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宝钗托言闲逛,和周瑞家的分道。

周瑞家的自携了一匣子宫花,顺路向着王夫人正房后头的三间小抱厦方向而去。

宝钗却和莺儿放慢脚步,赏玩四周景致,但见落叶萧萧,残菊满地,沿途甬道上穿堂边上不住遇见些丫鬟婆子清扫落叶残花,看到宝钗主仆二人皆低头问好。

莺儿见宝钗只是一味闲逛,漫无目的,不由得奇道:“既来了这府里,何不去给老太君请安,顺路寻林姑娘、宝二爷玩耍,或者,姑娘去寻二姑娘、三姑娘说话?”

宝钗摇头道:“我突然想起一事,倒要问问你。听说你有个哥哥,也来了京城,现在咱们家的铺子里跟着做事,听说很是精干,铺子里的伙计没有不服他的。这个哥哥是你大哥还是二哥?”

莺儿忙道:“哪里的话,承蒙老爷太太器重,大爷小姐提拔,做点分内事而已,哪里称得上精干?”

待到见宝钗神色不比寻常,方醒悟,回道:“是二哥。如今在安定门边的富锦商行里听差。”

想了想又道:“姑娘若是有所差遣,尽管吩咐,别的不敢说,为姑娘办事,二哥必然是尽心竭力的。”

宝钗闻言,遂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只是方才听周姐姐讲这刘姥姥一家的来历,想来他家当年既然跟王家联了宗,就算是咱家的亲戚。如今既来了荣国府中求亲靠友,必是有什么难言的难处。咱家若不知道这事也就罢了,既是听说了,必要上门有所照应,这才是亲戚家的礼数。别的不说,咱们家霉了烂了的银子倒还有几锭。以我的意思,不若让你哥哥寻个日子,得闲去这刘姥姥家中走一趟,问候一番,送她几两银子过活,一来算是亲戚间的意思,二来也让她晓得,金陵王家的三小姐,也是最怜贫惜弱、和气待人不过的。”

莺儿听说,喜滋滋点头道:“姑娘的主意果然周全。老爷在世时,咱们家哪年施粥济米的,不花费几百两银子呢?何况这刘姥姥也算是咱家的亲戚。太太若知道,必会夸姑娘有孝心,为她考虑的周全。只是送她几两银子?走公账的话,只怕要知会大爷一声。”

宝钗摇头道:“依我的意思,这点子小事,倒也不必惊动母亲、哥哥了,来回折腾倒把小事闹大了。听闻二姨妈那边统共给了二十两银子,咱家也不好多给。这区区二十两银子,从我的体己中拿,岂不是两相便宜?”

莺儿吐了吐舌头,却不似先前那般欢喜了,叹了口气道:“姑娘倒大方。只是如今只剩下二百两银子,一下子就又去了二十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齐呢。”

薛宝钗一笑道:“二十两银子是给刘姥姥的,另外拿一吊钱给你哥哥雇车用。”

莺儿惊呼道:“从城里到乡里,再怎么雇车,也用不了一吊钱!”

宝钗道:“余下的,留给你哥哥打酒喝。”

莺儿正色道:“姑娘若是这样,便是见外了。姑娘一声吩咐,我们理应遵从,要什么赏钱,倒似在臊人了。如今得钱倒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姑娘纵大方,也需斟酌着。”

宝钗道:“钱财本是身外之物,为的是便宜世人,本轮不到我管。偏生父亲在世的时候欲考较我管帐的本事,才命自己收着些银子零花。若该花的时候不花,就是为金银俗物所累了。——你放心,再怎么攒钱不易,也亏待不了你。”

原来,薛家内宅规矩却与贾家不同。

贾家人口众多,故上至贾母史老太君,下至末等下人,每月皆有固定的分例。譬如史老太君、邢夫人、王夫人除私房外,每月二十两银子,贾珠之妻李纨每月十两,另有贾兰的十两银子,赵姨娘、周姨娘每月二两银子,鸳鸯、袭人、金钏儿等一等丫鬟月钱一两银子,晴雯、麝月等各一吊钱。

薛家下人丫鬟小厮嬷嬷之流,月钱几与贾府比肩。薛宝钗的父亲在世时,房中也有几房姬妾,只是无妾出子女。每月自薛姨妈之下,按例发放月钱。当时薛宝钗每月可得五两月钱,手头十分宽裕。薛宝钗的父亲又偏疼薛宝钗,还时不时给些私房,言说薛家皇商出身,不可忘了本色,薛家女儿也要善于管家理财。薛宝钗的父亲过世之后,薛姨妈说怕受不住,打发了那几房姬妾,从此意气风发,外间事体皆由宝贝儿子薛蟠挂名打理,内宅既无公婆,大权在握,只觉吃穿用度顺心遂意,好不自在!从此薛家下人的月钱仍依照旧例,薛姨妈向宝钗说若要用钱时,直接要即可,实报实销。薛姨妈自觉如此是便宜了女儿取用,却不知在宝钗而言,若要向母亲要钱必要再三讲明用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此凡用钱之处,大多从自己的私房取用。薛姨妈不明其理,犹自认为自己颇疼惜女儿,自鸣得意。

莺儿嗔道:“姑娘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见宝钗态度坚决,也是无可奈何,惟有听命而已。只是薛宝钗的私房却又少了一笔。

宝钗吩咐妥当,自觉了却一桩心事,甚觉妥帖。不料那个声音却开口嘲道:“你说你自有筹谋,结果是为自己谋后路。啧啧,好心胸,好志气!”

宝钗不以为意,解释道:“凡事欲谋先虑败,无可厚非。照应亲戚本是我家分内事,何况依你所言,这老妪有情有义,更值得提携。倒不是怕薛家败落,仗她照顾母亲哥哥。——若要沦落到此田地,只怕哥哥先就羞死了呢!”

那声音恨声道:“莫非你还指望呆霸王有什么出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而已!”

薛宝钗手足情深,怎容它如此贬低自家哥哥,争辩道:“我哥哥虽天真烂漫,说话不防头,诸事不甚妥帖,但从来没有存着什么坏心,我的话多半还是肯听的。既有你预先示警,从此我便加倍谨慎,用心提点,想来哥哥有了我的辅佐,开拓基业纵难,守成还是能的。”

“天真!幼稚!”

那声音嘲道,“枉费我一番提点!倘使你抱定了这么个主意,便是再把孟婆汤喝上一百回,也是不能成事的!既然你没志气,一定要依靠男人替你在外面张罗,我冷眼瞧去,贾府之中惟廊下五婶子家的贾芸还算可靠,你何不寻了他去?”

宝钗听得啼笑皆非,辩道:“难道天底下的人都死绝了不成?纵哥哥不能成事,难道我薛家竟寻不出一个妥当人?偏生要寻那什么贾芸出头?若说要接济刘姥姥,好歹还有亲戚的一层关系在,名正言顺。如今是阖家来投奔二姨母,纵使薛家人手不够,要寻人帮忙,也要二姨母出面指派,怎能越过二姨母和凤姐姐来了?”

那声音道:“你一口一个薛家,难道不知薛家虽是你本家,却全然做不得主?你口口声声为你母亲和哥哥打算,他们心中可有半点为你打算?”

这话说得委实诛心。薛宝钗正欲好好分辩间,偏莺儿见自家姑娘站在穿堂里发呆,不知道神游到何处了,忙过来拉扯她的衣角,道:“姑娘,方才听小丫鬟们说,林姑娘正在宝二爷房中呢。姑娘既然有兴致出来逛,不若去寻林姑娘玩,可好?”

宝钗见莺儿的提议有理,再者也不好和那个不着调的声音一五一十地分辩,只怕反堕了它的奸计,遂转换心情,一心一意寻林黛而去。

她原本是为解忧消愁而来,岂料刚给贾母请过安,叙过话,走到碧纱橱屋子外头,便听到林黛的声音:“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宝钗在外头听得一头雾水,心中忖度着林黛向来爱耍小性子,兴许是宝惹着她了,便听见周瑞家的向贾宝解释宫花的来历。她是个精细人,稍一思索前因后果就猜出林黛正在为送宫花的次序发脾气,顿觉哭笑不得,知道自己是莫名其妙碰上了这场晦气。

先前薛宝钗和周瑞家的一路结伴而行,大致也猜出周瑞家的只是顺路送宫花,不是有意分出先后,更不是有意欺负林黛,才把人家挑剩下的给她。——原本宫花这等小物,只不过是个玩意儿,众姐妹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断然不至于因此眼热。想到此处,宝钗有意进屋解释,开解林黛之不快,然而转念又一想,林黛母亲早逝,在荣国府虽有贾母疼爱,但毕竟寄人篱下,那群势利眼捧高踩低的下人们一时照顾不到各种疏忽也是有的。以林黛之细心敏感,必然体会颇深。因此今日这一发,恐怕不独为宫花之事。薛宝钗自觉是客,于贾府待客之道本无立场多言,恰逢此情此景,只觉得进退两难。

猛然间听得贾宝言道:“宝姐姐在家做什么呢,怎么这几日也不过这边来。”

紧接着是周瑞家的声音:“宝姑娘身上不大好呢,有几天没出来了。不过今日她倒有兴致,说要出门散淡散淡。方才我们还走了一路呢。宝姑娘只怕这时候正在花园里闲逛,不定过会子就逛到这里来了。”

薛宝钗闻言,更加犹豫是否要进屋去,正在这时,屋子里林黛“哼”了一声:“既然身上不大好,偏又要往这屋子里。知道的人呢,说一声兄弟姐妹感情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挂念着这屋子里什么人呢。”

薛宝钗闻言,脸刷地红了,一时之间心中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既想分辩个清楚,又只觉得无话可说,登时再也无进屋叙话的心情。突然又听见贾宝道:“这是我们的不是。事先却不知道。既然宝姐姐病了,总要打发个人去问候一声才好。论理我该亲自去的,就说才从学理回来,不小心着了凉,改日再去罢。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请姨太太、宝姐姐安,瞧宝姐姐的病。”

林黛的声音柔软下来:“既如此,就打发个人去瞧瞧。”

宝钗听到此处,眼中虽不见宝、黛二人,心中却能想象出林黛此时小鸟依人的柔顺姿态,惟有感叹他们二人亲密无间,别人都要退一射之地,难免涩然,趁着里间无人看见她,带着莺儿急急忙忙回梨香院去,整个人竟有几分如丧家之犬般的失魂落魄。

好容易回了梨香院,刚刚定了神,尚未喝一口茶,便见香菱走进来说:“姑娘回来了?姑娘回来的正好,太太有事要寻姑娘呢。”

薛宝钗闻言,忙起身去薛姨妈房中。却见先前和薛姨妈闲聊的王夫人早离开了,薛姨妈一个人坐在炕上的锦褥上,正笑得和颜悦色,朝宝钗说:“回来了?可曾见着你宝兄弟?你回来的正好,你二姨母说了一件事,我要同你商议商议。”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言情 连载 85万字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白月轻舟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言情 连载 8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73万字
天倾之后

天倾之后

佛前献花
我们的世界被污染了。超凡生物的出现,鬼怪的传说,修行与进化,奇物与术的碰撞,跨界的大门被打开,有人争渡,有人逃离......这一切的开端都在天倾之后。
其他 连载 224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