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袁诚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搞大裁军不可。

当然了,袁诚也不奢求一步到位,最底线的底线,至少要将府军前卫的三万名额彻底裁撤掉。

袁诚也是身不由己,府军前卫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有彻底裁撤掉府军前卫,在皇帝那里立下大功一件,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富贵。

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传承下来的大太监,王振、范弘、刘永诚、金英、兴安、王瑾、阮安、曹吉祥。

王振、范弘命丧土木堡;金英、兴安、刘永诚、曹吉祥被当今天子干掉;阮安主动乞休,保了条命。

这么多内廷风云人物,如今只剩王瑾一系笑到了最后。

所以袁诚一想啊,我是范弘系的,虽然跟当今天子没什么仇怨,但如今皇帝大规模清洗内廷,我对皇帝来说,可用,也可废。

是用,是废,全在模棱两可之间。

这个时候如果不好好上进,拼上一切向皇帝靠拢,那很容易就完蛋了,就算不死,也会被扫进垃圾堆里去。

所以对皇帝交待的守备南京、精简卫军的任务,袁诚备加珍惜。皇帝还肯给你分配任务,说明觉得你还有救。若是理都懒得理你了,那就全完了。

袁诚也没直接和徐琦说要裁撤府军前卫,而是将上直三十八卫过了一遍,提出将数支卫军整体调往广西、云南,参加平定安南的战争,其中就包括府军前卫。

徐琦也不傻,能当到兵部尚书的,都是深谙权谋之道的老狐狸了。

皇帝刚登基时,百官不熟悉皇帝的行事风格,所以有时会搞不大明白皇帝的意图。

但是经过整整两年的观察和揣摩,朝中重臣基本上已经把皇帝的路数摸清了。

徐琦这些重臣本身综合能力就十分强大,更何况大臣们都会重金聘请才智卓绝之士充任幕僚,大臣们还会相互沟通、交流心得。

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早被一大群能人掰开了、揉碎了,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分析了个底朝天。

所以即使袁诚遮遮掩掩,但徐琦还是听出来了:袁诚想动府军前卫等宣庙、正统嫡系卫军。

府军前卫,满编状态下,一共三万人,是太宗皇帝当年特意选编年轻力壮但作战经验不足的幼军,专门负责保卫皇太孙朱瞻基的。

后来宣德、正统两朝,朝廷不断调拨新兵补充,所以府军前卫一直保持了三万人的状态。

最近几年,各处大战不断,府军前卫有所消耗,但依然有近两万人。

当今天子对上直卫充满了忌惮,尤其是府军前卫,更是让皇帝坐卧难安。所以刚一打败瓦剌、掌握大权之后,立即便将北京上直卫全部调往了南京。

徐琦能够理解皇帝,虽然说是父死子继,子不改父政。但问题是,宣庙的一切,都被恭让皇帝继承了。

当今天子原来郕王府的一切,都是按照太祖的规定,由朝廷给付的,真谈不上继承了宣庙什么财产。

至于府军前卫这种遗产,都在恭让皇帝手中。你现在让府军前卫去效忠皇帝,他们不肯,皇帝也不会相信。

皇帝登基到现在,从来没有动过拉拢上直卫的想法,因为皇帝从一开始就很明智地认识到,拉拢也没用,这帮人养不熟。

皇帝选择了撇开上直卫,另起炉灶单干,这点就是袁诚和徐琦互不相让的原因所在。

徐琦作为朝廷大臣,不想如此决绝;袁诚作为内廷大太监,就只想取悦皇帝。

想到这里,徐琦就开始在心里骂安国公徐亨,这是当今天子崛起之路上最大的助力。如果徐亨没有倒向当今天子,说不定恭让皇帝早复辟成功了。

土木堡之变,六师丧尽,勋贵重创。

当时大明剩下能打的勋贵和军队主要有三支:宁阳侯陈懋远征东南的大军,靖远伯王靖远征麓川的大军,以及兴安侯徐亨的陕西边军。

其他的像什么辽东边军、山西边军,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陕西的甘肃、宁夏、固原等镇的边军,才称得上是精锐。

徐亨一投靠效忠,皇帝不仅击败了瓦剌,而且彻底压制住了王骥、陈懋统领的大军。使皇帝得以慢慢拆分、削弱这两支忠于恭让皇帝的大军。

一个月前的京师兵变,石亨、孙镗、刘永诚率领的一万五千京营大军被皇帝全部诛杀,一个没剩,这又是徐亨率领的由陕西边军组成的骁骑营干的好事。

结果现在好了吧,袁诚铁了心要搞上直卫大裁军,背后是皇帝的意志。

苦思冥想之后,徐琦向袁诚试探道:“袁公,您看啊,圣上之前命于尚书总督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调三万南京军队去镇压苗乱。

要不咱们这样,先从上直卫中选三万军队去镇压苗乱。在剩下的上直卫中挑选三万精锐,组成六卫、三团营。

咱们先小范围地试一试,用两三年时间看看效果,若是效果不错咱们再进行大规模地整编。那时候苗乱应该也平完了,将镇压苗乱的军队调回南京集中整编,也更合理一些。”

袁诚摇摇头:“两三年?徐尚书是在开玩笑吗?今年就必须全部整编完成。

而且大军暂时不必调去镇压苗乱,于尚书也不必去总督军务。

前一阵子圣上已经派了右都御史王来去总督湖广、贵州军务。

四川不太安定的播州宣慰司已经改隶贵州,剩下的部分则由四川巡抚韩雍负责。

圣上早就已经有了安排,徐尚书就不必过于操心了。”

徐琦重重叹了口气,一场莫名其妙的北京兵变,把所有东西都搞乱套了。南方的藩王被废去了很多,以前的军事安排也都不算数了。

三杨被彻底清算,但皇帝任命了王来总督湖广、贵州军务,而王来受过杨士奇举荐,受过于谦器重。

最近皇帝又任命了年富总督浙江、福建军务,而年富又受过杨溥举荐。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清算只针对三杨及其家族,对其他官员没有任何影响。

但南京边上多了个闽浙总督年富,徐琦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短暂的思考过后,徐琦选择了继续抬杠,又和袁诚吵了半天,直到傍晚,也没结果,两人散场回家,各找各妈。

……

却说北京城中,北居贤坊内,有一条箍稍胡同,胡同最里侧有一处小小的院落。

小院的主人名叫杨埙。

杨埙是一名出色的油漆工匠。其父曾受朝廷委派,前往日本学得泥金画漆法,传回国内。

杨埙潜心研究,加以改良,创制了五色金钿并施法,其技青出于蓝,连日本人都自愧不如。

京城居大不易,但杨埙凭着独特的技艺,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

但是,人啊,往往日子过着过着就不想好好过了。

傍晚时分,杨埙握着几卷纸张,紧皱着眉头回到家中。

其妻李氏忙迎了出来:“夫君,这是怎么了,上官给您气受了?不应该啊,虽然夫君无官无职,但凭您的手艺,就是上官也得给三五分面子啊。”

杨埙走进正堂,把手中的纸张往桌案上一拍:“看看吧,朝廷发布的新鲜玩意儿,叫做什么报纸。”

(本章完)

小说推荐:《美食:美食系神豪》《石破天穿越令狐冲》《灾变卡皇》《回到我妈制霸内娱那几年》【手打小说网】《谍海青云》《竞选神明》《岁岁平安》《破云2吞海》《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