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过一会,陈矩就把张居正带到了西暖阁,朱翊钧当即让张居正入座,随后缓缓道:

“张先生,修炼等事情虽然重大,但朝廷大政之事也不能拉下。早上的时候,你曾说建议增补内阁阁臣,朕思虑后觉得有些道理。就是不知你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看到皇帝开门见山谈起了内阁补员之事,询问起了他的想法,张居正也不隐瞒,直接回复道:

“陛下,臣觉得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吕调阳、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二人聪慧敏捷,为微臣持重,适合入阁任事。”

吕调阳?张四维?

朱翊钧闻言当即思虑起来,这两个人他都知道,只不过对于其中的张四维没啥好感,因为此人首鼠两端,最后更是背叛了张居正改革。

自己依稀记得,这个张四维其实很不赞同张居正改革,现在支持张居正,只不过是为了加官进爵罢了。

最后等张居正去世,他继任首辅之位以后,就秉承万历帝和一些守旧派官员意志,废止了张居正生前的许多改革措施,致使改革功亏一篑。

虽然他之后的行为可能也迫于历史上万历皇帝的压力,但这种背叛盟友的做法,让穿越而来的朱翊钧着实有些不满。

“张四维现在还是吏部侍郎,就算了吧。至于吕调阳,朕之前就听父皇说其深沈简谅,内辨而色温,于人不轻喜怒,事不轻可否,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倒是可以入阁为你副手。”

见皇帝毫不犹豫地将张四维给否了,张居正闻言微微一愣,但也没有说什么,当即点头道:

“陛下明鉴,吕调阳此人为人稳重,心忧国事,是一世大才。这次得入内阁,定可与臣齐心协力,为陛下革除大明弊端。”

朱翊钧闻言微微点头,这个吕调阳能力确实很强,历史上就是他向张居正建议,改革赋役,兴利除弊,并且推荐在全国推广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其实早在嘉靖年间就被提出来了,其目的就是将繁琐的赋税统一化,减少了赋税的征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富户逃避税款的行为,对朝廷的好处很多。

但这种事情对朝廷有利,对于许多有地位的勋贵大族无利,于是大明朝廷内部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各陈利弊。因而这一条鞭法的推行一直由某些地方官主导,实施范围也仅限于某些府、州、县,并未普遍实行。

吕调阳就看中了其中一条鞭法对于朝廷的好处,就建议下令清丈全国土地,清查溢额脱漏,重新厘定赋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采用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

因此对于吕调阳入阁,朱翊钧是一万個支持,听到张居正的建议,立马赞成起来。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开胃小菜,接下来讲的内容,才是朱翊钧跟张居正谈话的重点,只见其缓缓说道:

“吕爱卿的能力,朕是听父皇说过的,把他调入内阁,朕自然放心的,你们二人尽管去做即可,有什么事尽可跟朕嘱咐。

不过现在内阁人选既定,朕也就好奇了。张先生你在二十年前就对于大明弊政甚是了解,今日你为首辅,就是不知要如何改革,可有什么想法或者规划否?”

此言一出,张居正立马来了精神。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他改革的想法跟计划是不能与别人和盘托出的,必须徐徐而行之才行。

特别是皇帝即位以后,他曾不止一次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皇帝教育好,让其成为圣明仁君,等他百年以后,能够继续继承他改革的意志,将其改革的措施贯彻下去。

但这几日的遭遇,让他原本的想法支离破碎。

其中对于眼前这个九岁的皇帝的看法,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这段时期所展现出来的手段、才智,让他再也不敢等闲视之。他对于皇帝的定位也从未来改革的继承者,变成了其改革最主要的支持者。

因此他中午在文渊阁休息的时候,就决定把自己关于改革的想法和盘托出,以寻求皇帝的理解与支持。

“陛下,自我朝开国以来,目前已有二百年了。而国朝之初与今日情况迥异,沉疴顽疾也越发多了起来。如果要改革,就不得不按图索骥,明确今日大明之弊症,才能对症下药。而臣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此事,发现大明弊政甚多,其主要者有三。

其一,便是国库空虚,朝廷财政难以度支。而国库空虚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田土被各地乡绅地主、官员、宗室等侵占。臣之前看过我朝之初的鱼鳞图册,发现洪武初年,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四千顷有奇,弘治十五年存额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顷有奇,其中缺额有四百二十六万八千顷。

这就表明天下有一半的土地是不交赋税的,就这还是孝宗朝的记录,现在怕是更加严重,试问如此下去,朝廷赋税从哪里来?,朝廷的用度从哪来来?“

朱翊钧听到张居正的分析就连连点头,财税历来都是是一国之基,没有钱什么也干不了,而当前大明所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大明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以农业税为主,因此土地和人口是重中之重。

但经过大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

之前的鱼鳞图册也早已不准确,纳税土地大多被士绅大族所占据,还有一部分则被皇帝以赏赐的形式拨给宠臣贵戚,甚至太监和宫女。

不仅土地如此,在劳役方面也是这样,社会中承担劳役的人丁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而且名不副实,即使册上有名,但大半也不知去向,册中有名,服役则无人。

而张居正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了,只见他继续说道:

“而第二弊端则是人心紊乱,异端学说盛行。自正德年间,王王文成(王阳明的谥号)龙场悟道,大兴心学。其死后学徒动不动就聚众讲学。

更有其学徒王艮狂悖不羁,觉得心学就是率心而为,就是不受约束,自私自利,不服从朝廷制度,议论朝廷,反对官吏。认为无人可管教,能管教的只有他们自己。

因此臣认为,虽然心学也有些优点,但现在其弊端越发严重,导致许多官员因理学、心学分野,派系互斗严重,党同伐异者甚多。如果任其传播、不加约束,定会导致人心四乱,人浮于事,不利于朝廷大计。朝廷不可不查,不可不管。”

小说推荐:《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我娘四嫁》【小燕文学】《云朵和山先生》《从行星总督开始》《欢迎来到诡诞游戏》【赘婿小说】《无限旅游团》【大书迷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一鸟嘤鸣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