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最新章节。

收到了黄太吉的军令后,济尔哈朗与索尼忍不住的吸了口凉气,两人对视一眼后,都能看到彼此的震惊。

这条军令意味着什么,作为老军伍的二人,心里都很清楚。

前线的大金主力,不光是在决战中失利了,而且还损失不小,最少是没有了翻盘的希望。

要不然黄太吉不会下令,让他们烧掉粮食,杀掉其中的大部分奴隶,这等于是把他们入关后,所有的收获都放弃了。

虽说能带走不少的金银和青壮,可这些,对于如今嗷嗷待哺的辽东,意义并不是很大。

金银虽然能够从晋商那里买来粮食,可明国朝廷一旦动了真格,那银子在他们手中,和石头没有太多的区别。

那些俘获的青壮,虽然是主要的劳动力,可没有家眷的牵绊,这些青壮就算是不立即造反,也不会安心的去辽东,为大金国耕作土地。

这一路上不光是要担心这些青壮的逃亡与反抗,就是到了辽东,这些青壮也都是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随时都会危及他们家人的生命安全。

短时间来看,这些青壮或许对大金的国力,还有些帮助,可长久来看,抓他们回去也是得不偿失。

至于衍圣公的孔氏家族,大金如果打胜了,他们确实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大金在攻城掠地之时,对明军的坚城,进行叫城劝降。

在从曲阜到青县的这一路上,建奴也见识到了,那位衍圣公,在文官士绅集团中的影响。

靠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那些文官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他们一些银钱粮草。

甚至有的县城,在这位衍圣公的劝说下,那些官吏士绅,直接开门率城投降。

这也是他们建奴在路上,虐杀了那么多俘虏,到如今,俘获的明人,还能剩下几十万人的缘故。

这狗东西虽然不要脸,可确实是能够给他们大金,带来不少的便利与好处。

可如今这一仗败了,恐怕以后入关的机会,不能说没有一点,只是就算再入关,有了这次前车之鉴,投降他们的士绅,也不会有如今这么多。

而那位如今被建奴宠着供着的衍圣公,以后在大金国内,也不会有如今那么潇洒。

也就是大金得到的一块鸡肋,最多就是安抚一下,那些本就投靠了他们大金,是他们大金好奴才的那些汉官士绅。

在叹了口气后,济尔哈朗与索尼向图赖详细询问了战局经过,然后和图赖商议了一下,他们后续的安排。

在敲定了大方针以后,三人召集来了镶黄旗的各个佐领,到他们的军帐之中议事。

“什么?这怎么可能?”

听到济尔哈朗说出黄太吉的军令,那些镶黄旗的甲喇额真,还有下面的牛录额真,瞬间就炸开了锅。

如果按照这个军令执行,岂不是等于说,他们入关以后,辛辛苦苦抢来的劳动成果,都要化为虚无。

那他们还远在辽东,等着他们劫掠的胜利果实,过上好日子的族人们,底下的几年该怎么办?

看到群情激愤,济尔哈朗与索尼下去喝骂一通,又抽了几个刺头一顿后,才算是让他们安静下来。

然后他们请出一直跟在黄太吉身边的图赖,来告知他们,大汗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是因为前线的失利。

听到前线的决战,自己这一方居然全面落于下风,阿济格的右翼,更是在与明军骑兵对决时,差点被打崩溃,他们才痛苦的接受这一现实。

“阿济格真该死啊!”

这些将领虽然知道只能如此,可看他们这次大费周章的入关,注定是要白忙乎一场,纷纷开始大骂那个丢人现眼的阿济格。

如果不是阿济格这狗东西,与他们的主子黄太吉,是同一个老子,那阿济格的祖宗八辈,肯定都要被这些快要气疯的将领,给拉出来问候个遍。

“事已至此,你们就不要埋怨太多了,如今最紧要的是,咱们要赶紧拿出个章程,好完成大汗的军令。

要知道,咱们抓来的汉人,可是有三四十万之多,除去那四五万的青壮,还最少有近三十万人,想法才能快点把他们解决。

刚刚在你们来之前,我们三个议了议,你们再听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济尔哈朗制止住不停谩骂的诸将,说出他们定下的大方针,然后让他们也出些主意,怎么才能顺利的完成大汗交代的任务。

当初抓明人得时候,他们是拼了命的想要多抓点,如今他们这些畜牲,又开始为如何处

置这么多的明人百姓而犯愁。

对于这群建奴畜牲看来,那些被他们俘获的明人,根本就不算是生命,而是一些开始让他们欣喜,如今让他们烦躁的冰冷数字。

其实不光是这些畜牲,就算是其他的封建王朝,那些再怎么被史书上夸赞,如何勤政爱民的所谓圣君,也没有把普通的老百姓,当作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眼中的民,是士绅,是那些有田产,或者商铺,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牛马。

那些没有丝毫产业的赤贫者,在他们眼里,都是些不安定的因素,巴不得他们都去死,更不用说指望他们去解救危难了。

哪怕是最底层出身的朱元璋,虽然出台了不少利民政策,还设置了孤老院,以及收养孤儿的福利机构,比以往的那些畜牲强点。

可他考虑更多的,也是如何让自己的大明帝国可以千秋万世,自己朱家的子孙,能够靠着百姓的供养,世世代代都过人上人的幸福生活。

所以那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从不会成为他们这些明君雄主的重点关注对象,古往今来,能够称的上爱民的,大概也就是那位伟人了。

人在风光之时,还没有太多感触,在落魄时才会发现,原来那位伟人努力制造出来的公平,对普通人是有多么的难得。

这一群建奴的畜牲商量了半天,也没有能拿出太好的主意,只能是使用笨方法,用最原始的方式,对那些明人进行肉体上的消灭。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人手就有些紧张了,虽然镶黄旗是黄太吉直接统领的大旗,比着其余各旗的牛录更多一些。

不过此时镶黄旗的兵马,并不是都在此地,在入关时,因为要有兵力留守辽东。

黄太吉从两黄旗中,抽调了八千兵丁交给豪格,所以他们镶黄旗在关内的兵力,如今只有六千多人。

靠这六千人,去杀最少三十万的明人,那平均算下来,每个人至少要杀五十人,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为了更好的实施屠杀,防止那些明人反抗,他们把四周负责警戒和巡查的探马,都收了回来。

虽然这么做,有被明军偷袭的风险,可也顾不上太多,而且大概那些明军都在与大汗对峙,并没有多余的人马,来对他们造成威胁。

等建奴们把镶黄旗的所有兵马,全部集合起来后,就开始实施起他们的计划。

他们的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是收拾金银细软,分出需要带走的明人,第二是屠杀明人中的老弱妇孺,笨重的粮食,被他们放在了最后处理。

这些建奴先是在孔家人的帮助下,把那些金银细软,以及其他有价值,而且不是很笨重的物品收集起来。

收集好以后,把这些东西交给图赖,然后从镶黄旗的兵马中,分出一千让图赖带领。

图赖带着的一千人,负责把那些青壮与孔家人,以及一些年轻貌美的明人女子,转移到中军大营控制起来。

等济尔哈朗与索尼,带人剩下的五千人马,屠杀完这里的明人老弱妇孺后,再与图赖一起先行撤离。

在图赖撤离后,济尔哈朗与索尼也不敢耽搁,免得黄太吉的大军支撑不住。

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他们把明人的那些老弱妇孺,按照计划中的方案,再一次隔离开来,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方便他们的屠杀。

在那些明人老弱妇孺的惊恐眼神下,建奴们挥舞着马鞭,让他们各自进行捆绑,然后驱赶他们到制定的区域里等着。

在五千人的协作下,这三十多万明人老儒妇孺,被他们分隔成了三十几个区域。

等所有的一切安排就绪时,济尔哈朗与索尼下令各部,开始对那些手无寸铁的老儒妇孺们,进行血腥屠杀。

“大汗有令,此次抓回来的明狗,大多染上了疫病,为了不把疫病带回辽东,这些人中,除了那些被带走的青壮之外,其余的明狗全部杀光。”

同样的命令,在建奴的各个牛录间进行传达。

虽然那些建奴士兵,觉得杀光有些可惜,不过既然主子们都下令了,他们也不敢丝毫的违背。

这些畜牲,从大营的外围开始,对那些手被他们绑在一起的老弱妇孺们,举起了屠刀。

一时间,建奴的后营中,百姓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不过那些畜牲却是充耳不闻,不断的挥舞着他们的屠刀,收割掉那些无辜的生命。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二氧硅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历史 连载 35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