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老仿的汝窑,回头跟你细说。”吴夺终于接上话了,“你说的生坑是哪个摊子?什么货?”

常松先是悄悄指了一下。

那个摊子相距余耀买下水仙盆的摊子比较远,而且位置也相对偏僻,远远看去,摊主好像是个老头儿。

“青铜器啊,他说西周的呢!我说和同伴商量下,能不能一起看,他说可以。”常松也带着小兴奋。

其实常松对生坑的东西是排斥的,因为这样的东西实在是麻烦得很。更何况常松还在文物局工作。

但是,一听上三代青铜器,而且还是面对面谈买卖,常松的心里,却又直痒痒。

吴夺也是如此。

以吴夺现在的段位,很难在市面上见到上三代的青铜器,想看只能去博物馆。

可在博物馆里看,和实际交易,那是两码事儿。哪怕交易的过程中只看不买,吸引力同样很大,而且也刺激得多。

青铜器的市场行情,虽然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变化,但是其独有的吸引力,一直让一部分藏家痴迷不已。

特别是夏商周上三代的青铜器,因为铜料精细毫无砂眼,所以质感很强;因为铸造不怕费时,所以工艺精湛细致;因为大多兼具礼器的功能,所以结构合理,纹饰精美。更重要的是,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所带来的精神享受,绝妙之极。

在民国时期,青铜器虽被归类为杂项,数量上和人数上比不了书画和瓷器这样的大项,但夏商周上三代的青铜器,却是古玩中最值钱的。

在琉璃厂,一件西周的青铜鼎,可以换十件八件的乾隆官窑!虽然那时候清代官窑不怎么景气,专门倒腾清代官窑的古玩商,很难赚大钱。

到了八十年代,市场行情却出现了明显变化,青铜器逐渐走低;九十年代不要说乾隆官窑了,一件清代官作的鼻烟壶,就能换一件西周的小型青铜器。

而这些年来,上三代青铜器的行情又出现了回升,特别是国际市场。

实际上,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喜欢青铜器的一部分藏家,痴心一直未曾改变。

只是,青铜器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如今,符合交易条件的东西太少了,市面上的青铜器也就越来越难见。

有些拍卖会主要是国外的拍卖会上偶尔还能见到上三代的真品。古玩市场里基本就别想了,一水儿的仿品。

而青铜器藏家手里的东西,一般不会轻易出手;交易,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所以,刚入行的人想搞青铜器,也就是运气好碰上铲地皮的,才有偷偷摸摸的机会。

吴夺点了一支烟,看了看常松,“你行么?”

常松也点了一支,“啥意思?”

“我是说生坑的东西,你合适交易么?”

“照这么说,你也不合适啊!”常松掸了掸烟灰,“咋说呢,我是这么想的,买是违法的,可是看看谈谈问题不大吧?我是真忍不住想看看!”

“只看不买?”

“现在是这么打算的。”常松撇了撇嘴,“你说我就是一办公室科员,又不是考古所的一线人员。其实,就算是一线考古人员,一辈子也不一定有机会能现场碰上一件上三代的青铜器。”

“只看不买是没多大事儿。但是这事儿让你们单位领导知道了,你可麻烦。”

“逛市场,无意中碰上了,又能咋滴?”

“行,你觉得没事儿我更没事儿!”吴夺点点头,“这古玩行里,哪有不接触鬼货的,先看看再说。他说哪里看?”

“他说就在他的箱子里,直接在摊子后头看。要是跟着去别的地方看,我能这么有兴致么?”常松应道。

“什么?摊主的胆子这么肥啊?”吴夺也是没想到。

要是这样的话,只要不交易,那真是屁事儿没有了。怪不得常松极力怂恿自己。

“走吧走吧。”常松迈开了步子。

吴夺一边走一边说,“不会是假货吧?打着生坑的幌子忽悠人。”

“所以我才来叫上你啊!借你一双慧眼呗!同时呢,如果真是生坑,两个人在,也比一个人周全。”常松嘿嘿两声。

“你可真行,原来早算计好了。”

两人到了摊子前。

摊主瞅着得有七十了,头发花白,方脸盘,皮肤粗糙,沟壑纵横;他见常松回来,笑着说,“现在年轻人喜欢青铜器的可不多了。”

吴夺接了一句,“老爷子,真就在这儿看东西啊?”

“这有什么。安生的人啊,哪里看都安生;不安生的人啊,哪里看都不安生。你俩,就是喜欢而已,对吧?”

吴夺心道,人老成精,这老头儿看人还真毒。

随后,吴夺和常松绕到了摊子后头。他这个摊子比较偏,右边是墙,左边有棵树,树左边才是隔壁摊子。摊子后边也是墙,不过和摊子之间有个一米的空地,吴夺和常松就蹲在了这空地上。

老头儿顺手打开身边的银色大行李箱,开口朝墙,自己侧着身子又挡住了一侧,吴夺和常松就在另两侧看。

这是一件青铜簋。

不大,口径有个十三四厘米,高度也不到二十厘米。圆形,敞口,圈足,两耳。簋腹带兽面纹。

大面积绿锈,看着很自然。

簋是重要的食器,你像簋街这地方,一听就知道是吃饭的地儿。簋也是重要的礼器,祭祀的时候,往往和鼎一起使用。

吴夺看不出能不能到西周,不过却能看出,这应该不是现代仿品。

吴夺正要伸手试一试,常松却先拿了起来,翻看底部,还有两字铭文:

父丁。

这两个字虽是金文,但常松稍稍一顿就认了出来。

因为他在文物局经常整理和汇总资料,青铜器上出现“父”“母”的几率很高,他一般都认识。同时,天干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是经常出现,丁又不难认。

父丁,意思就是为他的父亲铸造的,他的父亲叫丁。从丁上看,他父亲估计在兄弟拍行中是老四。

常松放下之后,吴夺也没再拿起来,直接就贴上了左手中指。

嗯?

确实不是现代的,但也不是西周的······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鉴宝无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重返1973农村日常

重返1973农村日常

安然入睡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连续奖励自己六次后,猝死穿越重生1973年做知青。这里有从未刷过牙的朴实老汉,也有奸猾似鬼的二流子,还有美貌、但满口方言的小媳妇儿。
都市 连载 462万字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林中谷
人到三十古来稀,阎王不请自己去。离婚后,陆良突然觉得黄土已经埋到脖子,毕竟都能听到跑马灯的声音。直到他发现,那是来自未来的讯息,于是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在人世间,你我皆俗人。当个俗人也挺好,贪财好色腹黑自私……【非单女主,介意慎入】
都市 连载 124万字
圣拳!

圣拳!

灰色墓碑
白枭降临而至,抬起头,不但看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瑰丽世界,还看到了自己穿越前下载的职业修改器。“消耗副职业【生物机甲师】【秘境学家】【特种催眠师】的所有经验,化作百万潜能点,全部提升修改主职业【格斗家】!”“我……得到了金色究极职业【武斗之神】!”世界最大都市群,暴雨之夜。地面上,无数杀人鬼和格斗家生死相搏,海量的金属机甲和生物甲胄爆炸自毁。鲜血和火焰揉杂,一切陷入了原始的暴力和混乱。高塔顶端,白枭
都市 连载 113万字
那年华娱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都说这个圈儿里水深火热。林楠也想进去看看,林子有多大,水有多深。没想到才刚进来,就被套牢了……
都市 连载 520万字
万族之劫

万族之劫

老鹰吃小鸡
我是这诸天万族的劫!《全球高武》和《万族之劫》前五册实体书出版了,天猫、当当、京东都有售,喜欢的可以去看看,谢谢大家支持!
都市 连载 13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