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经验
樵山牧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情。
货郎张家原本穷困,在张家村属于垫底拖后腿的人家。可在村中许多人家为娶亲犯愁的情况下,他货郎张不仅娶到了粟哥儿这样一位要样貌有样貌、要品性有品性的好夫郎。眼下刚生了儿子,又要去邻村最赚钱窑炭的账房上帮工。
全天下的好事,一时全聚到货郎张家,岂能不遭人嫉恨?
古代宗族社会,乡亲邻里的关系纽带要重要的多。货郎张一家在村中的处境却越来越难。
先是有人故意疏远货郎张一家,说凡是沾上他家之人准没好,不仅财气运气全被吸走,霉运还驱不散。货郎张家人经过之地,都有人有意无意泼脏水,口中嘀咕着“送瘟神”之类让人难堪的话。
眼下要准备冬麦翻田播种的事了。又有人说族中共用的耕牛犁具等,也不能再让货郎张家使用。他家既然有本事攀上孟家村这个高枝,当然是永远挂在上边不下来。孟家村自会照看他,他们哪里还看得上张氏族人的农具。
粟哥儿自是想来炭窑做事,但不能因此让全家与族人交恶。权衡之下,只能推掉炭窑之事。
庄聿白点点头,与孟知彰交换下眼神。庙小妖风大,果然该来的风浪,终归还是来了。
二人将盖了孟氏印章的请帖拿与货郎张看,让他安心回家。说不出三日,这帖子便会由张氏族长亲自送到粟哥儿的手上。
货郎张以为自己在听戏文。张氏族长何许人也?那是族中最尊贵的人。素日事情多,他家这些小事怎好让族长操心。货郎张自己痴长二十岁,从来没机会跟族长说过一句话。族长会亲自来他家送请帖?别开玩笑了。族长恐怕连货郎张家的门朝哪都不清楚。
不过看孟知彰和庄聿白满脸诚恳,又不像哄骗他,货郎张将信将疑地告辞回家等消息了。
*
这日,张氏族长张福正与族中耆老商议农田播种之事,忽听人报,说孟氏一族有位上首有事求见,这会儿已经到了村口。
孟氏与张氏虽毗邻而居,但两族隔着山,素日族人之间却鲜少往来。
近来孟家村的金玉满堂和茶炭闹得是满城风雨,昨日连县衙皂吏也来了,吹吹打打给孟家祠堂送了牌匾。这些热闹事,张氏一族想不知道也难,说不羡慕嫉妒也难。可谁让族中没出个得力的秀才相公呢?
孟氏一族刚刚被知县大人嘉奖,今日就派上首亲临议事,还用了一个“求”字,这让族长张福面上甚觉有光。他忙派人去村口迎接。
张福与族中众耆老等在正堂,听外面人声渐近,忙正正衣冠起身迎至正门,待定睛向外看时,人群扫了几个来回,却不见孟氏上首,只有被众人簇拥进来的一个年轻小哥儿。
张福料定对方故意搞事,一张沧桑的脸登时拉下来。
孟氏一族死绝了么?即便再看不起我张氏之族,也不至于派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哥儿来议事。
张福耷拉着眼皮,声音冰冷:“不是说孟氏一族的上首来访吗?他人在何处?”
那小哥儿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孟氏族人庄聿白,问诸位好!”
正常礼尚往来,此时应拱手还礼。张福双手却仍背至身后,站在台阶上冷眼觑着眼前这小哥儿:“你回去吧。让孟氏派个主事的正经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