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转载请注明来源:七零文学网70wx.com
李林甫眼中闪过一丝狂喜,轻轻的拍了拍李辅国的肩膀,说道:“我救不了你,不过我李林甫用人格保,给你一个痛快,留你一个全尸。”
李辅国泪流满面,说了一声:“谢谢。”
看着李辅国送上来的供词,裴旻眼中闪着无尽的怒火。
对于信安郡王李祎的死,他早就有所怀疑。
李祎怎么说也是李隆基亲命的辅政大臣,李琰此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心大,不会无缘无故的怀疑人。
而吉温大奸无疑,可他与李祎并没有冲突,为什么会反常的咬着他不放
这让裴旻一直心存不解。
他不是没有调查的想法,只是吉温惹的天怒人怨。
萧关兵变,朔方军为了给安思顺报仇,直接将吉温与他关系要好的官员砍杀个干净。
朔方军这仇是报的痛快,裴旻这里却无处去查了。
阴差阳错,现在居然从李辅国口中得知了真正原因跟幕后黑手。
“干得好短短一个时辰,就冲破了李辅国的心理防线,除了林甫有这本事,真找不出第二个人。”
裴旻没有吝啬对李林甫的夸赞。
李林甫知道裴旻一直关注李祎阵亡的细节,揖道:“这是意外的收获,想不到忠王居然干出这般人神共愤的事情。”
裴旻缓缓颔首,慢慢地斩钉截铁的道:“你去通知宗正寺,将李亨给我拿下”
抵定乾坤第三十四章郭子仪的决断
潼关
李光弼枕戈待旦多日,将敌我的局面分析又分析,做好了一切出兵的准备。
这日潼关来了一人。
李光弼带着几分慎重的将来人请到了议政大厅,见对方居然是一个异样年轻的后生,不免起了轻视之念,说道:“你是裴帅派来的”
李光弼性子桀骜,这辈子只服气裴旻。除了裴旻,就算天王老子,也别想指使他如何用兵。
李泌对此视若无睹,微微笑道:“奉裴帅口谕,命你暂且按兵不动。留意北方郭子仪所部动向,郭子仪不动,将军且不动。郭子仪若南下,则立刻出兵。但郭子仪若撤军,将军则北渡黄河,攻打郭子仪所部。”
李光弼霍然起身一脸肃容,说道:“怎么打”
李泌一字一句道:“放开手脚,生死不论裴帅特别强调,郭子仪绝非易于之辈,将军必须全力以赴,有一点点的松懈,将会万劫不复。”
李光弼长吐了口气,郭子仪在河东的表现太过养眼。
为同一时代的人物,李光弼研究过郭子仪的用兵,发现郭子仪用兵沉稳老辣,不动如山,与自己是截然不同的风格,用兵的水平,绝不在自己之下。
“末将领命”
河东潞州。
郭子仪看面前的两封信,眉头紧锁在了一起。
“父亲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郭曜手中拿着一块毯子,来到郭子仪的身后给自己的父亲披上。
郭子仪长叹道:“陛下信上说裴相有不臣之心,势压灵武,让我立刻率军支援朔方。”
郭曜讶然道:“可裴相不是下令,要父亲南下合击安贼”
郭子仪口中的陛下,所指的自然是李亨。
在灵武,李琰重新取得了大权,李亨甚至成了阶下囚,接受三司会审。
但灵武与郭子仪所在的河东相隔甚远,现在又是战时,通讯尤为不便。
往来消息传递至少一个月时间,而且消息准确与否还有待商榷。
裴旻在离开长安入朔方的时候,定下了围攻安禄山的方针战术。
李亨在得知裴旻入萧关以后,虽说有十万大军在手,觉得裴旻是囊中之物,心底始终有一定的不安。
裴旻岂是自寻死路之辈
为求心安,李亨给在朔方的郭子仪下达了命令,让他撤回朔方整备。
原来当年李祎被逼出战与安禄山一决生死,他知自己此去不成功,便成仁,特地将郭子仪调离常山,驻守要塞井陉关,一方面避免叛军攻破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一方面也为保住郭子仪的性命。
郭子仪成功守住了井陉关,迫使叛军不得不南下。
但是河东节度使的昏聩,导致河东军不堪一击,在史思明的率领下席卷了河东大半土地。
郭子仪擅离职守,放弃井陉关南下与叛军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郭子仪立功,反而受到弹劾,说他擅离职守。
李亨能力水平还是有的,破格提拔郭子仪为河东节度大使,将河东的战局交给他一人。
郭子仪也得以一展所长,在河东大杀四方,不断的收编修整残兵,募集将勇,让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等人望而生畏。
这阴差阳错之下,郭子仪就这样成为了李亨麾下的一支强兵。
裴旻不惧李亨在朔方的十万大军,但对于郭子仪却有着深深的忌惮。
他如果不听自己指挥,赶往朔方去助李亨,将会衍生诸多变故。
郭子仪纠结道:“陛下君命大于天,可叛军灭亡就在眼前为父,为难那”
郭曜最是孝顺,见父亲为难,心底也跟着难受,说道:“父亲,你说裴相真的有不臣之念”
郭子仪犹疑了会儿,说道:“说实话,其实为父并不相信陛下的话。吾儿还不知道吧,裴相与为父有三荐之恩。当初张说为相,裴相对张相举荐为父;后来李元纮为相,裴相又跟李相举荐为父。信安郡王入朝,裴相让他负责中央军的整备,他再次向信安郡王举荐了为父。要是没有裴相的三荐,为父现在还不知干什么呢。”
郭曜说道:“此事其实孩儿听过一二,裴相最会用人。父亲得他三荐,当真了不起。”
郭子仪道:“那你一定不知,为父在初次与裴相相见的事情就得罪他了。”
郭曜一脸惊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