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自建奴破关而入,在大明的关内腹地肆虐以来,京城里百姓的反应,完全出乎了朱由检的预料。

对于建奴的入侵,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城外被收拢进来的百姓,都是极为愤怒,也没有太多的恐慌。

在民间如今的舆论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进派,一种是保守派。

激进派嚷嚷着,要和官兵一起,把这些猪狗不如的建奴,统统的斩尽杀绝。

保守派则是嫌弃激进派太保守,不光是想要杀光入寇的这些建奴部队,还想着怎么也要杀到他们老家,把野猪皮的骨灰给扬了。

这让朱由检觉得有些时空交互的错觉,不过百姓们闻战则喜,而不是惊慌失措的犹如鹌鹑,说明他这两年的功夫没白费。

自天启七年秋,靠着自己凭空捏造出来的谋逆大案,诛灭了成国公一系的勋贵,除了钱财,还抄没了大量的土地。

不论其他地方,光是京城附近的良田,他们这一系就弄了近一万多顷,是除了皇庄以外,京师附近的最大地主。

要知道当时京师附近的四府耕地,加起来才十六万多顷,虽然成国公这一系比较贪婪,弄的比较多,可也从这能看出,京师附近的百姓,很少拥有自己的土地。

朱由检把皇庄和朱纯臣一系的这些土地,整合在一起后,手中掌控了五万多顷的土地。

明制一倾差不多是一百亩,也就是说他朱由检手里,有着将近五百万亩良田。

不过这些良田,特别是皇庄里的,因为受小冰河时期影响,亩产下降,可那些对他们层层盘剥的管事和太监,却是不管不顾,以至于很多土地都被抛荒。

为了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朱由检让魏忠贤和王承恩,招募京城附近的佃户与流民,耕种这些田地。

种传统作物的上缴土地产出的十分之一,种那些被魏忠贤他们弄来的玉米,红薯,土豆的,可以选择上面的一种方式,或者成为雇农,拿一份钱粮。

而且还给他们言明,只要表现的好,这些土地会让他们优先低价赎买。

靠着这种方式,五百多万亩土地,除了十分之一还没有被利用起来以外,其他的都能给朱由检带来不少的收益。

而这些得到了实惠的百姓,自然是对这个新皇帝感恩戴德,要知道他们种的土地,是皇庄,除了十分之一上缴给皇帝,其他的都是自己的。

那些管事的太监和锦衣卫,也因为魏忠贤的吩咐,不敢在这里动手脚。

反正他们是一年一轮换,只要不在这里当值,回到城里,欺压商户收些保护费可比这个来钱快,而且还不用担心掉脑袋。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口碑才越来越好,哪怕是他长期不上朝,民间也没有什么人说他的坏话。

如今面临国难,这些老百姓也是义无反顾的,和大明,和他朱由检站在了一起。

其实老百姓很简单的,只要能有口饭吃,没有谁希望改朝换代,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万骨基本都是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

不过开心归开心,朱由检心里还是有点笔数的,哪怕是新军,对上建奴的铁骑,大概率也不是对手。

所以决战什么的,朱由检想都不去想,就是一个坚壁清野,就是一个和建奴拼消耗,反正如今也不是农忙季节,建奴造成的破坏不会很大。

而且靠着自己在宫里带人,不断研制出的那些秘密武器,虽然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也够建奴喝上一壶。

为了这些宝贝,朱由检在梳理内宫,遣散了大批宫人后,把皇宫里的几个大殿都腾出来,让那些大明的科技人员随意折腾。

像什么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王徵,毕懋康,薄珏,徐正明这些科学达人,能工巧匠统统被朱由检弄了进了宫里来。

虽然这些武器算不上跨时代,可对付野蛮的建奴,应该是够用了。

果然,与建奴在京师接战的第一天,靠着足粮足饷,哪怕是使用原本的武器,大同军和宣府军也顶住了建奴的猛攻。

更是在城头的巨炮以及曹文诏骑兵的协助下,击杀了建奴及其蒙古仆从军三千余人,建奴后续的几次进攻也被接连打退。

到了晚上,更是在参谋部的指挥下,偷袭蒙古人大营,然后通过围点打援又一次给予建奴重创。

虽不知具体杀伤数目,可光是建奴正白旗和正黄旗的头颅,就拉回来了十几辆大车,俘虏也带回了一百多个。

那些得胜回城的新军,特意拉着那些建奴人头,

和被俘获的伤兵,围着京城转了一整圈,让京师的军民士气大振。

那些头颅在游街后,被朱由检命令摆在德胜门外,做成了一个小京观。

对于那些俘虏,朱由检自然也不会惯着,这时候可没有什么日内瓦公约,而且他们只是叛贼,大明可没有承认所谓的后金政权。

那些可怜的女真人民,因为一小撮野心家的自私自利,被他们绑上了对抗大明的战车,大明一直在想着怎么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而这些屠杀辽东百姓的暴徒,被锦衣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说出了他们知道的一些信息。

然后就被伟大的皇帝陛下放在菜市口,向围观的百姓,公布这些建奴的罪行,以及辽东百姓的惨状。

最后在百姓的咒骂声中,这些个俘虏,被有经验的侩子手施以千刀万剐之刑,在悔恨与痛苦中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接下来的几天,建奴不光是没有再次对京师发起进攻,就连大营,也因为明军的袭扰而后迁。

京城百姓看到建奴怂了,自然是兴高采烈,嚷嚷着让皇帝陛下派兵,将这些畜牲斩尽杀绝。

不过朱由检和参谋部的众人,却开始担忧起来,因为大明如今的能战之军,基本都在京师附近,其他的地方,可都是有那些老式部队驻防。

虽然在人数上,大明的军队是建奴的很多倍,可是战斗力,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

不过对于这些担忧,无论是朱由检还是参谋部的参谋们,都是没有解决办法,只能期待前期的安排,能够减少百姓的损失。

果然,首战结束,建奴的部队休养了几天后,在崇祯二年十二月三日,撤离了京师郊外。

在三河他们开始分兵,其主力在黄太吉的带领下,绕过孙承宗驻守的通州,沿着运河一路南下。

两白旗则是在代善的统领下,放弃了三河周边的城池,把这些地方搜刮一空后,绕过洪承畴镇守的蓟州,退往遵化一线,为黄太吉守住后路。

看到黄太吉领着大军放弃京城,浩浩荡荡的南下,孙承宗连忙派斥候尾随,已确定黄太吉大军的去向。

同时他还派遣了信使,将这一情况告知了崇祯,让这位皇帝陛下来拿主意。

入朝这两年,孙承宗发现自己这个弟子,虽然和其他皇帝比着,有些离经叛道,可却越来越让人放心。

虽然没有嚷嚷着颁布什么变法政令,却在京师周边,利用皇庄和抄没过来的田产,训练出了一支拥有战斗力的新军。

在陕北,更是利用陈锦时他们的反贼身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声不响之间,这个学生就完成了武宗皇帝,闹得天翻地覆,也没有掌控住的军权。

不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革最好,对大明的元气伤害不大,毕竟陕西那边是边陲,而且天灾不断,如果不是有陈锦时在那里折腾,恐怕早就出了大乱子。

当初孙承宗对于陕北是心存疑虑的,一个是怕官绅集团反扑,另一个就是怕陈锦时以后反噬。

不过第一个担忧,因为一句陕北那边是反贼,就能推个一干二净,第二个担忧,也在了解到陕北的权力构架后,得到了释怀。

有这么一个阴戳戳的皇帝在,已经陷入死地的大明,有了浴火重生的希望。

此时的黄太吉,并不关心老对头孙承宗心里想什么,只是带着部队一路南下。

对天津,沧州这样的大城,建奴的大军都是视而不见,只是在沿途的小城与乡镇,劫掠物资和人口。

只要他们不陷入攻城战,那无论是孙承宗还是京师里的崇祯皇帝,都对他们毫无办法。

毕竟在野外,哪怕是面对那晚埋伏他们的精锐明军,建奴的铁骑也丝毫不惧。

那些明军要是敢追上来,与他们野战,黄太吉和那些建奴高层,恐怕做梦都要笑醒。

在他们转变战略后,收获就开始丰盛起来,无论是粮食,物资还是人口,建奴的铁骑都是缴获颇丰。

唯一一次遇到的抵抗,也是一些漕军的偷袭,不过面对凶悍彪勇的八旗精锐,这些漕军一触即溃,被他们的骑兵追在后面一路砍杀,幸存者寥寥无几。

而沿途的官兵,都是龟缩在各自的城池里,丝毫不敢动弹,只盼着自己的大军不把他们当做目标。

对于这些大城,黄太吉他们也是极为眼馋,不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只能是忍痛放弃。

不过短短半个多月,黄太吉他们就抵达了山东的门户——德州。

驻守在德州的明军参将刘泽清,不顾山东巡抚的严令,放弃了守卫坚城,而是想要对建奴袭营,以此获得军功,得以升官发财。

只是已经被朱由检偷过一次家的建奴高层们,从这次南下以后,就对夜晚遭遇袭营,有了足够的准备。

面对凶悍的建奴铁骑,刘泽清被打的丢盔卸甲,这次争功冒进的夜袭,以明军大败而告终。

因为被建奴杀破了胆,面对建奴的不断追杀,这个狗东西直接弃德州而不顾,带着手下的残兵逃往陵县。

山东的门户德州城,陷入了无兵防守的境地,在通过审讯明军战俘,得知这一消息后,一直为没有拿下过明国大城,而遗憾的建奴高层兴奋了起来。

在黄太吉的命令下,建奴的大军包围了德州城,招降被拒后,黄太吉命令大军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大明的德州保卫战一触即发。

《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7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3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