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割以永治

“阿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可是你的弟弟,是你的亲弟弟,伱说切了?”

“母后,此切非彼切。”

独孤皇后果然是误会了,主要是这年代,切了的人不少,宫内一大堆,但是不能说现在红肿了点就要切了吧,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孙思邈却听懂了杨广的话,微微皱眉深思之后打断了皇后对杨广的质问:“殿下,您说切了,此想法我刚才稍微想了想,似乎确有可信之处。”

独孤皇后诧异的看着孙思邈:“啊?”

“皇后娘娘莫要误会,方才老夫想了想,晋王殿下的说法确实有可取之处,多余的部分如果能够安全的切除,应该可以治好汉王殿下的病情。”

听到孙思邈这么说,独孤皇后的心态就不同了,略带怀疑的问:“真的可以?”

“尚是刚刚想到,实际是否可行,老夫也还需要验证。”

“好,好,有机会就行,有机会就行,孙真人您看您需要什么支持,您直接和我说。”

“现在暂时不用,老夫得好好验证一番,现下汉王只要按照老夫的药先用上一段时间,过两日老夫再来看看情况。”

众人这就要离去,独孤皇后拉着孙思邈不断的询问,杨广跟在后头,现在唯一疑惑的就是汉王妃了,她看着皇后和孙思邈离开的背影,再看看躺在床上汉王,一时间陷入了矛盾之中。

“母后叫我不要翻,孙真人叫我翻,我到底是翻还是不翻?”

几人离开的时候,萧梦岚的马车刚到,路上的时候马车坏了,所以拖延了时间。

下马车的萧梦岚正好看到了众人,忙走了上来问:“母后,殿下,五弟的情况怎么样了?”

“老孙已经给看过了,应该问题不大。”

皇后先回宫,众人目送皇后车辇起驾,萧梦岚则是拉着汉王妃,汉王妃眼圈红红的,之前被皇后责骂心里委屈,萧梦岚拍拍她的手安慰。

“嫂嫂,呜呜呜……”

小姑娘眼窝子浅,这就哭了起来,萧梦岚了解前因后果后说:“妹妹别觉得委屈,母后已经是很好的了,我以前在梁国宫内寻常陪我一起长大的女子,嫁了人后婆婆每天就让她们站规矩,稍有不顺就是责骂,这还都是些名门贵女,咱们的母后一不要我们站规矩,二不要框着管着我们,有了好吃或者其他新鲜东西的都会命宫女送些过来,咱们的命啊已经很好了,稍微两句责骂也是关心则乱,莫要放在心上。”

听闻萧梦岚劝慰汉王妃的话,孙思邈不禁对杨广说一句:“王妃玲珑心思,为人通透,晋王殿下有福。”

杨广暖心一笑:“先回府上吧,关于割鸡……割皮的事情,咱们回府商量一下。”

“恩,老夫也想问问殿下是怎么想到的。”

回家的路上杨广坐了马车,车上给萧梦岚说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萧梦岚仿佛听到了什么惊奇的事情:“啊?汉王妃真的……”

“怎么,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萧梦岚的皮肤本就白里透粉,一紧张就会微微泛起红:“好在去的晚,还见到汉王光着屁股。”

回到府上后,杨广就和孙思邈坐定了聊此事。

孙思邈问:“殿下您是怎么想到切了就好了。”

“其实很简单啊,说白了那就是一层皮肤,手上皮肤没了一块,只要伤口小点的,很快就愈合了,只是因为那里位置敏感,所以大家从未想过,但是老孙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孙思邈点点头:“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所以刚才殿下您一说我就想明白了,只是过于凶险了,万一刀子稍微的深一点点就会出问题。”

手要稳,刀要准。

“老孙,古有华佗刮骨疗伤,还妄图在曹操头上打开他脑袋,其实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有些病症确实可以用懒办法,就是哪里不对切哪里。”

中医讲究治本治源,西医很多时候就是手术切割。

华佗其实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外科手术了,只是相比起吃药,显然动刀子这样的事情不怎么被人接受,所以这路子华佗开始了,后代却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

动刀子的话就必须配合麻醉,消炎,缝合,止痛,仅仅用刀的话确实容易死人。

杨广的话让孙思邈陷入了沉思,想了好一会说:“如果真的给汉王切除的多余部分的话,因为其形状是个圆环形,理论上创口不大,在可以愈合的范围内,但是直接动刀子一旦汉王有任何的行动就会使得刀子偏离。”

“我曾听闻华佗用麻沸散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孙思邈点点头:“但是麻沸散永远有可能服下了之后就醒不过来,特别是小孩,风险太大了。”

这就是个麻醉剂量问题了,杨广就说:“是否可以研究一下,确定什么样的人用多大的剂量。”

外科手术在这年代没有传承,孙思邈就算是考虑觉得可行,但是顾虑也极大。

杨广便接着说:“老孙,其实动刀子这事情,大夫做的少,但是宫内的太监做的多啊,他们连全部割掉都行,汉王现在就只需要割掉一层皮,这风险理论上来说应该小很多才对啊。”

犹豫中的孙思邈仿佛被醍醐灌顶,双目瞪圆站起身来自言自语:“对啊,对啊,太监去势都能活,现下这刀子轻轻一划拉而已,还能比那严重?”

所以说有些东西就是得看传承,华佗的外科手术没有传承下来,所以孙思邈这样的神医都瞻前顾后,太监去势这办法传承千年,源远流长,宫内隔一段时间就开削一批新人进来。

从前期的固定麻醉,术后的恢复,到后期的养护几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医疗产业链,这事情上神医不如太监总管。

询问了一下王义,太监的存活率大概在六七成,这还是因为太监地位低下,大部分是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在一个卫生并且照顾良好的情况下,存活率还能往上抬一抬。

孙思邈再一想就就说:“去势之法,我曾在书里看过,但是从未亲手试过,晋王殿下还请通报皇后娘娘,让老身入宫研究一番。”

继爆破鬼才孙思邈后,割鸡大师孙思邈也即将诞生。

“老孙,太监之法和咱们想的是有区别的,你别练熟了手……”

“非也,殿下误会了,我去宫内自然不是做去势之术的,而是既然这些太监都要去势了,在去势之前,不如就让我试试看做切割多余部分的法子,割完再切,并无差别,反正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了,相信陛下和皇后娘娘一定会同意的。”

杨广没想到孙思邈不但有医术仁心,有实践求知的精神,更是具有超前的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

“此事,我马上派人进宫和父皇母后汇报,等他们同意下来老孙就可以进宫了。”

皇帝皇后肯定会同意的,这事情百利无一害,而且是为了他们的儿子自然得支持。

事情算是定下来了,孙思邈也有了练手的地方,相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就可以开始给汉王动刀子了。

孙思邈有些兴奋的说:“如果这方案可行,那么将来许多的病症都可以用这个办法了。”

“以手行术,以后这就叫手术吧,老孙若是这事情能成,你的医学就又有了更多的方案,以手术配合汤药,相信患者康复的机会就更多了。”

“手术,此名字甚好,等到医学堂开放了,我定要将手术一科给加上去。”

“医学堂的事情,我之前就和王隆老夫子商量过了,常春藤学堂联盟即将开始,届时至少长安和洛阳两座城内的学堂会开设医学分科,到时候麻烦老孙的地方还多的很呢。”

其实西方的医术就近两百年在人命的堆叠下发展起来的,华夏的医学循序渐进,遵循人生老病死的发展。

华佗开创了外科医学,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平心而论我若是曹操,在那个年代这大夫说要给我开颅,我当场就给他脑袋搬家了,终究是时代的局限性太大了。

孙思邈自觉自己比华佗幸运的多,杨广出钱出力,甚至出人出办法资助他去研究,杨广有着百无禁忌的思想和超前的眼界,只让他觉得如逢知己。

但面对一个全新的医学领域的时候,他是兴奋的,无比激动着,他将开创一个全新的医学时代。

孙思邈此时对着杨广恭敬的行礼。

“老孙这是做什么?”

杨广这就伸手去拦着孙思邈,但是孙思邈毕恭毕敬的说:“殿下,这非我个人之礼,而是为天下后世行医者对殿下行礼,我自诩出世,其实只是逃避,思来殿下这般才是真的为后世医者考虑,后世天下所有行医者,应牢记殿下名讳与恩情。”

杨广是打死也没想到,现代医学始于噶皮包。

(本章完)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