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七零文学网】地址:70wx.com

戊二、化法四教

。分二:初、总明设教之意。二、别明四教之相。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八页,我们讲到戊二的化法四教。

前面的内容主要讲到天台宗的五时判教,就是说明佛陀出世以后,他施设教法的始终,佛陀一开始怎么为实施权,到最后怎么开权显实。所以佛陀的教法当中,往往都是权法中有实法,实法中有权法,权实不二。在前面我们建立了一个一佛乘的教法基础。

以下的化法四教就正式说明,站在一佛乘的角度,怎么来修习观照。就是说,当我们在三界得一个果报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果报,才是一个最圆满的态度。

在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四教当中,实际的操作,我们可以分成两块来说明,就是所谓的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天台宗分成两部分来观察人生:第一个,就是罪业这一块;第二个,就是心性这一块。

天台宗在面对我们凡夫的罪业时,它是行布的,次第分明的,你应该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它是一个非常清楚的差别相貌。

但是我们面对内在的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一念心性——所谓的清净心菩提愿时,那是平等不二,没有差别的。你的清净心菩提愿跟我的清净心菩提愿本质上是一样的,虽然它的势力有强弱的不同,但是本质是一样。就好像月亮,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本质上一样,只是说十五的月亮比较圆满,如此而已。

所以它在操作时,圆融当中要去创造行布,行布当中也要观照圆融。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受菩萨戒。受菩萨戒第一个要先成就戒体。就是说,到了戒坛时,你要缘十法界有情无情发下三种誓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你必须要创造一个佛陀的愿力,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智为己智。就是说,佛陀心中他的希望是什么,佛陀当然是断除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你必须以这样的一个圆融体性来安住,这个就是圆融体性。但是,你在这个戒体当中实际付诸行动时,那每个人有差别了。比如修六度,有些人重布施,有些人重持戒,有些人重忍辱,各有各的差别。

所以在整个操作当中,我们因为一念的清净菩提愿而发起了广大的妙行,最后整个行布当中又加强你的菩提愿,就产生一种善的循环,圆融带动了行布,行布又开显了圆融的功德。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心性时,是理想化的。诸位!你面对心性时,先不要管你业障深重这件事情,要站在佛陀的角度来思考你的心性,你的心性跟佛陀是没差别的,这样你才可以成佛。但是,当你面对业障时,你要务实,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在无量生命当中累积的烦恼跟罪业,面对因缘时要务实化。

所以在整个藏通别圆四教当中,它有理想的理观的一面,也有务实的一面。当我们回光返照一念心性时,我们进入了一种生命的理想状态——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对自己是肯定的。当我们依体起用面对我们五蕴身心时,我们观察自己有如梦如幻的罪业,是一个标准的业障凡夫,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以,到了讲藏通别圆四教时,它每一个法门都是圆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圆融。所以你整个修行当中,理想化的心性跟务实化的业果要同时面对,这样就构成整个天台一佛乘的观法,而这样的观法是让你能够快速成佛的方法。

就是说,你一方面能够安住在现实的圆满心性,一方面同时能够务实地面对你的业力,这样就构成了在你的生命当中,你的进步会比一般人快,你修一天,别人要修一劫。理想化带动务实化,务实化又加强理想化。你能够把这个圆融跟行布之间的相互作用搞清楚了,那你就有资格来学习化法四教。

己一、总明设教之意

我们来看讲义,这当中分成两科:一、总明设教之意,二、别明四教之相。

首先我们说明,佛陀为什么要施设藏通别圆四教呢?它的实际含意是什么?我们把它念一遍。

化法四教说。法尚无一,云何有四?乃如来利他妙智,因众生病而设药也。

我们先说这一段。

化法四教的安立,有两句话很重要,就是“法尚无一,云何有四”。

法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佛陀自受用的法;一个是佛陀他受用的法。如果站在佛陀自受用角度来看,佛陀摄用归体,回到自己大般涅槃的心性时,佛陀一念心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如如理生如如智,如如智还照如如理,它是一个如的境界。

所以佛陀的内心,自受用当中没有杂染相,也没有清净相,这个是对凡夫安立的。从佛陀回到自己内心世界时,一切法“如”,所以“法尚无一”。但是佛陀的大悲心从空出假、面对众生时,佛陀因为众生的差别根机——各有各的病,佛陀就开出四种药:“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所以说这四个法门,蕅益大师先确认这是为凡夫设立的。佛陀为了让众生面对业障时,能够从业障的角度而趋向于涅槃的功德,这个过程就设立了四个法。这是佛陀为了利他所生起的后得智,因为众生差别的病而施设这四种的法药。

我们把这四种法药做一个说明,请合掌。

见思病重,为说三藏教;见思病轻,为说通教;

无明病重,为说别教;无明病轻,为说圆教。

天台宗把凡夫的病分成三块:

第一块,叫作三界的见思。三界的见思,它主要是迷真谛理,这个真谛理主要还是针对我执,就是我们一直认为五蕴身心有一个我。有一个我,它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会向外攀缘;第二个,更可怕的是当我们攀缘到一个东西、一个人时,我们想要主宰它。攀缘性跟主宰性构成一个我执的相貌,因为我们去攀缘又想要去主宰,就带动我们很多的烦恼,贪爱、瞋恚、嫉妒、高慢,各种烦恼就活动了,这个就是见思病,它是迷真谛理而产生的。

第二块,是无明惑。无明惑是迷于中谛理,这个迷中谛理什么意思?就是你对于一念心性本来即空、即假、即中,本来清净、本来具足这个功德你忘失了,忘失来时路。你在三界里面打滚打久了,已经忘了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乞丐做久了,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乞丐,已经忘掉你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就是迷中谛理,你障碍自己心性功德的开显。

前面的迷真谛理会创造出很多烦恼,迷中谛理是里面很多珍宝你都没办法拿出来用。见思惑是属于三界内,无明惑是三界以外的,这是属于功德庄严这一块。

尘沙惑,它是迷俗谛理,通于界内的见思,也通于无明惑,它属于一种善巧方便。举一个例子。舍利弗尊者有两个徒弟,舍利弗叫某甲修不净观,叫某乙修数息观,这两个徒弟修很久都没有入道。舍利弗很疑惑,这个法药是对的,为什么没办法治病呢?到底哪里出差错?舍利弗尊者就领了两个徒弟去见佛陀。

佛陀就明知故问,问这个修不净观的,说:“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他说:“我以前是做铁匠,就是把铁放在火中去烧,熔化时再把它塑造成一种器具。如果火太小,我就用风箱有次第地打风,让火烧旺一点。”佛陀说:“你不能修不净观,你要修数息观。你在打风时创造一种节奏感,你要修数息观。”

佛陀就问另外一个修数息观的,说:“你以前是干什么的?”他说:“我以前是洗衣服的,把脏的衣服洗干净。”佛陀说:“你要修不净观。”

这两个法药一对调,两个人很快就成就圣道了。所以尘沙惑就是你怎么样观机逗教。尘沙惑没有自体,它界内依止见思为体,界外依止无明为自体。

就是说,站在烦恼的角度,我们操作以藏通两教为主;站在开显自性功德这一块的操作,要以别圆两教为自体。不过,话是这样讲,但实际上的操作,就是天台宗一佛乘的思想,它是把别教判在前面,跟藏通差不多。

就是说,在圆教的操作里面,它只分成权教的观法跟实教的观法。圆教就是现前一念心性的思想——清净心菩提愿,其它的都是对治,不管是藏教、通教、别教,都是在对治烦恼跟罪业为主。所以它整个操作就是把藏通别全部判作权法,只有圆教是实法,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跟罪业,是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这是把藏通别圆四教这种药所对治的病,做一个简单地说明。

己二、别明四教

相分四:初、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

庚一、藏教

分二:初、释教相。二、明观法。

辛一、释教相分三:初、解释名义。二、所诠教义。三、修行位次。

壬一、解释名义

接着我们看己二的别明四教的相貌。这个四教,它有什么样的教相跟观法?这地方分成四段:初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

我们先看藏教。藏教当中又分成两科:一释教相,二明观法。佛陀先讲它的教义,再说明依止教义产生的观照方法。

释教相当中分成三段:一解释名义;二所诠教义;三修行位次。首先我们先解释名义,藏教这个“藏”字是怎么安立的。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三藏教

——

四阿含为经藏

,毘尼为律藏,阿毘昙为论藏。

三藏教简单讲就是小乘教。小乘教为什么叫三藏呢?

因为它有三个内涵:第一个,四阿含。长阿含、中阿含跟杂阿含,还有增一阿含。阿含就是无比法,就是说一切的世间法是无法跟它相比的,这是经藏。第二个,毘尼。就是戒律,翻成中文叫调伏,调伏身口的过失,这个是律藏。第三个,阿毘昙。叫作论藏,它主要是修止观的,来对治意业的颠倒,叫对观四谛,对向涅槃。

小乘的三藏是区隔的,它修经藏时是一个概念,持戒又是一个概念,学止观时又是一个概念,这一点跟大乘佛法不一样。诸位!小乘教它没有发愿。因为没办法会归心性,它的教法就不能贯穿,不能够“吾道一以贯之”。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大乘的戒法,你学菩萨戒时难道不需要智慧、不需要发愿吗?不可能!你持戒如此,修止观也是如此。大乘止观的第一件事情开宗明义,你为什么修止观?先把这个目标搞清楚,我今发心不为人天福报,不求二乘涅槃,我的目的是满足菩提心,开显我心性的功德而修止观,然后你才有资格讲到止观的修学。所以整个大乘佛法的修学,不管戒定慧,它有一个法是贯穿的,是融通的,它是次第有融通性,融通有次第性。

但是小乘法不是这样,小乘法没有一个贯穿,所以当它把生死的法灭了以后,它缺乏一种功能的相续,它就灭色取空,入涅槃了。这就是为什么分成三藏教,就是它的法是区隔的、片段的。

壬二、所诠教义

我们看壬二的所诠教义。

此教诠生灭四谛,亦诠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亦诠事六度行,亦诠实有二谛。

这两段很重要。因为整个藏教法的止观,怎么面对我们的烦恼罪业,整个理论基础就在这里。

这个地方分成两个重点:

第一个,先看实有二谛。

整个藏教它在面对烦恼时,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实有二谛。它从实有二谛里面开展出它的生灭四谛,开展出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开展出它的事六度。我们先看实有二谛这个概念。请大家打开附表第三。

佛法修止观都是先要明白道理,就是你先把理论弄明白——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先了解生命,才有资格谈到改造生命。因为你修止观就是在改造生命了嘛,但是你改造生命之前,先要了解生命到底是怎么一个相貌。

按照藏教的说法,生命是实有二谛。

我们看实有二谛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实有二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言情 连载 177万字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温水煮书
【文案】五条君一不小心看到了未来。从认识挚友夏油,到被冒牌的夏油关进狱门疆,未来十几年的剧情都被剧透了个遍。五条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做正面人物是没有前途的,要做,就要做《咒术○战》的第一大暴君!……夏油君崩溃地跟在五条后面。“悟,你疯了?”“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怎么样我们也是高专的学生!”“住手,悟,你的大好前途都不要了吗?!”五条君笑得意味深长:“杰,我们的未来,哪有什么大好前途啊。
言情 全本 6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桃花白茶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言情 连载 6万字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O变A后攻了龙傲天

山川千野
温柔(?)漂亮的腹黑攻x只对攻低头的龙傲天受晚十二点日更,封面是捏人,已购买商用权,画手@Dd简介:宋礼玉作为一个omega,主要有三大爱好:织毛衣、插花、煲汤。十八岁,突如其来的二次分化,他变成了一......
言情 连载 10万字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烽仙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言情 连载 90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折秋簪花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言情 连载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