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青峰村的故事》最新章节。

李英跑进屋里去拿了两个红桔塞进刘建国手里。

“吃点水果,心头好受些。阿公老爸也是,都不照顾着你一点,晓得你喝不得还端碗整。”

刘建国:“他们很照顾我了。是我自己酒量不行。”

李英:“你不知道这些村干部个个酒量都大的很,每个人都有一两斤的酒量,你那点酒量确实不够他们看的。”

刘建国跟着李英出了院子往堰塘边走去。

刘建国把红桔剥了,给李英一半,自己吃了一半。

李英:“桔子皮皮不要扔了,晒干可以熬水喝,止咳的。”

“嘿,你还懂这些。”

“农村人舍不得花钱看病,有个痛脑热感冒咳嗽小病小痛的都是自己采草药解决。除非万不得已才去请先生。”

“到了春天这个堰塘边都要长很多草药出来,什么鱼腥草,客蚂草,赖子草,过路黄,蒲公英,薄荷,紫苏……

还有上坡上也多,有蕨根,首乌,刺梨子……就连茅草根根都可以入药。”

听见李英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刘建国夸奖道:“你懂得真多。”

李英:“但凡农村长大的,都晓得,我们割猪草的时候就认识这些了,这不仅是草药,也是喂猪的猪草。”

两人说着话走过了堰塘的堤坝,来到了村委会旁边的大黄果树下。

刘建国抬头看着如一把巨伞的黄果树,见上面挂着的一些红布条在迎风招展。

树下面有一座石头垒起来的小庙,庙里有石头雕的一座像,只有一个雏形,也分不清是哪个菩萨。

树下有烧过的香蜡和纸灰。

李英:“这是土地庙,村里人会到这里来祈福挂红,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家诸事顺利。”

刘建国:“这算不算封建迷信。”

李英:“应该不算吧。”

刘建国:“我总觉得求神保佑不如求自己。”

刘建国正在积极申请向组织靠拢,所以觉得村民的觉悟低,才这样说话。

李英:“话是这么说,可一方水土一方习俗,村里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寄托,跟我们受过教育的人不一样,不能用我们的思维方式来看待。”

刘建国想说:“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依赖思想,才不懂得奋进,把什么都寄托在神佛身上……”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两个人有什么好争论的呢,跟自己又莫得多大关系,没得破坏了气氛。还是好好散步吧。

于是转移话题道:“你不是说坡上有学校吗?带我去看看。”

“好,走吧。”

沿着那条土路,两人爬上了坡。

这个坡不高,也就四五层楼高的样子,一会儿就爬上去了。

李英说:“青峰村一共六个生产队分布得稀稀拉拉的,所有的小孩子都在这里来上学,接受教育。

当初建村小还费了一番周折。

那时候没得学校,孩子们不能上学接受教育,只能受穷,所以下定决心修建村小。几个生产队都想把村小修在自己队上,方便自己的孩子上学。

李英阿公那时是他们这个生产队的队长,当然也要为自家争取。

他特地写信去找朱庆裕帮忙,他们可是穿开裆裤的发根朋友,虽然朱庆裕走出了农门,但是他的根还在这里,老家青峰村有什么事还是要帮忙的。

听说要建村小,他是举双手赞成,当即就寄了一笔钱回来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了,还给乡上,镇上都写了信表了态说只要他帮得上忙的,绝不推辞。

为此李家阿公得意洋洋地去乡里,要求把村小建在他们生产队,还放出话说,如果别的生产队出钱出得比他们多,他是没意见的。

别的生产队出力还行,出钱肯定比不过,于是村小就落到了他们生产队。后来青峰村大队部也搬到坡下来了。

那时候叫青峰大队,现在才叫青峰村。

然后就是选校址,由于这里都是坡坡坎坎的,没得平地,就选了这个矮一点的山坡,发动全大队的劳动力把坡顶挖平了,又去隔壁县大山坡那边开凿了青石板抬回来,才把学校修了起来。那个时候全靠人工劳力,不容易呀。我阿公说他当生产队长最大的功劳就是修了村小,这是值得一辈子夸耀的事情。”

刘建国:“那这个学校有些年头了哟。”

李英:“是的。我爸他们那一代人是这里的第一批学生,然后我,还有我弟,还有很多后面的小孩子来读书……”

顺着李英的指点,刘建国看到了很旧的一排房子,墙壁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个村小真的很简陋,中间一个坝子做操场,操场前面一个黄泥巴垒起的土台子,光秃秃的。

操场左边一排五间教室。

右边有两间房屋是校长办公室和老师办公室,还有两间是厕所。

学校早就放假了。山坡上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影。

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是钉的木头框框,上面结了一层蜘蛛网。

透过框框可以看到里面。

教室不大,黑板,讲台,里面摆放着二三十张课桌。一看就是农村木匠自己用木头做的那种,课桌看上去倒还整齐,可凳子就各种各样了还有几张竹篾条编的板凳。

李英:“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

刘建国:“条件很差,很简陋…”

李英:“这还算好的了。你知道我爸他们第一批上学的人坐的课桌是什么吗?”

“是什么?”

“课桌是青石板,凳子是黄泥巴垒起来的干坨坨,那个时候还没有瓦,屋顶都是铺的茅草,下雨还要漏,直到后来我上学的时候,才发动全大队的木匠,把集体种的柏树砍了,做了木头课桌,又去烧了一窑瓦盖上,这一下子又是好多年了,你看这些木头课桌都变得凹凸不平了。”

刘建国………

李英:“你不用吃惊,农村大部分村小就是这个样子。这还是因为要普及教育才有村小,我们才有学上,有的更偏远地方还没得呢。”

刘建国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但是就在本地方,他们市下面的一个村小居然如此简陋。

他不知道城乡的差别竟然这样大。

大得好像隔着一个世纪。

小说推荐:《从泰坦尼克号开始》【鱼趣阁】【星空中文】【燃文小说网】《灵境行者》《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无限公路就业指南》《闻此一生》《闻此一生》【OPPO小说

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华娱之2000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受顶包案影响,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双周一孙,三分天下,华语乐坛新势力!”“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内地才子周易!”“南周北周,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南北双周,谁才是新时代的王?!”“魅力无限,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千禧年初,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刚学完粤语,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经
都市 连载 138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好想吃薯片
【知青】+【象棋】=短篇小说《???》......江弦穿越到文学最璀璨的1978年,并觉醒“灵感合成系统”。合成灵感,即可获得文学作品。老天爷追着喂饭,他跟着一脚踏入文学圈子,一作成名!从此文坛,有了绕不开的一个存在与永在。游走于尚未辞世的文豪之间,与儿时曾仰望的星辰平起平坐。当人上人,做爹中爹。在虚伪的大雅中,玩了命地俗。爱就是爱,恨就是恨,钱就是钱。他就是时代主流,他的作品就是精神标杆
都市 连载 77万字
第一次穿越全球高武

第一次穿越全球高武

傲魂168
第一次穿越随机到全球高武世界。九阴真经,神文。咱背后是万界楼。
都市 连载 33万字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林中谷
人到三十古来稀,阎王不请自己去。离婚后,陆良突然觉得黄土已经埋到脖子,毕竟都能听到跑马灯的声音。直到他发现,那是来自未来的讯息,于是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在人世间,你我皆俗人。当个俗人也挺好,贪财好色腹黑自私……【非单女主,介意慎入】
都市 连载 124万字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温酒斩曹操
重生90年的燕京大院小公子赵明磊,因为失手伤人,被家族送到香江。恰逢这个时代的香江娱乐进入下滑期,赵明磊看到契机。先找华仔、梁超伟拍一部。斥巨资拍摄,扭转局面。邱苏贞赵少,这部戏我躺哪?关智琳:赵少,你想打高尔夫球吗?李佳欣:赵少别生气,我给你看个宝贝。周荟敏:我是最爱的是赵少。听说向氏家族在香江挺狂,不好意思,在我这条过江龙面前,他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刘天仙:干爹,杨宓妹妹又抢我玩具~!赵明磊:
都市 连载 1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