑娘,请太太示下。”
“如此便请到这里来。”
李夫人转而对甄蓁道,“往后也是一家人了,可不用这样见外。”
甄蓁只做不明白,笑道:“必是许久未曾给林妹妹写信,恼我了。”
一时林家的人进来,甄蓁打眼一瞧,那丫头长得倒伶俐,只是不曾见过。
那丫头问过安,笑着说道:“我们姑娘问郡主好,原想亲自来的,只因近日事忙,天气又不甚好,也不便出门。知道我们太太派了人往这里来,便特意叫奴婢跟着来,只说替她看上一眼才放心。”
甄蓁笑道:“难为你们姑娘记着我,不过一时的小风寒,如今早已好了七八分。她近日可好,我知道她也忙,也不敢打扰,只等什么时候得空了,央了七公主,一块儿再到那百花园里赏玩才好。再往后,恐怕有一阵不能见了。”
“郡主这话竟是跟我们姑娘一样的,姑娘只说若是郡主身体无恙了,回头便去求了七公主,姐妹几个也好久未见,很是想念。”
“如此还麻烦她做什么,我只叫人去便是了,也省了她的功夫。”
甄蓁说完,便叫人去取了书桌上的笺子,“我连帖子都已下好了,正要叫人去呢。这一份是你家姑娘的,你且带回去就是了。”
李夫人在一旁打趣:“真个儿把你宠坏了,借了公主的花园子下帖,也不先去问问。”
甄蓁笑道:“只怕七公主正等着我这帖子呢。上回我进宫的时候她就闹着要攒个局,可惜那会儿天热,都懒怠动,如今正好全了她的念想。”
如此便把帖子送了出去,七公主又说每次都在园子里好没意思,竟是改成了近郊的枫叶寺。枫叶寺因枫叶而闻名,时常有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去游览,只要提前与主持打好招呼,过去倒也便宜。
金家小瑶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