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补充讲表第九页,我们看附表第五,通教教义。

通教教义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幻有、空二谛。什么叫幻有空二谛呢?我们做一个简单地说明。

藏通两教的修行内涵,都是以空观为主。也就是说,它以空观的智慧来消除我们对生命的一种主宰。我们整个生命的轮回,为什么我们造的业会转成业力呢?因为我们要主宰它。

当我们想要主宰生命时,就会使令我们过去所有善恶的种子,提升到一种善恶的业力,它就有得果报的力量,有轮回的力量。所以,消灭主宰是我们要离开三界唯一的方法。

因此,整个藏通两教的核心思想,就是修习空观来调伏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点目标是相同的。但它们采取的方法、过程就不一样了。

藏教人修空观,他是从人生生灭因缘的假相去观空:喔,这个人出生了,然后变老了,最后死亡了。他从这种生到灭的过程观到人生的无常,所以他从因缘假相里面去观空。

通教的空观,是从不生不灭的体性直接观进去,“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他是从一种体空的思想,直接切到生命的本性。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我们在拨念珠时,每一个念珠都各自独立,没有两个念珠完全一样。念珠可以表示我们一期的生命,有很多的因缘把它串起来。如果每个念珠就是一个人生的因缘假相,你小时候是什么样,长大是怎么样,到最后老病死,你去观每一个念珠本身的因缘假相,那就是藏教的思想。他从念珠的开始到结束,每一个念珠所含摄的无常变化相去体验到痛苦,体验到无我。

但是,从一个念珠结束,下一个念珠没有开始的暂时停止的寂灭状态,就是前面的念珠结束了,但是下一个念珠还没有启动,两个念珠中间的那个空档,叫作无生。通教人是从两个因缘的中间观进去,就是当你的因缘还没有启动之前,你本来是怎么回事——缘起性空。

我们可以这样讲,藏教的空,它是带有调伏作用的灭色取空,它是带有一种出离、厌离的空,它有调伏爱取的作用。因为它从生灭的变化无常当中,就在隐隐约约地说明人生的因缘是痛苦的,因为它给你一种不安稳的感觉。

所以藏教的空,是从生灭的因缘当中去体验无常,最后放弃、出离三界的果报;通教的空,它是直接契入因缘的本体,就是你的因缘没有启动之前,你是怎么回事,所以它的空是带有安住作用。

如果藏教人他没有修通教的思想,一辈子没办法安住。没有证得初果之前,他一直在出离,就是觉得生命的房子燃烧了。所以藏教人没有证得初果之前,他的心活动力很强,一直想要出离。你看凡夫也是一直在活动。凡夫是重视攀缘,藏教是一直要出离,都落于两边的极端。

而通教的空性能够平衡藏教的空,就是它能够使令藏教的空更安稳,它能够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出离。比方说观受是苦,如果你今天完全用藏教的思考来观受是苦,你的心会很不安,因为你觉得一直受到感受的伤害,今天快乐,明天痛苦,觉得感受变来变去,让你非常没有安稳性。

所以,我们必须用通教的空,来调伏藏教的空。就是你必须站在本来就没有感受,因为感受在启动之前要有因缘,当因缘没有启动之前,什么是感受的本来面目?就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而这个就是你的安住处。

因此,通教的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一个人安定下来。他能够站在本来没有感受的角度,来调伏对感受的爱取;他能够站在本来就没有谁去主宰谁的角度,本来就无我的角度,去调伏我执的主宰。

所以通教的“空”跟藏教的“空”,理论上是分不开的。一个是安住型的空,一个是调伏型的空;一个是从作用上去调伏,一个是从本体上的安住。你必须看到,它们两个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合起来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通教的二谛思想是幻有空,因为它是站在空性的角度来看人生,所以一切法如梦如幻;它是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看人生,所以人生无所得,人生只有一种过程的相应。不像藏教的空,二谛是实有二谛,人生是真实的,所以我得赶紧离开,免得受到生死轮回的伤害。这两个就不太一样。

幻有空二谛开展出来,通教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通前。通前就很简单,它就通到声闻人的偏空思想。

第二个,通后。这个地方就比较复杂,我们要说明一下。

通后大乘的别教跟圆教,所以就造成了两种含中二谛,就是含有中道的二谛。这两种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别教跟圆教。

我们先看别入通三谛,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两种含中二谛

别入通三谛

通教止云有漏是俗,无漏是真,今立非漏非无漏句,以显中道,则三谛义成。”

别入通三谛就是说,通教的世俗谛,就是三界有漏的因果,所以藏通两教主要是用真谛来消灭俗谛,以空破有。因为它的世俗谛没有讲到诸佛菩萨四圣法界的功德庄严,它的整个世俗谛只讲三界有漏因果,所以世俗谛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它是怎么样呢?它是用无漏的空性,来消灭有漏因缘的世俗谛,那么二谛在通教又能够开展出非漏非无漏,非有非空的中道思想,则三谛义成。

我们解释一下二谛跟三谛的差别。

藏通两教的当体,它把生命分成两块,就是你生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三界轮回,要么在偏空涅槃。这种思考就变成,你要么就是贪恋生死,要么就是必须进入偏空涅槃,就是必须要拒绝一切有为法。这种是对立的思考,这个思考只好逼迫我们以空来破有,因为空性至少比有相的轮回安稳多了。

但是,大乘思想它不认为人生只有两种选择,它认为人生有三种选择:就是有相的世俗谛,还有空性,另外一个中道——你也可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大乘佛法对生命的看法是,一昧地追求生命的果报是落一边,一昧排斥生命也落一边。它认为生命没有好坏,你只要善加对待,是可以借假修真的。

所以中道的思想安立,就是告诉你,其实“有”当然是有过失——因为三界因果有老病死的过失——但是你完全空,虽然离开了过失,但是有个缺点:你不能开显心性的功德。你不能老是只是为了要离开贫穷,你得要成就珍宝。

所以,在整个通教的二谛开展出三谛时,它就是开始用中道的思想来破空。藏通两教以空破有,安立二谛;别圆两教以中谛的思想来破空,安立了中道的第三谛,它认为空并不是佛法的究竟,佛陀出世绝对不只是要我们安住空性、远离生死那么简单。如果这样的话,佛陀不要出世,很多缘觉乘都做得到,他“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就可以进入空性了生死了。

佛陀出世的目的,不是要你了生死这么简单,他是要你圆成佛道,跟诸佛一样成就无量的功德庄严。所以三谛就有需要站出来,必须要站在一种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中道思想来面对人生。你不能贪爱,但是你也不能极度地排斥它,这个是一种中谛的思想——以中谛来破空性。

安立三谛有两种思考模式,我们看别教的思考模式。

别教的思考,它的中谛的真如叫作“但中”,这种真如不能普遍在一切的内心世界,它是存在于心外的一个真理,你必须要去追求,才能够相应。所以这个真如是要经过修证以后才能够成就,不是本具的,要透过修证,这个真如是修来的。

所以在整个唯识学当中别教的真如是不受熏的,所以它必须从真如的清净本然,到一念不觉变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业力,它摄持无量无边善恶的业力。

但是阿赖耶识的业力是可以受熏。什么叫受熏?就是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也就是说,业力可以透过你的思考模式去改变,因为第八识的业力受前六识的熏习。这种理论就比藏通两教更高级了。

藏通两教帮你把业创造出来以后,它没有改变业力的机制,它没有这种思考模式,要么就是离开它,要么就是我不去取着它,顶多也就是安住空性,不随妄转。但是,藏通两教的思考模式,并没有说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没有转化生命的思考模式。

到了别教、圆教时,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它开始站在中道的思想来面对生命,就有这种转化生命的概念出来了。所以到了中道的思想,生命到底是好是坏,答案是——不决定。你如果心态错误,生命就是一把刀,它会伤害你,就算你快乐也会伤害你,因为快乐会让你放逸,伤害你的来生,当然你要痛苦,那伤害到今生;如果你能够觉悟,善加面对,它就是一个珍宝。所以中道的思想来看人生,它是平衡式的,人生没有好坏。

所以这个时候,它就有一种以心力来转变业力的概念了。就是说,三谛思想开始诠释,人生不是只有业力,不像藏通两教说的“万般皆是业,点不由人”;人生也没有藏通两教讲得那么无奈,你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转变它,就是来自于你心灵的力量。我们以前的心攀缘外境,把自己的心力给耗损没了,心有所住。当你的心从攀缘外境抽回来,你就有强大的力量!

我们来看这个偈颂: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诸位!藏通两教业力的思考,它是纯粹站在业力的角度来处理业力;别教的思考,它把业力与心识结合起来叫作业识。

诸位!业识的概念跟业力就不一样。业力跟内心结合表示业是保存在心中,那表示什么?你有主动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说业力跟心没有关系,那我们就完全被动,你业造出来你就得受,所以你只能逃避它,因为你改变不了它,你只好逃避它。但是真正的第一谛不是这样,所以藏通两教是方便说的,业力是跟心是一体的,叫作业识。

业识是什么呢?它有种子跟现行,它摄持了“无始时来界”——我们无量无边的业种子,但业种子只是一种潜在的功能。业种子每一个人都有,但是你要把业种子转化成生命的结果——果报的受用,转成业力,必须要变成“一切法”,必须要第六意识的思想去刺激它。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告诉我的过去说,你不要造业,不可能!所以今生我们对于过去善恶的业种子要概括承受,你别无选择。

继承你的业种子,这个你没有选择权。但是,你可以做什么事呢?你可以选择让哪一个业种子先得果报——我可以选择带业往生,我可以选择让净土的业先起现行。就是说,你不可能去把业种子消灭,但是你可以选择,让哪一个业种子得果报,因为你有第六意识,你有思考能力。所以,“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业力跟心力结合在一起——叫作业识——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两种可能:第一个,六道的轮回;第二个,大般涅槃的证得。

所以说业感缘起提升到赖耶缘起,从二谛的思想建立到三谛的思想,你对人生的观察更全面了。因为二谛的思想是对立的,它没有把心力放进去,所以你读了藏通两教,觉得人生是不净、苦、无常、无我,而且你不能改变,要么离开它,要么不执着它。所以藏通两教没有改造生命的这种概念。但是到了赖耶缘起,它认为业力有心力,心力有业力,你可以透过一种正面的思考,去改造你的生命。

举一个例子。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讲一个公案。说有一个杭州的农民,他的土地被大富长者侵占,他跟对方协调没有结果,就很生气,发起瞋心就咒愿:我来生要变成一条蛇来报仇。

所以他死的时候就交代他儿子:“这棺木不能够完全封死,要挖一个洞,好让这条蛇跑出来。”他这一说,他儿子就很害怕。就跟那个钉棺木的说:“我爸爸的这个棺木要留个洞。”这个做棺木的听到以后,就告诉大富长者说:“你很惨哪!你今天得罪了他,他来生要报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咬樱

咬樱

郁七月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言情 连载 31万字
诡异世界,但建设蟠桃园

诡异世界,但建设蟠桃园

岐山娘
文案:恐怖世界而来的顶级BOSS——叶禄,一朝穿越,变作了一个诡异村庄的小小村民。这个世界神祇倒异、诡植啖血,凡人依附诡植苟活,借助诡植修炼的诡士同样举步维艰。无论怎么看,都是要活先疯的预兆。叶禄沉吟片刻,安详躺平:累了,先睡一觉吧。一觉睡醒,旁边多了两个同样从恐怖世界来的挚友。叶禄:“?”点击就送人手?又一觉醒来,旁边多出一把香气扑鼻、翠绿青葱的月桂树苗。叶禄:“??”点击就送诡植?又一觉醒来,
言情 连载 9万字
炮灰的人生2(快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倾碧悠然
言情 连载 955万字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爱种绿萝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言情 连载 4万字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云劫
简介:【公告:7.17日入V,更1w字~】云宥清穿到了魔法世界。末世凭借治疗系异能爬上基地高层的他一朝穿成了小动物,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鸟。兽贩将它装入宠物箱,在市场贩卖,丑萌丑萌......
言情 连载 9万字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西莱斯特
每晚九点钟更新,完结文《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昏君》《灵气复苏后我和马甲们开启了工业革命》《祖传技能的各种应用[快穿]》在专栏中等待小天使临幸呀~顾有幸,人如其名,从小......
言情 连载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