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雒阳趣事

雒阳接到刘备等人传来的紧急军报,时间已经来到三月末了。

在此期间雒阳并不平静。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自西园卖官以来,最大的单笔消费已经产生了。

它的创造者是曹操的父亲曹嵩,花了整整一亿钱,买下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一亿钱看似只有一个小目标,但无论放在哪个时代,其实都是一大笔天文数字。曹嵩送来的一亿钱中铜钱和用来折钱的黄金都有,加起来也有数万斤了,不论是筹集还是运输都是一件麻烦事。

考虑到西园一放出收复凉州钱的消息,曹嵩就迫不及待去了西园,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早就有此打算。

刘辩不知道曹操听到会怎么想,根据他打听到的,在黄巾之乱之后,朝廷任曹操为东郡太守,但是他以病辞官,目前正在家乡隐居。

想必到时候这位一代枭雄的表情一定很好看,只可惜刘辩是欣赏不到了。

不过曹嵩倒是有趣。郭胜告诉刘辩,在咱们的曹司空花了一亿钱之后,有人拿着当初崔烈只花了五百万钱买下司徒的事嘲笑曹嵩。但曹嵩不以为意,对外宣称说,他这一亿钱不是为了买官,而是单纯为了支援朝廷对凉州作战,乃是利国利民之举。

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虽然当过九卿,但宦官的标签一直让他不受士人待见,如今花了这一亿钱,本来比较差的风评反而好了不少。

旁的不说,起码他以司空参与皇帝安排的小规模朝会时,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太尉张温、司徒崔烈、卫尉杨彪、射声校尉马日磾等人对他普遍和颜悦色。

杨彪、马日磾当初同卢植蔡邕等人在东观典校官藏《五经》记传,并参与续写东观汉记,是货真价实的经学大家,在士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曹司空对此非常满意。

另外十常侍中,除张让以外,其他十一位中常侍果然同张让一样,也都各自捐了一千万钱。

十常侍是懂阴阳怪气的,他们故意挑着灵帝召见大臣们商讨如何消灭凉州叛军的时间,而灵帝也想向大臣们证明一下他的宦官还是知道为国分忧的。

他们的说法和张让一样,为陛下分忧云云。也都说是多年积累的家产,他们不敢把话说的太死,毕竟这一千万钱只是他们家财的一部分。

这些已经足以灵帝感动万分,甚至高兴之余还提出既然十常侍不要官位,他要给十常侍加封列侯,已经封了列侯的则增加食邑。

这个时候的十常侍无比后悔他们选择的时间点。

果不其然,在群臣的劝谏下,灵帝大约也意识到一千万钱买列侯买食邑太便宜了,哪怕只是列侯中最低的亭侯。随后灵帝顺势纳谏,此事提也不提了。

以致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辩总能在张让、赵忠、郭胜等人的脸上看到懊悔的神情。

十常侍最羡慕曾带领他们的宦官曹节,不是因为曹节带头诛杀了窦武陈蕃,而是因为曹节先是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后来改封育阳(县)侯,增加食邑三千户。

十常侍关内侯起步,即便是已经是列侯的张让与赵忠也只是都乡侯,仍比不上曹节的县侯。至于关内侯比其列侯更是差远了,只有俸禄,也不能世袭,西园的关内侯五百万就能买到一个,列侯则是根本就不卖的。

在曹嵩的带领下,收复凉州钱聚集的速度比一般时候卖官时要快一些。

幸而灵帝卖官还是有些许底线的,会考量买官者的家世、名声和过往履历,不会说随便来个人拿着钱就能把官给买了。从而把卖官对官僚体系的破坏性降低一些,当然,只要西园还在卖官,不论做什么措施都是亡羊补牢罢了。

灵帝对收复凉州钱的表现也很满意,卢植等人虽然觉得这军费来的不甚光彩,但终究是从无到有,总比皇帝捂着私房钱不松口要好。

有人满意,同样也会有人不满意。

刘辩结束在东观的课业,正准备去玉堂殿看看,然而半路上就被董太后拦住了。

董太后对于钱财的喜欢不比灵帝来得少,甚至可以说灵帝如此爱钱,其中绝对少不了受了董太后的影响的因素。

与灵帝喜欢把钱财花在享受上不同,董太后大约是年轻时穷怕了,她就喜欢钱财越来越多的感觉。

作为最先提出让灵帝卖官的人,董太后始终觉得西园钱既是灵帝的钱,也是她的钱。灵帝用来修建园林啥的自然没问题,但借出去充当军费就有问题了。

对于董太后来说,把钱借给朝廷使,不是有借无还嘛!况且,所谓收复凉州钱本质上不还是原本属于她的卖官钱,换了个名目就与她无关了?

当董太后从董重口中得知这个主意是刘辩出的,当即出了永乐宫(西宫),来找刘辩的麻烦。

面对董太后的大声斥责,刘辩只保持着最基本的礼仪,对董太后说的话不置可否,反正听董太后说话他又不会少块肉,难不成董太后还能打他不成。

“你马上去同你父皇说,别再搞什么收复凉州钱了,那原本就是私钱,凭什么作为公用?”

刘辩沉默不说话。

董太后急了,对一旁的中常侍孙璋说:“去取我的竹杖来,今日我要亲手教训一下这个不肖子孙!”

真敢打啊!

孙璋连忙劝说:“太后玉体尊贵,何必同史侯置气,史侯被太后训斥了这么久,定然也知道错了。陛下想必也在东宫等着史侯呢!”

刘辩听出了孙璋的暗示,但认错是不可能的认错的,真要打他,刘辩准备撒腿就跑。

他目前在后宫中,董重和侍卫都无法进来,他倒不信了,除了董太后外的内侍和宫女真有谁敢上手拦他。

“你瞧瞧,他哪里知错了?”董太后怒道,“快去,取我竹杖来!”

一道同样愤怒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太后取竹杖作甚?”

正是匆匆赶来的何皇后。

别看董太后现在也是太后,但从法理来说,真正能制衡何皇后是已死的窦太后。

董太后与何皇后相对并不能占据多少优势。

(本章完)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一鸟嘤鸣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3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