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为何要答应黄祖?”

江夏城外。

趁着队伍集结的功夫,魏延正不解地向张绣请教。

“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再接再厉的时候啊!”

在他看来,此时离开江夏城去下雉颇为不智。

只是张绣已经做了决定,他也无法改变——虽然从他本身的立场来讲,他更应该支持黄祖。

“形势大好?我看未必吧?”

通过这段时间跟孙策的战斗,张绣对这个原本英年早逝的人物也有了更多了解。

武力不用说了,从来都是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能被称为小霸王,就足以见其厉害。

况且张绣还以此身亲自感受过。

虽名为霸王,但孙策也是进退有据,攻守有度,可以说是有勇有谋。

所以在张绣看来,孙策着实是一个厉害对手。

起码不在曹贼之下。

也就是张绣没有看过原著,要知道老罗对孙策的评价是很高的: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三国志》也称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还提到“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

虽然并不知道这些,但张绣依旧通过这段时间跟孙策交手的过程,敏锐地觉察到了他的意图:

那就是孙策也跟自己一样在以战练兵。

正因如此,他才知道孙策这一时劣势根本不代表什么。

反倒是他这边情况有些麻烦。

张绣统率能力非常优秀,这次带来的也是精锐,但一连十数天的高强度战斗,不免还是出现了伤亡。

幸好这段时间这些江夏本地的将领们踊跃参与,主动要求跟着他出城战。

要跟着张绣打仗,自然不可能只上一个将领来捞军功——就是他们厚着脸皮这样做,张绣也不会答应。

所以张绣果断让自己带来的兵马轮番休息,避免损耗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趁机结交这些将士,以图日后大计。

他多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持续下去啊!

只可惜黄祖现在不让他这么干了,真真是不当人子!

不过现在去下雉倒也不失为另一个选择。

他看得清楚,黄祖打仗的本事不一定弱,但只要有他在江夏城,自己无论想做什么都瞒不住。

除此之外,虽然黄祖没有说,但他也看出孙策恐怕在江夏待不了多久。

既然如此,倒不如顺水推舟,去下雉那边发展。

相信没有黄祖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等打退了程普,下雉很快就能被他掌控。

还有一個原因他没有告诉魏延,那就是张先这段时间正好就在下雉附近。

就是下雉在江南,张先在江北。

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即便如此,他让将军去下雉未必安着什么好心。”

听过张绣解释,魏延恍然大悟,紧接着没好气地说道:

“自己没本事打不过别人,却把有本事的人往外赶,难怪甘兴霸说他昏耄。”

张绣一听到这里就忍不住偷着乐。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次来江夏除了祢衡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在自己第一次出城跟孙策交手以后,那个在他第一天来江夏时主动提出要去跟孙策干上一场的那个人就找上门来。

那人希望张绣下一次再出城跟孙策对a的时候把他也带上。

因为怀疑这出戏是黄祖之前故意安排的,所以张绣就多问了几句。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个看似普通的壮汉居然名叫甘宁,字兴霸。

张绣不知道这个原本历史上的东吴大将为什么会在黄祖这里,但既然对方主动找上门来,那断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不但爽快答应,还让他跟魏延一样独领一军。

这让在黄祖手下从来不被重视的甘宁受宠若惊。

跟随张绣出城与孙策战斗时更是竭尽全力。

然而在张绣和孙策互有默契,带有表演性质的战斗中,他的表现并不亮眼。

即便如此,甘宁对张绣依旧感激不尽。

与此同时,为第一个主动要求跟张绣出城战的江夏将领,甘宁也起到了良好的表率带头用。

在他之后,其他江夏城守将才开始陆续跟着张绣往外跑。

发现甘宁以后,张绣原本还打算徐徐图之。

想趁留在江夏的这段时间慢慢找机会把甘宁挖过来。

万万没想到,甘宁跟着张绣打了几仗以后就主动找到张绣,表示愿意离开黄祖改投他军中。

张绣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了宋江的剧本。

这未免也太顺利吧!

无论如何,甘宁毛遂自荐,张绣都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次去下雉正好带他一起离开。

思绪回转到现实,张绣便对魏延说道,“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可是……”

见魏延露出不忿之色,张绣大度地挥了挥手,“文长,孙策才是值得我们认真看待的对手,至于黄祖……”

他轻笑着说道,“他根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魏延还准备说些什么,就见一人突然急匆匆跑了过来。

他认出那是张绣手下的一名小队长,当即闭口不言。

那小队长对着张绣低声说了几句,张绣当即脸色一变,对着魏延招了招手,“带人,跟我走!”

魏延当即点齐一队人马跟上张绣。

眼见张绣面色不愉,终于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将军,发生了什么事?”

张绣深深吸了一口气,“黄祖要杀祢衡,我们去救他。”

“什么?”

魏延闻言大吃一惊,“我们来江夏还不足一月啊?”

别说魏延,张绣也很意外好吗?

他知道祢衡的性格会惹怒黄祖,但没想到这货居然会这么快动手。

可两人现在合的不是很愉快吗?

怎么这么快就翻脸了?

张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黄祖之所以会杀祢衡,主要原因在他。

先前张绣答应去下雉,黄祖心情大好,把祢衡拉来喝酒。

在两人都有些醉意的时候,黄祖为了拉近关系问道:

“不知先生之前在许都见过哪些人物?”

祢衡淡淡地说道:“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

黄祖闻言暗道祢衡果然猖狂。

孔融年少时就有让梨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如今年过四旬,在北海国为相国时颇有政声,更是有“孔北海”之称。

至于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乃是太尉杨彪之子,以头脑敏锐著称。

可这两人在祢衡口中却只配得到“大儿”和“小儿”的评价。

至于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名士在他心中竟是连“人物”都算不上。

黄祖知道祢衡秉性,倒也不跟他争辩,转而问道:“那先生觉得我怎么样?”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