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天空总是带着些温柔,夕阳西下,晚霞弥漫着整个天空。
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刚好有一缕落在远处缓缓行驶过来的马车上……
淮南府府城作为一个大都市四通八达,进出的人流量每天都挺多的。
这会儿这个时辰正是进城出城人最多的时候,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从泉河镇过来的车队也停下来缀在排队的队伍后面,等待着城门口穿着盔甲的官兵检查。
“娘,你看,好多人啊,前面的大门好高好大啊!”
二丫感觉到马车停下来了,好奇的掀开车帘朝着外面望去。
云娘子随着二丫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面排了许多人。
她透过人群看见了高耸巍峨的城墙,庄严冷峻的城门,严谨淡漠的士兵。
此时此刻她和二丫在队伍里显得如此渺小……
前面唐大山和姜柔也是掀开车帘看向府城。
唐大山还好,以前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的来过府城,不算是有什么特别感受。
姜柔则是第一次过来府城,看见这样的场景难免也会有些忐忑和惶恐。
不过一想到女儿女婿就在府城里,夫君也在身边。
还有一会儿快要见到女儿的喜悦之情,也就冲淡了那一丝身处陌生地界的忐忑惶恐。
队伍在往前走,城门口的官兵很快就检查到他们的车队。
士兵先是掀开马车门帘,看了看马车里面的情况,看看里面坐着的人有没有可疑之人。
例如什么逃犯、罪犯、违法犯纪之人。
确认马车里面的人不是什么可疑之人后,再检查检查后面拉货的板车上有没有什么违纪物品之类的。
一般情况下在城门口检查都不会出现什么特别的情况。
除非是有时候上面下了命令严查的,其余情况下士兵们都是随便看看,没什么大问题都会放行。
进城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些附近的村民、走亲访友的亲戚,或者是路过府城进去住客栈的。
极少碰到那些会出事故的时候。
——————————————
枣安巷,家里。
叶瑾在炉子上蒸好米饭,唐梨在灶台下把火苗掩成小火,让它继续慢慢的炖着锅里的排骨萝卜汤。
“阿瑾,好了没?”
唐梨掩好火后,起身问叶瑾。
“这就好。”
“那走吧,时辰差不多了,我们该去接爹娘了。”
两人锁上院门,走出巷子过去城门口接人。
唐梨和叶瑾快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就远远看见城门口排起的长队。
“阿瑾,这进城的人也太多了吧。”
唐梨向着城门口望了望排着的队伍。
看不到尾的队伍里,似乎还看不到来自泉河镇的车队。
叶瑾也顺着人群看了看,说道:“阿梨,爹娘的马车估计还在后面。”
“唉,那我们在这等等吧。”唐梨叹了一口气。
于是两人便站在城门内的一侧准备在这等等。
官兵放行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约莫两刻钟的样子,唐梨便隐约看见了来自泉河镇的车队。
她扯了扯叶瑾的衣袖,“阿瑾,我好像看见了家里的骡子了,你快看看是不是爹娘到了。”
叶瑾朝着唐梨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马车与马车之间夹着一匹骡子。
由于马车都是拉有货物或者车厢的,那匹什么都没拉的骡子夹在中间特别显眼。
叶瑾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家里的骡子,毕竟在唐家村时还是相处了一段时间的。
“没错,阿梨,那就是家里的骡子。”
唐梨一听叶瑾肯定的话,心情也激动起来,爹娘终于到了!
很快,城门口就轮到了马车骡子的检查。
官兵看见一行人拉了这么一长串的东西,例行公事的问了一句:
“别处来的?进淮南府府城来做什么?”
车队领头的回答道:“大人,我们是来走亲访友的。”
官兵听了之后,分别检查了一下带过来的行李和两辆马车。
看了一眼没问题后就很快放行了。
自上次唐梨写信回去后,唐大山和姜柔就很快回信了。
信里面说了他们过来府城的大概时间,以及云娘子已经同意过来府城。
到时候出发过来府城的时候会带上云娘子母子二人。
唐梨一看完信,就抽空特地去府城的镖局找了杨洪,委托他去唐家村接他们四人过来府城。
杨洪正是之前叶瑾和唐梨第一次来淮南府考试的时候顺路跟的车队。
上次杨洪送唐梨和叶瑾来府城考试,唐梨便觉得杨洪本人十分靠谱。
若是能请他去唐家村接爹娘过来府城,是最好不过的了。
车队一行人进入府城,唐梨和叶瑾赶紧上前招呼,免得大家错过。
“杨大哥,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唐梨对着领头的说道。
杨洪因着上次唐梨的铁锅,对唐梨和叶瑾十分感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