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夜智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曾有人十分确信地说过,即便收买了赵家所有的厨子,也拿不到什么配方,因为主厨就是赵员外自己。
这是否属实就不得而知了。
负责施汤的家丁站在坛与坛间宽阔的空隙中,个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均是练家子模样。
他们挥勺动作行云流水,施汤数百碗,竟没有一滴漏到桌上。
平民百姓去打汤时,家丁们都颇为随和。
但对厚着脸皮去要汤、或是让自己的随从代替自己去要汤的达官显贵们,家丁们不但站立不动,还会露出一种由心而发的凶相,让人不禁战栗。
于是,有的达官显贵不惜穿上打着补丁的衣服,扮成乡民的模样,只为去捞得一碗梦寐以求的汤。
比如炎州刀家的二小姐。
这个圆额晶目、凹颊方唇、眉目含春的傣族美女,不过是穿得差了点、脸上脏了点、还贴了两条八字胡,在世人的眼里竟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跑堂伙计。
倒是她身旁陪同的董先生,无论从穿着到仪态都是一副教书人的板板正正模样。
我刚要上前寒暄,刀素蓉便将食指放在香唇前,朝我“嘘”了一声。
她低声提醒道:“王爷可得装作没见过我,否则这汤就喝不到了!”
于是她抛下我和董启超,独自钻进了人潮中。
我抱着手寒暄道:“董先生,炎州到越州,就算是走水路,一个来回也要花不少时间吧?学馆的事务不用你这个祭酒处理吗?”
董先生淡笑道:“学馆的事情无妨,自有人打理。二小姐本来打算一个人来,在下实在不放心便跟了过来。”
“董先生不去喝汤?”
“不喝。二小姐能喝到,便已足够。汤就这么多,在下若是喝上一碗,能喝到汤的百姓便要少上一人,实在过意不去。”
风转了向,一股香气再次飘来,他的喉结动了一下,咽口水的那种动。
董启超见我脸上挂笑,自觉矜持不住,赶忙换了话题:“王爷现在可是被通缉的对象,在这里招摇过市,是否欠妥?”
我笑道:“确实欠妥,但通缉令上把寡人的头像画得更加欠妥!”
我二人相视大笑。
也不知过了多久,求汤的人稀疏起来。
倒不是因为大家不想再喝一碗,而是反复求汤被视为对赵员外已故父母的大不敬,遂只能点到为止。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沿街而来的舞狮、舞龙等不带重样的移动表演,甚至还有名扬浮、越两州的“官将首”。
人们喝完汤,放下碗,随着祭典大队向前行进,路两侧的临时商户不用吆喝便能财源广进。
还没等我告别,二小姐早捏住董先生的手腕,将他一把拉入喧嚣的长龙里,消失在漫漫人潮之中。
赵府门前就只剩下我,和一群准备收拾残局的家丁。
我欢呼雀跃,如同鱼儿回到大海,纵身往其中一口坛中跃去。
我停在了半空中,坛口离我的脸不到一寸。
是坛边的家丁抓住了我的后腰。
他将我放回了地上,就那样瞪着我,一言不发、面露凶相。
这种人是很难被收买的。
我指着大坛道:“兄弟,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他不说话。
我继续说道:“我一只手就能把这坛倒举起来,还能再抖几下。”
他不说话。
我道:“如果我赢了,这十八口坛里剩下的汤,可就归我了。如果我输了,我身上的银两统统分给你们几个弟兄。如何?”
他不说话,朝后退了一步。
然后我照我说的去做了。
抖的那几下,将坛底边缘剩余的几滴汤汁都送入口中。
这味道……
毫不夸张地说,若是卢熹微在这里,众人的注意力也未必会从弃蔗汤转移到他那张脸上。
于是十八口坛都被我舔得干干净净。
当我把上身从坛中拔出来的时候,人已被迎到了赵府客堂。
赵府单这客堂就完全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
许多我唤不出名的稀世珍宝饶有格局地陈列在客堂各处,铺了金箔的房梁和门柱上行云流水地雕刻着貔貅和云海纹。
一尊巨大的招财猫如佛像般耸立在主座背后,它眯眼微笑,抬起的手仿佛不是要招财,而是随时要使出“如来神掌”将我拍扁在地。
赵员外夫妇向我行礼后,便端坐在主座之上。
赵员外和天际商会的其他核心成员一样,并不是一副肥头大耳的富商模样,他高壮精干,仪态像极了一名军官。
这赵夫人乃姓神夜,和皇家算是远亲,她年过五十,看容貌却是四十不到。赵夫人全身没有佩戴半点珠宝坠饰,步态完全没有豪门贵妇那般沉重,倒是像极了江湖女侠。
我纵身一跃,便躺在了上宾座的太师椅上。
赵员外面色淡然:“看来商会的老人都被王爷杀得差不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