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东突厥汗庭派出大量侦骑前往那些附庸于他们的小部落查探,但足足等了一个月,却是毫无动静,也未见这些侦骑有一人回禀。

东突厥汗庭这才反应了过来,这些侦骑估计已凶多吉少,被汉王府全部给收拾了!东突厥汗庭一商议,觉得再派出侦骑前去查探,也只不过多送一些人头给汉王府的将士们立功而已,那些小部落估计也已凶多吉少了,便干脆不再派出侦骑前去查探了。

形势已严峻到事关东突厥的生死存亡,这一回东突厥倒是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团结一致起来。大逻便随即便下令,征召东突厥境内所有十四岁至五十岁的男性组成大军,打算集结四十万以上的突厥精骑,准备一举灭了汉王府,收复原属东突厥的中、东部全部地盘。

如今,塞外很快便要入冬了,汉王府这边,此时正在忙于悄咪咪的从关内迁移大量汉人部曲以及一些投靠汉王府的寒门书生以及一些义士出关进入塞外。

东突厥汗庭刚刚派出侦骑靠近东突厥中部附近查探,立即便被带着望远镜的狼骑侦骑隔着远远的就发现了,随即便飞鸽传书给在附近练兵的秦贤。

秦贤得到侦骑的禀报之后,便立即派出十支千人狼骑对其进行围歼,将突厥侦骑灭杀得一干二净。与此同时,他对于突厥突然派出大量侦骑前来查探非常警觉,不敢耽搁,立即飞鸽传书把此事禀报给陆卓。

话说陆卓自返回大青城之后,学生又多了程咬金和罗士信两人。

接到秦贤的飞鸽传书之时,陆卓正在汉王府自己的书房中给秦琼、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上课。

陆卓有感于此时期教材的选择不多,便在返回大青城之后,将前世自己记得的小学、中学各科教科书,除了英文、政治、历史、地理之外,全部“抄”了出来。

他重新疏理了一遍,把自己不记得的一些知识点,或者一些不符合此时期的,全部用其他他自己知道的知识补上,反复核对几次之后,便交给工坊大量印制,并装订成册,然后免费发放给陆氏书院的学子当教科书使用。

为此,陆卓还特意召集了大青城所有陆氏书院的夫子,用他新编写的教材亲自培训了一番。

看了汉王陆卓编写的这些新教材,那些夫子无一不惊为天人,对陆卓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当陆卓给他们演示一些简单的化学、物理实验时,他们更是震惊不已。这无疑让他们大开眼界,在不知不觉间便帮他们推开了另一扇知识的大门。

话说陆卓收到秦贤的密信之后,便让长孙无忌等人先温温书,他立即把取了过来,对照着翻译。

一翻译完密信,陆卓稍微一思索,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随即,他立即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今东突厥已只剩西边那点地盘,突厥汗庭应该非常清楚他们的情形非常不妙,必定会集结大军前来进犯。

想到这里,陆卓立即在心中计算了一下:大逻便手中便有十几万突厥精骑,突厥汗庭手中应该也有十几万大军,如果再从突厥各部落征召,那最少也可凑出二十万精骑之数出来。那么,这次如果突厥汗庭尽起突厥精骑来犯,那总兵力最少也有四十万!

计算到这里,陆卓自己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突厥大军来得还真不是时候,如今二十几万狼骑正散布在汉王府治下各地练兵、驻守,以及从雁门要塞旁边的秘道进入关内,偷偷护送那些汉人部曲、寒门书生、义士出塞。

想到这里,陆卓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前往上书房,把秦贤飞鸽传书的密信给长孙晟、杜吒、房彦谦三人看过之后,又将自己的分析告诉他们三人。

三人一听陆卓的分析,也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即几人便在一起商议了许久,接着陆卓立即飞鸽传书下了几道紧急军令:

第一道军令:立即收拢二十二万五千狼骑,并在最靠近东突厥西部的白山城集结,一个月内务必全部抵达,失期者斩!

第二道军令:从其他城池和大青城中调集五万城守军接替李靖、徐盖、苏邕统领的几万狼骑大军驻守鸭绿江沿岸城池,并调平城主将李裕前去镇守,平城副将李平接替李裕平城主将一职,领兵镇守平城。

第三道军令:即日起,汉王府治下所有城池务必提高警戒,发现突厥大军踪迹,立即飞鸽传书上报,不得延误,坚守城池,不许轻敌出城迎战,违令者斩!

第四道军令:抽调大青城和平城的城守军共计两万人进入关内,替换狼骑将士们护送那些汉人出关。

当晚,吃过晚饭之后,陆卓便在书房里一直思考应对之策。他心中非常清楚,这次大战将会在东突厥和汉王府之间彻底分出一个胜负出来。东突厥如今已到了不拼尽全力不行的危险境地了,必然会尽起所有能战之人前来进犯。此战过后,胜者通吃,将一统完整的塞外,而强者则将愈强!

陆卓在书房中用铅笔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计算东突厥和自己双方的总兵力。他在纸上画满了治下的那些城池,并在其上标注了驻守该城池的城守军人数。

正当他想着该如何从这些城池抽调兵力之时,一位倾国倾城的大美女用托盘端了一碗番薯甜汤走了进来,此人身高七尺多,身材修长且极为美嫚,不是萧蓉还有谁?

原来,心细的萧蓉今晚在吃晚饭之时,便发现陆卓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只吃了几口饭菜之后便回了书房。她知道陆卓喜吃甜食,便让婢女取了一些地瓜来,亲自煮了地瓜汤,还放了两块冰糖,又亲自给陆卓送了过来。

陆卓正在思考如何调兵遣将,他想问题时,最怕别人打扰,听见脚步声,心中立即有些不喜,但他一抬头,便发现原来是萧蓉用托盘端着一碗东西走了进来。

他知道萧蓉脸皮极薄,今天竟然独自进了自己的书房,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想问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未等陆卓开口,萧蓉已一边向他走来,一边轻声细语的说道:

“我看你今晚吃得不多,又眉头紧锁,莫不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了么?此前,你曾在书房中教诲李靖等人,要求他们每临大事有静气,要做到宁静致远。还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莫非你自己反而忘了么?快,先吃了我煮的你最喜欢的甜汤再想对策也不迟,你饿着肚子,难道反而还能想出什么好对策来不成?”

萧蓉长成大姑娘之后,不但倾城倾国,而且话音柔和悦耳,声音又极为动听。

陆卓听后,心中一震,对啊,萧蓉说得对,自己怎么一分析到东突厥可能派出四十万以上的大军前来进犯,便自乱了阵脚了?大不了与其拼死一战便是,自己的总兵力,狼骑军加上城守军,并不弱于东突厥,何俱之有?

想通了这一点,陆卓立即哈哈一笑,然后说道:“没什么大事,就是东部突厥汗庭要派大军前来进犯而已。你这么一说,我肚子还真的饿了。把那甜汤给我,让我尝尝你煮的甜汤味道如何?”

萧蓉闻言,立即连托盘带甜汤一起递给了陆卓,又顺手把他手中画满了城池、标注了兵力的那张纸接了过来。

顺着烛光,萧蓉好奇的看了一眼手中的纸张,见上面标注了大量城守军人数,加起来起码得有三十万之数,便随口轻声说道:“你看,我们仅守城军便起码有三十万以上,倘若全部征调过去与狼骑大军一起对敌,那便有五十多万大军了,突厥还不得闻风而逃?”

陆卓知道萧蓉不懂军事,她只是特意找个由头让自己心里轻松一些而已,便笑着说道:“倘若如此,那这些城池便没有城守军驻守了,那岂不是兵行险着,唱空城计么?”

空城计一说出口,陆卓自己立即一愣,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他随即笑容满面,突然把地瓜甜汤放在书桌上,然后起身一把抱住萧蓉,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看着被他突然袭击之后满脸羞红的萧蓉说道:

“你真的是我的贤内助!你刚刚说的话点醒了我,让我想到了一个好对策!这次不管东突厥大军来多少人,我都必定将他们打得落荒而逃!哈哈!”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北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夜深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历史 连载 25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柳绪琬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历史 连载 32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大篷车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历史 连载 172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98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