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勉死了?”

朱棣微有些惊讶,看向马和,道:“消息可属实?”

“回殿下的话,消息属实,而且詹大人和蓝还在赵勉府上大吵了一架,最终二人不欢而散。”

马和头脑聪明,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

一旁坐着的道衍和尚品着香茗,笑道:“殿下何必惊讶,你与詹徽共同前往,刘氏定会和赵勉诉说,两下一对,赵勉便知道事情败露,如此情况之下,上吊自尽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朱棣稍一思索,明白过来,道:“你的意思是,赵勉用自己的死,意图将所有事情掩盖下去?”

“赵勉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赌陛下不会追查。”

道衍放下茶杯,这东宫内的香茗,的确远胜于燕王府,不怪乎天下人都想着这个位子。

“马和,你先下去,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朱棣将心腹马和差遣出去,才道:“老和尚你这句话不对,老爷子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赵勉这一回犯事,可不是什么稀松平常的小案子,即便是赵勉上吊了,也不能打消老爷子心头的怒火,这件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殿下可还记得空印案和郭恒案?”

“当然记得。”

空印案和郭恒案株连甚广,几乎使朝堂之上一洗而空。

尤其是发生在洪武十八年的郭恒案,更是恐怖,当时朝堂之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直接被处死。

因为郭恒案死去的官员,达到数万之多,险些将朝堂清了个干净。

时人有记载,在郭恒案之后,“郡县之官虽居穷山绝塞之地,去京师万余里外,皆悚心震胆,如神明临其庭,不敢少肆。”

可想而知,郭恒案对官场带来了多大的震慑,让无数官员胆战心惊,唯恐明天就掉了脑袋。

正因如此,朱棣才道:“这一回恐怕也会如此。”

对此,道衍持有反对意见,道:“此时非彼时,二者并不相同。郭恒贪污的是朝廷赋税,巧立名目,中饱私囊,这显然是动摇国本,陛下才会如此震怒。”

“现如今,赵勉一案尚且未曾水落石出,就眼下来看,仅仅只是贪污受贿银钱,具体数目也未曾可知。加之赵勉已经畏罪自杀,陛下出于稳定朝堂的考虑,未必会大动干戈。”

“再来一次如郭恒案一般的大案,将官员一扫而空,于国家无益。”

朱棣皱起眉头,并不认同道衍的看法,道:“和尚你想的太简单了,像赵勉这样的贪官,所贪墨的都是民脂民膏,本就该杀,如今自裁,并非悔过,而是出于恐惧。”

“那些与赵勉一同贪墨银两的官员,留着他们有何用?继续鱼肉百姓肆虐乡里吗?不如直接一次性诛杀干净,也让其他官员知晓,敢于贪污者,必杀之!”

道衍:“殿下所说虽有道理,但自从陛下登基以来,一直在肃清贪官,但贪官依旧有如过江之鲫,显然重刑并不能将贪官赶尽杀绝。赵勉既然能够在户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坐了六年,就表明他的手法高超,行事缜密,从明面上去查,绝难有收获。

再加之赵勉已经畏罪自杀,其余参与此事的户部官员,只消守口如瓶咬死不认,便可高枕无忧,这并非是临时起意的贪污,而是组织严密的受贿!像赵勉这样的聪明人,绝对不会在明面上露出明显的把柄,想要查找,难度很大。”

朱棣微微沉思,而后点了点头,正如道衍所言,这种组织严密的贪污受贿,随着首要人物的死亡,想要追查下去,绝对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

怀疑这种东西是无用的,还需要一定的证据,胡乱抓人,绝对会引起百官反弹,到时候更加不好收场。

就连锦衣卫抓人,那也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或者说编造出了一定的证据,可眼下负责处理这案件的并非是锦衣卫,而是凉国公蓝。

以蓝的智慧,大抵是难以和组织严密的文官对,很可能还会被耍得团团转。

这并非鄙视蓝的头脑,实在是术业有专攻,论及带兵打仗,文官们拍马也赶不上蓝。

但是说起这混元太极推手的功夫,文官们可是有话要说,即便是十个蓝,也未必能推得过这些文官。

换做是外地,蓝或许还能够想些办法动用私刑,但这里是应天,皇城脚下,蓝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如此行事。

朱棣对蓝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他还是有些不甘,道:“难不成就让那些贪赃枉法的畜生,就此逃之夭夭?”

“殿下何必动怒,若是其他人负责此案,恐怕到赵勉畏罪自杀就已经结束。但眼下是凉国公经办此案,那就大不一定了。”

道衍话说的有些神秘,朱棣不解,难不成蓝还能和这些个文官斗智了?

“老和尚别卖关子,蓝此人你又不是不清楚,生性刚愎,目中无人,他能办成这件事才奇怪。”

“不不不,殿下可别小看蓝,规则之内,他虽然斗不过这些老谋深算的文臣,可他敢掀桌子啊。”

朱棣一听,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奇怪,回想起蓝的所所为,他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如果说天底下还有谁敢于掀桌子,那必定只有蓝,这是一個跳出规则外,不在算计中的莽夫,绝不能用常理去推断。

以詹徽,大理寺卿的本事,大概是无法让蓝乖乖按规矩办事,这个大明朝,能让蓝循规蹈矩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自家老爹朱元璋,另外一个就是已故的懿文太子朱标。

其他人?想都别想,蓝一旦轴起来,那绝对不会顾及后果。

不过朱棣还是有些好奇,蓝会从什么地方开始掀桌子,思来想去,他不禁感觉头疼,竟然没有任何头绪。

他看向道衍,没想到道衍也是摇了摇头,道:“凉国公是一个孤僻的天才,老衲无法洞悉他的想法,只不过按照常理而言,应当从户部的账册记录开始查起。”

提起这个,朱棣也不免有些头疼,道:“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赵勉既然能安然无恙如此久,这账册造假必定精密,很难被发现。”

“如此看来,现在也只能看凉国公的本事了,说不定他会给陛下和殿下,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七零文学网【70wx.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98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剑从天降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历史 连载 212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