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零文学网70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闻渊一早便查到了‘饶州军’在杭城码头。他们伪装成货船,准备今夜逃出杭州。
史凡明今夜来此,无非是为了给‘饶州军’的出逃拖延时间。
晏婉身边护卫周全,他们知道劫持她、拿她做文章已是无望,又怎会以寻人这种拙劣的借口上门押人?这般主动挑衅拿人的姿态,不过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
包括故意在宴会上泄露暗室地窖的信息,不过都是为了给码头那边腾出转运出逃的时间。
至于晏婉这边,逼迫成功自然是好,即便不成,在这段对峙的时间里,码头那边也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等闻渊反应过来,只怕也为时已晚。
然而从史凡明将矛头对准晏婉的那一刻起,闻渊就锐利地看穿了这一点。
史凡明在这里拖延时间。他何尝不是在稳着史凡明。
一根梁柱坏掉的时候,重要的不是立刻将它抽走更换。而应先在其旁扎进坚固的钉子。
等钉子够稳了,这根梁柱便可以随时抽掉。
因为它已中空。
眼下便是如此。
坚钉已稳,大网已张,是时候该收束了。
杭城码头。
因为史凡明的状告将晏婉也牵扯了进来,按规章她要跟着一同去码头。
闻渊并未阻拦,而是遣了护甲卫跟上。码头虽险,但府中亦未必安全。
晏婉想的则是,今夜虽乱,但乱中往往更易寻得悄声离杭的机会。回京的画船已在码头就绪,她不想再拖。
看一眼远远走在前侧的闻渊,背影挺拔,清袖灌满泠泠海风,偶尔回望一眼,如风中白鹤点染人间。只栖琼枝,只饮澧水。
却是不该落下的。
晏婉垂眸。到了该走的时候,便一秒也不要多留。
越近码头,夜色越深。至岸边,入眼已是一片漆黑。只有零星的火把时而燃起,偶尔有些晶亮就着火光一闪而过。但谨慎地很快就灭掉。
史凡明的满月酒吸引了全城人的注意,即便码头没有光亮,人们也只会以为是为了给满月酒的热闹做烘托,不敢燃灯。
以动掩静,不易令人起疑。
可越平静的地方,往往越是风浪的中心。
闻渊划亮火折子,抬手拦下了晏婉继续向前的步伐。
晏婉抬头看他一眼,自觉向后退了两步。
她知道,他同意带她来不过是出于规章程序,不得已而为之。
眼下他大约是不想她添乱。她便识趣些躲开。
幽香浮了一浮便悄然离去。闻渊侧首,见晏婉远远地保持了一小段安全距离,到了嘴边的“小心”便收了回去。
回身,荡袖抛出一个漂亮的弧线,直接将火折子扔往江边。引线点燃,噼里啪啦的声音渐次响起,花火四溅。
康姝替晏婉捂住耳朵。晏婉缩了缩。看见码头亮光大起,随着花火的燃点,两岸风灯一霎全部照亮了。
好像上元节时,京中夜放花千树的彩灯,流光宛转。刚才海面上一闪而过的那些晶亮,在照耀下,也重新盈起了黄金舞点。
借着风灯亮光,晏婉看到了提前备好准备回京的画船,就在最近的岸边。
从岸边延展开去,海面上舳舻相接,其他船只也全部显现出来。虽然每条船都蒙上了黑布,但在火光下已经无法隐形,海面频频闪烁荡漾。
岸边一张四方桌。
闻渊过去,撩袍坐下,闲闲沏一壶茶。
史凡明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本着你不动我不动的心思,站在后面,眯眼瞄着海面,保持缄默。
海上的那些船只离岸越来越远,似乎就要驶出杭城海界。
闻渊不着急地,倒了杯茶置于对面案上。海风吹起他的白玉绸带,绕在修竹指节上又拂开。
史凡明留心海面,发现这些船只行至某一线后,便踌躇不能前进了。纷纷停下来,驶出的长长水浪变为了原地打转的波涛。
片刻,竟向岸边倒移了回来。
史凡明睁大了眼,又眯起。
奇安过来了。“大人,绿衣红逻已带到。”
绿衣和红逻两人头也不敢抬,纷纷跪伏在地,行着大礼。
闻渊示意二人起身,滤了勺茶籽,开口:“史县令可还要拿人?”问向史凡明。
二人一坐一站,闻渊的目光明明是向上仰来,却压得史凡明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被俯视的人。
“这……”史凡明一时哑口。
他确实派了红逻去陷害晏婉,但得到事成的消息后,已经请杀手连绿衣一起灭了口。乍见二人完好无损的出现,不免语塞。
“人既已找到,看来是误会一场。”史凡明很快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