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我来时不逢春》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遂宁十年一月,京郊大雪,京城内红绸缎带十里不绝,锣鼓喧天一片闹声。
张尚书的女儿张兰时嫁于镇远将军的长子莫玄序。
圣上亲自指婚,将从未见过的二人点为鸳鸯。
镇远将军府内喜气盈盈,喜婆搀着兰时跨过门槛,堆起满脸的笑颜。
婚事本来定在春日,可架不住边关烽火再起,待到春日,莫玄序将随父出征,于是婚事只得提前。
“夫人,待会只需端坐,等待少将军来掀盖头。”喜婆言语间掩饰不住的喜悦。
兰时懒得听她说话,并不回应喜婆。
她高门大户出来的女儿家,不需要她如此提点,何况临出嫁那几日,张母将所有的仪式都悉数告知。
其中还有女德,以夫为天的训诫,她皆了然于心。
屋内红烛烧的火红,透过红布依稀能看见跃动的烛光。
吱呀——
房门被推开,夹杂着冬日凛冽的寒风,兰时嗅到风中的酒气。
她捏紧婚服的一角,对未曾蒙面的夫君感到紧张。
然而在长久的等待中,她的盖头并没有被挑起。
“我不久将要奔赴边关,生死难测,皇上为你我指婚不过是安抚两家,文武和睦。”朗然清晰的声音在兰时的耳边响起。
他为何要这样说?
兰时凝眉,被盖头遮住的眸光迅速黯淡。
仍旧没有开口说话,她能感知到少年就在桌前,离她不过几步之遥。
“夫君,何出此言?”兰时不解,嗓音中的惑然格外明显。
“只是想让夫人明白,我并非良人。”莫玄序饮下一杯酒,重重的磕在桌上。
随后寒意再次席卷兰时,莫玄序出门去了。
披在头上的盖头始终未掀下来,她如木头般在床前坐了一夜,手背上被眼泪浸润。
第二日兰时本该去向公婆奉茶,偏偏镇远将军与莫玄序已提早出发边关。
兰时倒也省了不少事,只是单单向婆母李氏请安。
彼时的兰时并不知道她的夫君早已出门去,家中只有李氏和她。
“兰时起来吧,家中人丁稀薄,萧辰缠绵病榻在寺中,我们二人且就随意些。”李氏温言开口。
美人在骨不在皮,面前的李氏眉眼凌厉,但举止极为贵重端庄。
兰时在家中听母亲提起过李氏,李氏本来是将门虎女,往日随父杀敌过,后来也是经皇帝指婚嫁于镇远将军。
这些是兰时母亲向她说的,还有一部分是兰时听丫鬟们的碎语。
李氏早年和莫绛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渐渐的莫绛不再与李氏接触,也就是莫绛纳妾之后。
那小妾婀娜身段,举手投足间勾人魂魄,莫绛被迷的神魂颠倒。
然而更不堪的是,那小妾出身青楼,李氏自然斗不过她,被她压了好几年,莫绛护那小妾,几乎不与李氏来往。
甚至背后言李氏,整日舞刀弄枪,丝毫没有女子仪态,自那之后李氏只专心教养莫玄序。
小妾不甘示弱一年后怀上莫萧辰,大概是老天开眼,小妾怀了莫萧辰身子每况愈下,生出来的莫萧辰也是个病秧子。
未过几年,小妾病逝,莫绛专心杀场,李氏与他相敬如宾。
身边的侍女扶着兰时上坐,她的脑海中却在不停的思索,李氏与莫绛的事。
“兰时,我知昨日玄序未与你同房”,李氏屏退众人,随后面上和蔼笑着。
兰时垂眸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昨夜哭过的双眼酸涩,略微肿胀。
彼时又被提到难免思绪再次低落。
“昨夜可是哭过了,兰时,你生的貌美,眼圈红肿着,叫我好不心疼。”李氏并无恶意,她心里清楚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什么性子。
要是强迫莫玄序不愿做的事,他是要跳起来掀了瓦的。
“娘,是儿媳无用。”兰时低头小声的说着,她一朝嫁入将军府,那便从现在起以夫君为天,孝顺公婆。
李氏缓声劝慰:“兰时,非你过错,那小子生性顽劣,少不得桀骜,待他这次边关回来定要为你将他说教一番。”
“夫君已赴边关?”兰时瞳孔闪过错愕。
连盖头都没掀,甚至第二日都没见到人。
兰时吞下一口气,眸光阵阵失落。
“送夫人回屋去吧。”外面侍女应声而入,兰时起身辞别。
李氏身侧站着的老妇人从屏风后走出,皱眉叹道:“礼数倒是周全,是个乖巧的。”
“乖巧无用,要玄序喜欢才行。”
“少将军不喜欢?”老妇人诧异。
“还没同房,我只担心玄序和他爹一样,喜欢妖艳贱货。”说起最后几个字时,李氏加重语气,眼神渡上层层寒意。
遂宁三月,青山融雪。
每日的晨昏定省兰时一样不落,规矩得像是附着丝线的木偶,挑不出一点错。
“兰时,青山寺中我往年请了愿,还算灵验,你近日若无事可以去试试,顺便去看看萧辰那孩子。”李氏捧茶浅尝。
“但听娘的吩咐,我去寺中请夫君与爹平安归来。”她柔柔开口,对李氏的脾气倒也清晰。
她不为难,但也并不亲厚,兰时只管做好分内的事。
“小姐,这将军府怎么这样啊,您没见着少将军,也没回门,想来夫人定要担忧。”末了开口抱怨道。
末了跟着兰时长大,心腹体己自是不必说的。
“末了,这些话对我说说就行了,日后管住嘴,这里不是尚书府。”兰时婉言提醒。
晨光剥开云雾,看上去一片祥和,再过不久就要开春了。
兰时回屋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明日去青山寺的事。
对她来讲,倒不是什么难事,重要的是见莫萧辰。
她嫁入将军府就没见过莫玄序,对远在山中的莫萧辰更不必说。
会长的很像吗?
可莫萧辰是小妾生的……
兰时握笔的手停顿下来,她不该想这些的。
“将信递送回尚书府。”末了接过信,匆匆退出府。
青山寺是国寺,半山腰上,前去礼佛请愿之人必须行走阶梯上山。
“小姐,这路这样难走,将军夫人莫不是在为难您。”末了扶着兰时缓缓往上爬。
“休说这些话,就算是圣上来了,也只得步行,何况菩萨在上,心诚则灵。”兰时小声驳斥。
心下隐隐担忧日后末了会因言辞犯错。
越往上走寒气越重,风随着云雾缭绕在半山腰,末了扶着兰时的臂弯紧了紧。
“小姐,可要抓紧些,山中雾大。”
本来是想着正午上山,但李氏派来跟着的人,偏偏说清晨上山才有诚意。
“夫人您的玉佩掉了。”身后紧跟着的小厮捡起玉佩,兰时示意末了去拿。
一阵疾风起,山林中的雾气蒙住双眼,看不清四周的出路。
“小姐……”末了的声音传来。
兰时向声音寻去,末了带着小厮四处寻找,都被困在雾林中。
“末了?”兰时在雾中分不清方向,凭借着直觉四处胡乱走着。
忽而兰时感觉脚下一磕,朦胧雾气她仔细看去,居然是人靠在树旁。
那人闭目面色惨白,兰时心头一紧,不敢上前也不敢退后。
“公子?小公子?”兰时皱眉轻轻推搡他,男子缓缓睁开眼,鹰钩般的眼神凌厉的打量兰时。
她吓得惊慌跌坐在地上,身子因为恐惧微微颤抖,喉咙如同被冰封,说不出一句话。
“姑娘别慌,我只是体力不支,昏倒在此处,并不是坏人。”男子敛眉收起充满寒意的目光。
兰时听见他的话长舒口气,心跳慢慢平复,随后站起身整理姿态,掸去裙边红泥。
男子随后起身环顾四周的浓雾,自顾自的说了句:“又起雾了。”
“公子,常住此处?”兰时小心开口询问。
“从小住在这。”男子眸光微动被浓浓白雾掩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